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幅毛主席经典画像,拍出605万天价,为何惹来3起官司?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0:34: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24-7-22 10:38 编辑

一幅毛主席经典画像,拍出605万天价,为何惹来3起官司?                                                                  2024-07-21 12:29                                        

发布于:天津市
   
                        
1995年嘉德拍卖会上,一幅《毛主席去安源》拍出了605万元的天价。
这并不令人惊奇,毕竟这幅画曾被誉作三大红色经典之一,而且还是“全世界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彩色印刷数量一度高达9亿多张。
可奇怪的是,在拍卖会结束三年后,这幅画的作者却官司缠身,一连打了三场官司。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这幅画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画像的由来
《毛主席去安源》,诞生于1967年的夏天。
当时北京筹办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仍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的24岁学生刘春华,接到了展览任务,被要求画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
这一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为了顺利画出符合当时情境的油画,刘春华可以说是下了苦功。
一方面,他积极搜集毛主席在青年时代的文章,以此来了解毛主席亲近时代的思想与形象。
另一方面,他又在当年7月来到了安源矿里,在体验矿工生活的同时,对工人们进行采访,询问当年毛主席来安源视察的详细过程。
当对具体的情况有了一番了解后,刘春华结合他人所说的,“毛主席是沿着铁路一步步走到安源煤矿的”,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在刘春华的估计中,毛主席第1次去安远应当是先乘车抵达了萍乡,然后才沿着铁轨从萍乡步行到安源。
为了突出一个“走”字,刘春华最初甚至画出了大片的铁轨。
不过后来考虑到铁轨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了,所以刘春华将其删去,转而选择了半截电线杆子。

在当时那个年代,电线杆总是与铁路相随的,刘春华这也算是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了。
艰苦创作后,那幅经典的油画诞生了,画像中的毛主席身着中式长衫,一手握拳,另一手拿着油纸伞。
周围虽有风雨欲来的架势,但毛主席人坚定地在山路上行走着。
至于那低矮的群山和沉降的地平线,更是点睛之笔,不仅展现出了毛主席的坚毅与气度,而且还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更加贴合当时的情境。
实际上,根据艺术家们后来的分析,这幅看似普通的油画,里面蕴藏的亮点却颇多。
比如说,毛主席紧握的手代表着,他坚决要解放全中国人民的决心,手里的雨伞则代表着他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苦作风。
至于那微微昂起的头和扭转的颈部,更是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写照……
或许正因为这些亮点,所以这幅画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认可。
不仅有很多人直接跑去现场看,写下满满4本的留言,更是有很多人呼吁出版,表明会积极购买。
最终,这幅画在1968年7月开始大量印制发行,逐步成为了世界上印刷数量最多的一张油画。
直到1972年,毛主席亲自评价,这幅油画的热度才逐渐降下来。

毛主席的评价
毛主席直言画中的情况与事实不符,
“我在安源穿的并不是长袍,而是短衣。”
可能有人会说,区区一件衣服有什么要紧,可实际上在这幅画中,衣服的象征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代表着毛主席的态度与这幅画的真实性。
自从上海会议后,毛主席便更加注意劳工运动了。
所以1921年12月他来到了安源路矿考察,并在1921~1923年间,先后4次抵达安源,刘春华所画的真是毛主席的第1次前往。
出发之前,毛主席的确穿着白色长衫,不过还没抵达安源,毛主席便把长衫给换下来了,穿上了短衣。
因为当时那座小城是非常脏乱的,穿着长衫与工人们格格不入。
虽然毛主席已经有意注意着装,但是那一次与工人的交谈中,毛主席看出来工人们依旧非常拘束。

所以自那之后毛主席再去,为了能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便开始穿着草帽,草鞋了。
因此,在着装上那幅油画是有着明显的错误的,除此之外,这幅油画的错误还有两处,一处是时间,另一处则是背景。
先说时间,毛主席第1次前往安源的时间应当是1921年末,可是最开始的时候,这幅画的说明词中却记到,“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
当时王耀南少将看了后就觉得不对劲儿,于是打电话给汪东兴,请他问一下毛主席。
毛主席则是这样说的,“20年有没有去过安源,记不清了,不过21年秋这一次是对的”。
自此之后,油画的说明词便将1920年改成了1921年。
再说背景,油画所记载的背景是毛主席从萍乡步行到安源地区,这一点也是不对的。
因为当时粤汉铁路和株萍铁路都已经开通了,毛主席不可能绕路萍乡,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最后的步行了。
刘春华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出现些许的疏漏,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毕竟画这幅画的时候他才24岁。
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毛主席去安源的过程,就算是收集资料,能收集到的也非常有限。
而刘春华也是沿袭了让人的说法,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创作,因此即使在绘画会过程中出现一些错漏,这幅油画依旧是瑕不掩瑜的。
倘若不是毛主席在1972年前后的评价,给这幅画降了“热度”,9亿张的彩印数量恐怕远远不是上限。

