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心腹被判死刑,行刑前收到主席来信,说了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7:01:0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毛主席心腹被判死刑,行刑前收到主席来信,说了啥?                                                                           2024-11-06 10:30                                        

发布于:天津市
   
    1937年10月12日,延安的街上不同于往日的安静,而是有些吵闹。这一天,大家纷纷走出门看,只因为今日,组织上要处以一人死刑。行刑队伍压制的人,还正值青壮年,目光坚毅,从容淡定,似是早已将生死看淡,与之前被行刑的人一点都不一样,正常那些人一般早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神色,一脸恐慌地看向四周了。最奇怪的是那些百姓,他们也没有向往常一样,往行刑的人身上丢烂菜叶与鸡蛋壳,而是一脸地沉默,似是给眼前这个人送行……

行军队伍缓慢地走着,临近刑场前,传来一阵马的嘶鸣声,打破了此时的安静,骑马之人大喊:“信!毛主席的信!”这声声音让大家的脸上都出现了各异的神色,众人都有些好奇,
此时毛主席来信,是为了什么?要阻止眼前之人的行刑吗?
然而,众人却都猜错了,这封信的内容正是要求法官秉公执法,依法办事,不要含糊,眼前赴死之人倒也没有任何诧异,似是早已料定,主席会这么说一样。

随着一声枪响,这位年轻人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而此刻在窑洞的毛主席在听到枪响之后,身体却突然一怔,他穿了一双充满补丁的布鞋,在原地徘徊了好几圈,眼眶里亮晶晶的,分明就是泪水,堪堪落下,主席深呼吸了一下,稳定了情绪,而后对身边人说:“给他买一副好的棺材,安顿好后事。”说完话,主席便长叹一口气……

被行刑的这个人,名叫黄克功,曾经跟随着红军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也是主席的得力爱将,究竟是因何被行刑呢?他的一生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一个劳苦功高的年轻人究竟为何最后会落得死刑的下场?
这说起来,其实可以简单称之为是情债。
这件事具体是怎么回事,还需细细说来。

1931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紧缺抗日能才,因而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有志之士,刘伯承创办了红军抗日军政大学,许多红军便当仁不让的成为其中的教师,来教那些有理想的同志一些基础的知识,好让他们也能够早日为抗日战争做贡献,黄克功也位列其中。也就是在这里,黄克功遇到了刘茜。
他们二人的相遇,可以说是缘分,也可以说是一段孽缘。

年轻的教官会在结束授课之后被女学生围坐成一圈讲述自己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亲身经历,讲敌人的阴险狡诈,战争的残酷无情,讲每一次的沙场秋点兵,整装待发后,偶尔总会铩羽而归,但这些都无法阻止革命者的热血,
他们会逆流而上,杀出生天,因为革命者本身,便是从无到有的。

精彩的讲述总会吸引目不转睛的注视,刘茜也是其中之一,她虽只是一个女子,却也同样渴望着自己能够上前线如所有的抗日英雄一般,奋勇杀敌。黄克功讲述的这些故事,天然地吸引着刘茜,而对于渴望上前线作战的刘茜,他也是非常理解的,因为自己当年正如她一样,渴望能够上前线,因而,黄克功对刘茜更多了一份欣赏。后来黄克功发现,刘茜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她有着丰厚的知识,以及很高的思想境界,
互相欣赏的两个人很快就逐渐地靠近彼此,然后迅速进入热恋,处于热恋期的二人是非常甜蜜的,互相了解探索的过程中,会越发地了解对方,这像是一个去探宝的过程,但既然是探宝,便总会碰到崎岖与黑暗,两人之间的矛盾很快也就显示出来。

两个人之间在思想上面便有很大的差异,刘茜的出身相较于黄克功家要好很多,因此两人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并不一样
,刘茜为人知书达理,能说会道,又谦虚谨慎,始终坚信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还需要好好学习进步,而黄克功则居功自大,每当产生言语冲突时,黄克功总是不去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而是一脸骄横无礼,炫耀自己曾经在战场上的功绩,说老子当年如何如何,完全没有任何自己有错的意思,起初刘茜只是想着在气头上,双方可能都不会好好说话,等他冷静下来双方再好好交流,可是黄克功总是不配合,刘茜对此非常无奈,也逐渐对黄克功充满失望,逐渐心灰意冷。

