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八百年不腐,船上大量黄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10:17: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八百年不腐,船上大量黄金                                                                                 2024-08-31 11:25                                        发布于:天津市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先辈们也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儿女,保护文物自然责无旁贷。
在我们的认知里,文物大多都是作为陪葬品埋藏在陆地上的墓室王陵中,可谁知在那深不见底的海洋下面可能也隐藏着巨额沉船宝物。

看过盗墓笔记系列的人都知道,神秘的张家古宅就建在水底,虽然历经岁月洗礼,水下的建筑依旧屹立不倒。本以为这种情形只会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可万万没想到类似的情形竟然在现实中得以上演。
1987年,我国在南海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型沉船,距今已有800多年。这个发现固然让人惊喜,但打捞这艘船还是经历了诸多不易,我们先是辛苦等待了20年,然后又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和几个亿的巨款才将它成功打捞。
这艘船重见天日的那一刻证明了我们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船上的奇珍异宝多达18万件,可以说是价值千金,最让人诧异的是这艘沉没了几百年的船竟然没有腐烂,依旧轮廓清晰。

众所周知,我国近代战乱不断,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宝物也大多流到了国外。所以这艘满载着文物的船只对我国来讲意义重大。
那么我国究竟是怎么发现这艘百年沉船的?又是怎样把它完好无损打捞上来的呢?船上那价值千金的物品又都是些什么?

阴差阳错发现的神秘沉船
说到沉船的发现,这还要感谢两个英国人。
1987年,他俩来到荷兰图书馆,积极地查找一艘货船的资料。
据他们了解,这艘船名叫莱茵堡号,目的地是中国广州,可是后来却在海上莫名失联,所以他们推测这艘船很可能沉没在了广州的某处外海。
史料记载,这艘船上有不少的金银珠宝,只要找到沉船的位置,就能得到船上的所有财宝,这也是为什么两个英国人如此卖力找寻船只的原因。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发现了莱茵堡号的蛛丝马迹。

原来这艘船当初因为突遇台风,而被迫沉在了中国的阳江外海,知道了具体位置以后,英国人开始着手进行打捞工作。
因为这里是中国的海域,中国人的帮忙必不可少,两国很快签订了合同,进行合作打捞。
可打捞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发现莱茵堡号的踪影。英国人已经承受不住经费的巨大消耗,他们设立了三天的最后期限,如果还是没有结果,就只能打道回府。

巧合的是,在这最后的关头打捞队终于有所发现,声呐系统检测到了两个一米大小的黑点。
可是根据莱茵堡号的大小来判断,这个信号应该不是由它发出的,所以英国人便没有理会。
可是我国的探索员却察觉到了异常,决定下水查看,潜水员在海里发现了一个桅杆一样的东西,它的外面还有一张超大的渔网围着。
可是海下的水太过于浑浊,潜水员视力受限,只能凭着感觉摸索前进,很快,他又摸到了一个不明物体。

虽然看不清下面是什么东西,但潜水员可以肯定的是 ,下面一定有东西存在。所以,潜水员建议再捞一次试试。
这一捞不得了,一条耀眼夺目的大金链子和许多瓷器裹着泥沙被打捞了上来。
船上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同时我国的打捞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艘船绝对不是英国人要找的莱茵堡号,而是我国古代的沉船。
虽然没有找到莱茵堡号,但是这样一艘更有价值的沉船,英国人肯定不会放过。
他们想继续进行打捞,我方立即出手阻止,告知他们这艘船不属于他们,也不在合同范围之内。

眼看着捡漏失败,英国人只好偃旗息鼓,悻悻而走。
上岸后,打捞人员立即把打捞上来的几件物品送去了广东省博物馆,经鉴定得知,这艘沉船极有可能来自宋代。
只可惜当时的我国技术水平十分有限,没有能力进行打捞,只能暂时封锁关于沉船的消息,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秘密终于还是被日本人知道了。

沉船的2次寻找
日本人知道了沉船的消息之后,也想从中分一杯羹,所以提出和中国一起合作打捞。
既然是合作打捞,就一定会互利共享,可我们又不想把这笔本就属于我国的巨额财富白白分给日本,所以拒绝了日本方面的要求。
就这样“南海一号”又在海里呆了10年之久,直到1999年,才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这一年,香港想要修建迪士尼乐园,需要进行填海,在这之前必须要对水下进行调查,中国考古队随即赶赴香港进行考察工作。
可奇怪的是,我们按照之前发现“南海一号”的位置重新下海,这次却没有任何发现。难道是随着海浪翻滚而迁移了?考古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辛苦作业了整整25天,依然没有任何进展,就在考古队员们都心灰意冷之时,“南海一号”竟然突然现身了。
之前看到的那张巨大的渔网和那根桅杆清楚地出现在了潜水员的面前,潜水员们也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南海一号的轮廓,船身长度大概有41米左右,宽度大概是11米。
这是一种典型的板凳船,这种类型的船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还能很好的抵御海盗侵袭。
船既然已经被找到了,那么如何把这艘船打捞上来?