此后,这幅油画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1995年,它才再度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拍卖会与法院案
在1980年7月,刘春华就以创作者的身份将这幅画从革命博物馆中取走了。
而革命博物馆方面也在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便将这幅画发还,这为接下来的诉讼埋下了伏笔。
1995年10月,刘春华选择把这幅油画拿出来拍卖,当时嘉德公司在和荣宝公司进行激烈角逐后,最终成功拿到了这幅画的拍卖权。
拍卖会一开始,大家便踊跃开始了报价,其中以一位印尼买家和建行广州分行方面竞争的最为激烈,双方的报价一度高达500多万元。
直到最后建行出价550万元,这才一锤定音,算上拍卖行10%的佣金,这幅画的全价是605万。
拍卖会的空前成功,也再度让这幅画拥有了广泛影响力。

很多人因为这次拍卖而再次注意到了它,这也在接下来7年里,为刘春华引来了三个司法诉讼案件。
第1个诉讼案件是在1998年8月,当时中国革命博物馆直接将刘春华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告上了法庭,状告双方非法处置、占有《毛主席去安源》。
第2个诉讼是在1999年的10月19日。
当时号称同样参与创作的郝国欣、李绍洲二人,认为该画是合作作品,并非归属于刘春华一人,他私自拍卖侵犯了二人权利。
第3个诉讼则是在2001年的3月15日。
这次是刘春华主动发起的,他认为李绍洲根本就没有资格在作品上署名,这并非是什么“合作作品”。
但是在这幅油画上,分别是署名了“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怎么就不算合作作品了呢?
原来,这是由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各种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不署名的,就算是署名也是“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这种集体署名。
不过刘春华这幅画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当初在审查的时候,有人觉得这幅画构思不好。
可是刘春华坚决不改,他觉得这幅画是没有问题的,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甚至还在集体署名的后面又加上了“刘春华执笔”的署名。
于是当1968年7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刊发的时候,上面的署名便变成了“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
细心的朋友们一定发现了,上面出现了一个“等”字,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幅画还真不是刘春华“一个人的作品”。
这三桩诉讼案件被曝光之后,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那这幅轰动一时的经典油画究竟是属于谁的呢?
刘春华又是否能取得这三场诉讼的胜利?

法院宣判,尘埃落定
上述三起案件,都是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而法院方面在讨论后认为:
这幅画的著作权归刘春华,所有权则归国家。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绘画这种事情本身独立性就很强。
尤其是《毛主席去安源》这种不大的作品,绘画内容一共就那么大,总不可能你画人像我画群山吧?
固然,在刘春华创作的过程中,其他人提供了一定的建议,但与整幅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从色彩处理方法、点线连接组合以及各种绘画技巧方面来看,这幅画主要还是依赖刘春华的创造。
因此刘春华对这幅画享有著作权是毋庸置疑的。

可我们开头也说了,这幅画是公共单位用于展览所用的,刘春华投稿过后,等同于失去了这幅画的所有权。
所以这幅画的著作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著作权归国家。
如果按照上述内容来判决,那么刘春华在第1桩诉讼中会败诉,在第2桩和第3桩诉讼中会胜诉。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前两桩诉讼他都赢了,反倒是第三桩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里边牵扯到了很致命的一个点,那就是“诉讼时效”。
刘春华既然只有著作权,没有所有权,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向中国革命博物馆索要那幅画以及委托拍卖,即使博物馆方面在发还油画方面有明显过错亦是如此。
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博物馆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追回,虽然在1998年8月诉讼追回,但那时早已超过了诉讼的时限。
因此,刘春华固然不应该得到550万元拍卖款,但是由于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
所以刘春华如果不愿意交还这笔钱,法院方面也不能强制追缴,而且博物馆方面还要缴纳3.8万元的诉讼费用。
至于后面两桩案件的审理,同样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李绍洲两人无法告刘春华侵权。
刘春华也没法让李绍洲取消作品署名,总的来说就是一切大致维持原样。
其实,刘春华本来也不想打官司,可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他无法取得胜诉,以那幅画高达605万的价值来看,足以判他死罪了。
因此他只能选择把官司打下去,却没想到这官司一打就是5年,以至于到最后他也是身心俱疲。

不仅家庭生活受到了影响,就连艺术创作都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后来他也曾无奈说道,
“早知道要打5年的官司,我就做一个5年计划,好好学一个法律专业了!”
话虽这样说,刘春华却没有真正放弃他所热爱的绘画,他时常到世界各地去采风,然后再回家潜心创作,常常会有家作在各大报刊上发表。
每当别人对他报以盛赞的时候,他往往会非常谦虚,
“我现在的创作不过是从头学起,从头再来罢了,不值一提。”
然而不管他如何谦逊,成绩都是做不得假的。
当初《美术学帖》评选“20世纪世界百年百件美术作品作者”的时候,中国一共只有包括徐悲鸿在内的三人入选了,刘春华便赫然在列。
由此可见,《毛主席去安源》的风靡一时并非偶然,刘春华的艺术造诣也是有目共睹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4:23 , Processed in 0.0087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