可是对于刘茜表现得冷漠,黄克功似乎毫无所觉,而是一直提议让两人结婚。他此时此刻的提议听到刘茜耳里简直就是充满讽刺,两人从相识到热恋,时间本来就很短暂,双方之间还有许多不了解还没有磨合好,此时此刻就结婚,岂不是太过草率了吗?何况经过相处之后,刘茜认为黄克功霸道独行,骄傲蛮横,这些都让她十分接受不了,
因为她认为两人之间的距离是条河,远远的其实都不知道对方内心所想,而沟通是两人之间的桥梁,只有双方都愿意跨上桥梁,才会消弭隔阂与生疏,相互理解、沟通才能够解决矛盾
,不然的话,指挥室滚雪球,矛盾越积越大,最后两人之间的距离是冰山,那么充满冰冷的婚姻,有什么意义呢?刘茜是切实地为两个人之间的未来做打算,可黄克功却不明白。

除此之外,黄克功身上还有一个致命缺点,是刘茜无法忍受的,那就是卫生问题。黄克功从来都是邋里邋遢,衣冠不整,且不喜刷牙漱口,刘茜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姑娘,非常地爱干净,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刘茜始终都难以忍受,而每次与他谈,他总是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还觉得刘茜多管闲事。更过分的是,刘茜与男同事之间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流,谈话,被黄克功认为刘茜行为不轨,滥爱,这对于刘茜而言,是莫大的侮辱。

两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思前想后,刘茜认为两人可能已经不适合继续地相处下去,两个人之间三观不一致,生活习惯不同,而且刘茜也不可能因为黄克功误会就与同时断绝往来,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
刘茜决定和黄克功分手,于是,她写了一封分手信,在信中明确地表明了她存在的一些顾忌,说明两人已经不是和继续相处下去,还是好聚好散吧!
在毕业前夕,刘茜亲手交到黄克功的手中。

然而,黄克功看完信后却十分生气,他并没有耐心逐字逐句去看刘茜的信,他只知道,刘茜要就此跟他分道扬镳,他觉得难以接受,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他在情路之上竟然还能如此失败,这给了他很大的挫败感,他有些恼羞成怒。
于是黄克功便追到刘茜任教的学校准备再见她一面想要再次进行争取,刘茜虽知道两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关系,但还是想着好好和他说,于是两人便出去了。

刘茜是当天晚上出去的,出去之后一整晚未回宿舍,第二天就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她的衣服上染满了血迹,身上还有几个血窟窿,明显就是遭遇了枪杀。众人对于刘茜的突然死亡都充满疑惑,
刘茜为人热情善良,开朗大方,在学校里面人缘非常好,根本不存在什么仇家,究竟是谁杀了她呢?

刘茜的死亡在组织上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她虽然只是一个学生,但也是伟大的革命者,不管她是谁都绝不能够枉死,组织迅速寻找证据想要探知刘茜死亡的真相。经过仔细查证,发现了两条可疑的线索,
第一条是刘茜是去见了黄克功之后,就离奇死亡的,第二条是黄克功在刘茜尸体被发现之前就一大早去了那条河边,而且他的手枪有刚开枪没多久的痕迹。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黄克功,保卫处立马传讯黄克功,问他是怎么一回事。黄克功对于杀害刘茜一事供认不讳。

黄克功将刘茜叫过来本来是想争取再次在一起的机会,可是刘茜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再与他产生瓜葛,看着刘茜坚定的模样,黄克功便知道两人之间再无可能,
只是自己一直以来军功赫赫,威武生气,实在接受不了刘茜如此地坚定地排斥他,羞恼、愤怒的情绪让他一下就失了冷静,最后直接一枪将刘茜击毙了!

过激杀人后,黄克功便迅速逃离了现场,第二天,他的头脑彻底清醒了过来,他看着自己的双手,他匆匆跑到河边,想要确认一下,看看这是不是只是自己的一场梦,可是他看到了躺在地上毫无生气的刘茜,阖目躺在地上,看着自己有着使用痕迹的手枪,他这才确认,自己真的将刘茜杀害了。其实此时此刻,他是懊悔的,
可是人死不能复生,他就算再后悔,也无法抹杀他真的杀害了刘茜这一事实……

这件事听起来实在是让人感慨,曾经相爱的爱人,竟然成为了杀害另一方的刽子手,简直就是耸人听闻,更何况,黄克功所代表的身份,是红军,是英雄
,英雄却做出杀害自己的同志,杀害革命者的故事,这不是在自打自脸吗?关于黄克功如何处置,产生了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杀人犯法,理应偿命!也有人认为,黄克功毕竟有功,有战斗经验,何不让它将功补过呢?为此,他们还专门向毛主席写信求情,说黄克功走过漫长的长征路,就再给他一次赎罪的机会吧!

