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古代书生大多自视甚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为什么古代书生大多自视甚高?                              2024-09-12 18:04                                        

发布于:河北省
   
古代书生不肯和农民们一起种地,也不一定能进入官场,却自视甚高,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书生读书有目的,除了学以致用,就是考取功名。隋唐以前没有科举制度,民间的书生读书以后要依附于权贵,到权贵门下做食客,为权贵出谋划策,只有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他们自恃有知识,有文化,但把知识和文化运用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为权贵出谋划策,才可以为权贵谋求好的政治利益。不管是苏秦还是冯谖,都在为权贵谋求利益。一些书生直接发展为说客,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为政治人物谋求利益。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人员,认为自己可以被权贵重用,也就成了权贵的代言人,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利益,去和政治对手讨价还价。他们不屑于和农民对话,却和权贵们生活在一起,只有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成为权贵。他们自视甚高,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知识和文化谋求进身之阶,有机会进入统治阶级内部,成为统治阶级的成员。倘若没有知识和文化,他们就只能去做农民,而不可能接近权贵,也不可能被权贵赏识。当然有的书生在权贵门下做食客,却始终提不出好的建议,也就不会被重用了,只能寄人篱下,受人冷眼,生活并不好,但他们仍然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有机会脱颖而出。
隋唐以后有了科举制度,民间的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统治阶级内部。也就是说,书生不用寄人篱下,不用刻意讨好权贵,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公平竞争,一旦考中,就算是鲤鱼跃龙门,成为体制内的官员,享受荣华富贵了。他们读的是圣贤书,要向圣贤靠拢,要修齐治平,为皇帝分忧。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这样的理想和抱负,而科举考试偏偏不是那么顺心如意,很容易淘汰掉大量的书生。皇帝就是这样设置的,加大科举考试的淘汰率,让民间的书生反复考试,耗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以免他们凭借知识和文化看到社会不公的现象,发出一些牢骚,影响社会安定的局面。很多书生一考再考,屡试不第,甚至有的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还有的竟然因为考不上而去自杀。科举考试成了书生们的魔咒,考中的皆大欢喜,光宗耀祖,考不中的郁郁寡欢,甚至走向绝路。

书生是没有考中的读书人,一旦考中就是官员,不能算作书生了。他们没有被官场的潜规则污染,还抱着修齐治平的信念,要为天下苍生着想,甚至要为民请命,不怕牺牲。凭着耿直的脾气,书生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被权力系统认为的过激的事情。他们会为老百姓抱不平,会举报官员贪污受贿行为,甚至会集体提出改革方案,集体上访。只要他们闹事,官员就很头疼,因为他们自视甚高,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懂得法律和现实的差距,当然也就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和官员对话,却不会像农民一样,见了官员就跑。官员不能对他们滥用私刑,以免引发广泛的社会舆论影响,对官员自身不利。而他们凭借知识和文化,就可以和官员平等对话,甚至要挟、勒索腐败官员。清代曾经出现过书生集体勒索腐败官员的事情,最终腐败官员支付给书生群体很多银子。事情暴露之后,腐败官员被朝廷的查办,丢官弃爵,沦为平民,而勒索腐败官员的书生由于人数过多,根据朝廷“法不责众”的原则,没有受到追究。
在古代,知识和文化成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界限,书生正好处在这个界限之中。一边是没知识、没文化的老百姓,另一边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官员,他们正好处在其中,有知识,有文化,却不是官员,也不是农民。他们要为民请命,为老百姓利益而奔走,有时候也为自己的利益奔走,为自己谋求福利,本无可厚非,甚至他们为老百姓发声的时候,还有一些伟大的意思,而一旦他们成为官员,就会脱离老百姓群体,也早就把为民做主的雄心壮志抛出脑后,变成了拼命搜刮民间财富的官员,却从来不知道悔改。老百姓看待他们,用了纯粹的功利主义眼光。他们考不中,就被老百姓看成“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考中了,就被老百姓看成“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享受荣华富贵。他们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就要考中,做官,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却只能算是预备做官的人,而不是真正的官员。
书生们读的圣贤书立意高远,总是从大的层面来看问题,虽然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培养了耿直脾气的书生,当然也培养了一批功利性非常强的书生。他们大多自视甚高,总是把自己等同于圣贤,或者等同于官员,从大的层面着眼,看问题,还会打官腔,而不会和老百姓一般见识,甚至不会做饭、炒菜,不会买东西,手无缚鸡之力。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秀才本身没有什么力气,读的是圣贤书,而一旦遇到兵匪强盗,就会屈从于暴力而不会保持坚强独立的人格了。进入官场的书生就是如此,很快屈从于依靠暴力生存的官场权力系统,而不再抱着圣贤的理想,也不想做圣贤了。倘若他们要对老百姓说话,就要标榜自己的圣贤理想,标榜为民做主的情怀,而实际上却拼命搜刮,不肯有一毫放松。

书生自视甚高是有理由的,只是考不中的书生很容易被人看不起,但他们总是以圣贤的理想来规范自己,也就活在虚无缥缈的理想境地中。倘若有书生真的为民请命,就会被权力系统整治或胁迫,最终屈服,而能够抱团取暖、共同胁迫贪腐官员的书生群体,已经蜕变为和强盗集团同样性质的团体了。看来书生自视甚高是有道理的,只是他们大多自恋,也大多没有为民请命的勇气,能出几个为老百姓利益仗义执言的书生已经非常珍贵了,就更别提为老百姓利益而牺牲的书生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2 13:38 , Processed in 0.0109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