通常普遍意义上的打捞就是把船在海底进行分解,然后把里面的宝物尽数打捞,最后把沉船拆解后的各个部位打捞上来进行重新组合拼接。
可这艘船不一样,它有着800年的历史,破坏它就等于损毁文物。
所以考古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整体打捞,也就是把船和它里面的东西一起打捞上来,从而保持整个船身的完整性。
虽然船里面的宝物价格不菲,但是相比之下这艘船的历史意义显得更为重大。
艰难打捞
整体打捞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考古队想出的办法是建造一个长度宽度都比南海一号更大的集装箱来作为容器,用它兜起整个南海一号,然后中间打上一根钢梁,再用起重机,把集装箱从海底提上来。

整体方案看起来是可行的,可是要在海上进行这么大一个项目,我国当时的资金和技术根本跟不上,整体打捞无法实现,只能将“南海一号”继续留在海底。
南海有宝物的消息早就已经不胫而走,为了防止外国那些文物盗贼把魔掌伸向“南海一号”,我国还专门派出了军警进行拦截保护。
对外宣称这个海域有历史遗留的炸弹,所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就这样,“南海一号”又在海底沉睡了8年之久。

2007年,沉船打捞工作正式开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集装箱放到海底扣住沉船,可在第一步就已经举步维艰。
集装箱的重量有限,要想让它沉到海底,需要在上面加上500吨重的水泥。可下沉的过程中却发现,这500吨的重量根本不够,海床完全没有被切动,我们只能在集装箱上继续加码,为此还把附近的一个港口拆了。
这时,集装箱上的水泥重量已达4000吨,距离切动海床只有一步之遥,可集装箱却已经达到了最大负荷,承受不了更多的水泥。

就在这时,有人提出了到海下挖泥的建议,可是这个举止过于冒险,一旦海上发生巨大风浪,4000吨水泥会顷刻间把整艘船砸成糨糊。
可这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冒险一试,好在潜水员们谨慎小心,泥巴被顺利挖除,集装箱如愿罩住了“南海一号”。
紧接着就是插入钢梁了,总共需要36根,每一根都要准确的插到对应的孔里,可钢梁在海里会受到海泥的巨大碰撞挤压,从而导致变形。
可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整个作业团队的不断努力之下,36根钢梁最终都被成功插入。
历经九个月的时间,我们终于把这艘800年的古老沉船打捞了上来,将其安放在了阳江博物馆里。
可考古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这些文物长期浸泡在海水里,如果直接拿出来见光会损坏文物内部,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性,考古人员又将船和文物在海水里浸泡了七年。
转眼来到了2014年,文物清理活动正式开始,在黑暗里蛰伏了近百年的文物才得以正式重见光明。

琳琅满目,技艺惊人
专家们在“南海一号”上发现了大量的瓷器,青铜器,这些瓷器也是我国当时的主要出口产品,他们大多产自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窑、浙江龙泉窑等。
从这些琳琅满目的瓷器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这些瓷器质地精纯,纯白如雪,壁薄精美,内部还刻有精彩绝伦的花纹。能把瓷器的生产做到以上几点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那时我国竟然还能大批量生产,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除了这些来自国内的瓷器,还有不少外来瓷器,外国的瓷器大多数在底部都有文字刻画,这些瓷器对我们探索古代历史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和帮助。
这些瓷器的摆放位置也非常有讲究,瓷器按照大小形状从头到尾依次排列,每个地方的空间安排都恰到好处,最大化的利用了船上的空间。
因为这些瓷器比较脆弱,一碰就碎,所以每一个瓷器都用厚厚的稻草包裹好,大的缝隙之间塞上小的瓷器,间隔处用柔软的桔梗作为填充物。
除此之外,瓷器还严格按照类别进行排列摆放,便捷了货物的查询和管理工作。
正是得益于这样合理有序的安排,“南海一号”才能够顺利装下近千吨的货物,从而保证了每船运输利润的最大化。
除了大量的金银宝物和青铜器之外,专家们还在这条船上发现了大面积的铁器,以及众多铁制仪器,比如铁锅,铁链等等。
专家们对这一现象表示十分好奇,经调查发现,当时的东南亚战乱频繁,铁资源严重匮乏,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开始进行铁器走私。
“南海一号”沉没原因之一也是船上货物太多,重量太大,才会触礁沉海。