这个案件最终交由人民进行公审,最后经过审判,审判长宣布判处黄克功死刑并立即执行,临行刑前,主席的信到了,在信中,主席表明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需对黄克功处以极刑,希望在公审会上,可以宣读主席的这一封信,就这样,黄克功最终因为自己犯的错而付出了代价,在临行刑前,
他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打倒国民党!”之后,这个昔日的民族英雄便被击毙了!

其实这件事情里,刘茜何其无辜,她的做法其实是无可指谪,想要好好开始,认真告别,最后却被1其击杀,这应该是她无论如何都意想不到的结果吧!而黄克功又不能够单纯说是一个坏人,他也曾经是挥斥方遒热血莽撞的少年,也有着为国建功的伟大宏图,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但最后却因为被情绪主宰,伤害了一个曾经真心实意喜欢的姑娘,实在让人惋惜。

1911年,黄克功在江西一个农村出生,家庭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正值乱世,军阀割据,革命不断,压根没有人有能力管平头百姓的死活,黄克功生性耿直仗义,十分看不惯那些欺压行为,虽然没怎么读书,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对许多进步思想也并不了解,
但他知道,他不喜那种仗势欺人的行为,他也不服气那些穿着军装耀武扬威的军官。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政变,全国充斥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之中,对此,各地共产党纷纷怒从中来,爆发起义,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前往井冈山聚集。
听着共产党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年幼的黄克功只觉得内心热血沸腾,他早已经受够了被当地土豪地主剥削奴役的生活,这个口号正好将他内心的想法给喊了出来,就这样,他也参与到了共产党人之中。

首次进入到根据地之中,他便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做一个通讯员,同时也可以跟着毛主席学习革命知识。对于身边的黄克功,毛主席很是喜欢他的正直善良,虽然莽撞,却也从来都是仗义执言,可以看出是一片忠心向党,做事情干净利索,从不抱怨苦和累,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机警,是个可塑之才,毛主席自然也是希望可以好好培养他,让他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但是对于黄克功而言,文职工作并不是他最想做的,他真正想做的,是去战场上,去前线,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浴血杀敌,将敌人杀得片甲不留,这是黄克功的愿景
,也是他最初的初心。起初,主席并不同意让他去前线作战,毕竟他也只有十六岁,之前毫无作战经验,他也并不知道战场的险恶,前途渺茫,生死未卜,而待在他身边至少来说是相对安全的,而且他本人很聪明,仔细培养之后一定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但奈不住他多次软磨硬泡,在毛主席给他分析了战场危险的局势之后,依旧固执己见,毛主席见他决心已定,想着也许永远无法豢养一只注定要翱翔于天际的鹰,于是便同意他去前线作战了。

黄克功终于可以前往前线作战了!他的内心丝毫没有对敌人的恐惧与对战场的担忧,反而是意气风发,充满自信,他认定自己一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首先到来的考验是漫漫长征路。长征的苦,仅仅是光听其中的险恶故事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充满畏惧,更不必说亲自去实践,一切也不只是喊口号那么简单。
行军途中,他们曾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与困难,黄克功从来都是勇往直前的那一个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击溃他的心理防线,毛主席是正确的,将雏鹰自山脚扔下才是正确的,鹰才能够真正学会飞翔。因为他超乎寻常的冷静与骁勇善战,他一直都是大家心中的主心骨,他的屹立不倒让人觉得一切都充满希望。但尽管如此,长征依旧是非常惨烈的,困难程度更是难以估量,两年之久的长征,从浩浩荡荡的八万红军,到最后仅剩两万人,这个损失是巨大的,因而,在长征中活下来的人,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革命的火种,是我们民族欣欣向荣未来,黄克功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更是巨大的!

这样一个少年英雄,毛主席自然非常地为他感到自豪,对他更加的寄予厚望,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后来他竟然会做出因为爱而不得而杀人的事情。对于他,毛主席又何尝没有惋惜呢?
在长征途中,他所创造的功劳,他积累的作战经验,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非常宝贵的,然而,在法理面前,却无论如何也不能那条鲜活的生命,刘茜也是一个优秀的革命者,这也是在伤害革命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心腹爱将,毛主席是痛心的,是惋惜的,却也是大公无私的,因为今天放过一个,那就是对法律的权威的藐视,那么谁还会再相信法律?相信自己会得到应有的公正?

主席的思想境界是伟大的,是宽广的,他始终心怀天下,先国家,再自我,实在令人尊敬与佩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5 06:37 , Processed in 0.0079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