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牧怀念扬州风月生活,写诗问好友在哪里风流,造就一首千古名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05:01:1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杜牧怀念扬州风月生活,写诗问好友在哪里风流,造就一首千古名篇                                                                  2024-10-01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某卫视做了一档诗词节目,当中有一个看图猜诗的抢答环节,女主持人提示选手:
这是一首七言唐诗,他写过许多与女子相关的诗,其中的一首被保存至今,成为国宝,他时常怀念从前生活的地方,还有那里的人。
与此同时,电视上展示了四幅儿童画,其中的后两幅,一是青山绿水,一是明月拱桥,桥上还有一个女子在吹箫。
主持人接着暗示选手,猜出诗人和诗名。最后,选手抢答得出了“正确答案”——这首诗是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并当场读出了诗的原文。

本人听到这个答案以后,顿时就惊呆了!因为这首诗出自《唐诗三百首》,很多人小的时候都背诵过它。
尽管我们不知道韩绰到底是何人,但是通过“判官”这个称谓,我们可以很容易查到,他是唐朝某位节度使手下的一位幕僚,所以此人是一名男子。
可是该卫视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却反复暗示参加节目的选手,他是一个女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玉人”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是“寄人”诗,据考证,它应该是写在杜牧离开扬州到宣州府担任幕僚时,写给自己在扬州任上的同事韩绰的诗。

所以诗的开头,就用“隐隐”、“迢迢”,刻画出了一幅青山隐隐、绿水迢递的远景画面,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空间感”。
另外,“青山”一句在事实上交代了,杜牧当时人在扬州之外。他
笔下的扬州,其实是他想象中的扬州。
那里还和他从前记忆里面的风景一样,即使已经到了初冬季节,城中的芳草依旧碧绿。“草未凋”三个字,就写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交代了空间、时间,接下来就该写人了,于是杜牧将最后一联两句诗连成了一幅画面。那是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二十四桥上,有一位“玉人”正在教别人吹奏乐曲。
大概就是
“玉人”一词,导致该卫视的节目策划者,误认为韩绰是个女人。
其实只要随便找一本古诗词鉴赏辞典来读一下就会明白,
在古代诗歌里面,“玉人”一词是男女通用的。
比如《西厢记》中“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里的“玉人”二字,其实就是指张生。不光是“玉人”,就连“美人”一词,在古代也是既可以代指女子,也可以代指男子。

最典型的,无疑是
屈原在《楚辞》里面,也以“香草美人”自喻。
王昌龄有诗云: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苦吟”,当中的“美人”,也是指他的友人崔国辅。
说到这里,我猜一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唐朝女子地位高,上官婉儿都可以当宰相,武则天还可以当女皇,为什么“韩绰判官”,就不能是女人呢?
这是因为,杜牧生于武则天临朝之后的一百多年。当时的唐王朝,经历过武氏“代唐称帝”和太平公主、韦后之乱等几场大的祸乱后,李氏宗室的男子已经重新掌权。
这个时候的李唐王朝,女性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了,所以出现“女判官”的可能性,应该说是微乎其微的。另外,韩绰去世之后,杜牧给他写过一首《哭韩绰》,全文如下:
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这首诗里虽然依旧没有点明对方的性别,但是看诗中第三句“归来冷笑悲身事”
,这里显然是说,杜牧从韩绰的遭遇,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所以产生了悲愤。

杜牧过往在扬州接触到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勾栏女子。假如韩绰是女子,那显然也是勾栏中人。而
杜牧是一位名门世家的公子,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勾栏女子的身世,联想到自己呢?
所以《寄扬州韩绰判官》里面的韩绰,只能是一名男性的判官,而且还是杜牧当年在淮南任职时的同僚。
至于该卫视节目中提到的,那一幅被
故宫收作镇馆之宝的书法作品,的确是杜牧手书的一首诗。
然而
那首诗既非七绝,也不是写给韩绰的,而是著名的《张好好诗》。
张好好是一名姿色出众的歌伎,杜牧认识她的时候,她才十三岁,未知是否就是他在《赠人二首》中提到的,那一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的绝代佳人。
杜牧和这位张好好,颇有一点缘分。他们先是在江西任上见过面,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去宣州,张好好又被他的好友沈传师带去了宣州。

张好好后来嫁给了沈传师的弟弟,杜牧原来以为她会得到幸福。却不料数年之后再见,张好好已经被人抛弃,沦落到了卖酒的地步。
杜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坐拥书城,立志长大之后,要成为天子辅臣。他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并通过了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自诩“两枝仙桂一时芳”。
本来想到朝中干一番大事业,结果不巧赶上牛、李之争,导致杜牧官场失意,一直在江南当别人的幕僚。
在江南任职的时候,杜牧结识了同为幕僚的韩绰。二人一起度过了很多风花雪月,逍遥快乐的时光。
所以杜牧在遥寄韩绰的诗里,并不像普通人问候熟人、朋友一样,客套地问韩绰,近来身体可好,或者问对方,最近工作顺心否。而是故意提起明月之夜,浪漫的“二十四桥”。

杜牧问韩绰又在哪里教人吹箫,
意思就是说:兄弟,你又在哪里风流?
这样的问候方式在“古板”的人看来,着实有点不像话。不过却非常符合杜牧风流诗人的性格,显得十分自然。
结语
如今,一些地方卫视见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想来掺和一把,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涉及这种古诗词的解读,
节目策划者还是应当严谨一点,不要误导我们的观众。
杜牧固然是为女子写过很多诗,
可是这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却不是为女子所写,而是写给自己的“酒肉朋友”的诗。
强行解读成写给女子的诗,就把这首诗中“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神来之笔给抹煞了。另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诗也不是这一首诗,而是《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之所以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不是因为那首诗写得格外出色,更不是因为它是写给女子的诗,而是因为那是杜牧的亲笔书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7:13 , Processed in 0.0078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