“南海一号”的发现本身就已经令全世界震惊不已,可在看到“南海一号”完好无损的船身之后,世人再次被中国人精湛的造船技术所折服。
其实“南海一号”之所以能够保存完好,一部分是人为原因,一部分也是自然环境使之。
船身使用的是松木,这种木材就算在水中泡上1000年都不会腐烂,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松木都是造船木材的首选。
整个船的外部设计精巧,呈密封状态,很好的保护了内部结构,加上海底的含氧量非常的低,整艘船还被泥沙层层包裹,进一步减少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也是船身没有大面积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南海一号”才得以成功保存800年,我们才能够有幸窥其真容。
“南海一号”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专家在沉船上发现的铁制物品就已经多达100多吨,听起来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可是这在“南海一号”上只是冰山一角。
据推算,被打捞上来时,沉船的总重量超过了3000吨。
如此巨大容量的商船,再一次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水平的高超和卓越。
船上还发现了上万枚铜钱,专家们对于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在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行为虽然还存在,可是这种方式还是太麻烦,货币交易因此越来越倍受推崇。
可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单独制作金属钱币的能力,中国的铜钱因此被广泛使用和承认,大家拿着中国制造的铜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物品交易。
船上还有着许多的铜器,有人估计这些也都是为了制造铜钱而准备的。但考古人员表示暂时还不清楚部分铜器的用途。

在船上的众多物品里,金属制品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多的,至少需要10年,因为金属材质比较特殊,所以需要进行脱盐处理。
而船上的金属制品大多都是半成品,他们有的是圆形,有的是矩形,有的是不规则形状,根本无法直接进行使用。
初步估计这些产品是当材料对外出口的,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制造,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大小。
平时很少见的锡器在“南海一号”上也可以看到,而且几乎都是成品,比如锡制的碗,盘子等等。
还记得我们从“南海一号”上面打捞上来的第一个东西吗?——一条长达3米的黄金链子,除了它以外,“南海一号”上面还有着无数璀璨耀眼的黄金以及黄金制品,例如手镯,戒指。
从这些物品的制造风格上,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专门为外国人打造的。
黄金形式最多的还是金叶子,毕竟和铜钱相比,黄金才是最保值的,交易中也被频繁使用。金叶子上面通常都会标明其成色,生产店铺的名字,地址,作为大额交易的货币使用。

“南海一号”上不仅仅发现了这些奇珍异宝,还出水了很多船员们用的生活用品。
这艘船上有近百名船员,长期在海上漂泊,船就是他们生活活动的唯一场所,从他们留下来的物品当中我们可以判断出那个朝代的饮食特征。
除了种类繁多的水果核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动物的残骸以及可能用于盛酒的陶罐,由此可见,宋代船员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有肉吃有酒喝。
另外还在船上发现了许多生活装饰品,镜子,吊坠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宋代民众生活的丰富多彩。
唯一的遗憾是,我们没有在船上发现完整的丝绸制品,只有零星的丝绸蛋白。
丝绸制品作为我国当时的大宗出口货物,是我国同外国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只可惜丝绸保存时间过于短暂,没能留下存证。
可是至少我们知道了丝绸之路的存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书籍来获取消息,现在终于有了强有力的证据,通过“南海一号”的行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丝绸之路的发展在宋代已经相当发达,一路开拓到了东南亚乃至非洲。

这一发现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丝绸之路不仅注重和国外贸易上的往来,更强调了文化的输出与交流。
“南海一号”的发现证明了我国从古代开始就不断积极尝试与外界进行交流,通过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寻找各国之间的文化共通性,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我们应该遵循先辈遗志,在他们打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丝绸之路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南海一号”的考古工作历时良久,从发现到打捞再到文物的出土处理,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周期。
它的成功发掘是无数探索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辛苦付出的结果,“南海一号”的命名也意义非凡,陆地上的发掘开采工作已经日益成熟化,可是海洋探索却还处于摸索阶段,“南海一号”这个名字也代表着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探索,让海洋探索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按照现在的市场标价,宋代的瓷器价格均在数十万美金以上,“南海一号”一共开采出十八万件宝物。
很多外国人纷纷表示想要出高价购买一两件文物作为收藏,可我国方面态度坚决,宝物一律不外卖。
这艘船乃至船上的每一件物品对我们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南海一号”的成功整体打捞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我国近代已有无数珍宝流向国外,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他们烧掉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金钱,更是我们的民族尊严。
这次“南海一号”的成功发掘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海洋打捞技术上的突破,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保护文物的决心。
我们要向世界证明,我们已经脱胎换骨,彻底觉醒强大,不会再让任何人夺走属于我们的东西,也绝对不会让曾经屈辱的历史再次重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7:35 , Processed in 0.00828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