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目帖》——王羲之的千载游蜀之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07:11:5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游目帖》——王羲之的千载游蜀之梦                                                                     2024-11-23 10:35                                        

发布于:湖南省
   

                          

来源 l 中国书法报
作者 l 常诚
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游目帖》的由来
自古士人雅好高奇,寄情山水之间,东晋高士王羲之于西蜀风景尤为向往。当时的益州刺史周抚,曾在王羲之的叔父王导麾下为将,与王羲之交好。二人虽相隔千里,但书信往来甚密。王羲之在周抚的来信中逐渐认识西蜀,那里的邛竹杖可助登山,旃罽、胡桃有益服食药酒,青李、来(林)檎可莳种移植,盐井、火井足以广异闻。总之,西蜀的一切都那么新奇而有趣。一日王羲之决定前往四川游览盛景,于是作书予周抚:“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这封信虽短短数行,字里行间却充盈着王羲之对川蜀奇山异水的渴望。然而王羲之最终仍未能成行,其入蜀的愿望随着这封书信被尘封进了流光之中。

《游目帖》的递藏
东晋士人崇尚书法,即使只字片纸,也会因为艺术水平超逸而被保存下来。孙过庭《书谱》曾记载:“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王羲之这封信很可能就被重视王羲之书法的周抚妥善保存了起来,后人取文中代表性词语命名为《游目帖》,而或称之为《蜀都帖》《彼土帖》,从而流传千古。
唐初,甚或更早,这封饱含对蜀地向往之情的信件进入内府。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称赞其“尽善尽美”,不仅自己日夜追摹,还将其作为皇子们学习的范本。在唐太宗的授意下,翰林学士广集天下王书,检校、甄别并收藏、装帧。据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贵价酬之……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一丈二尺为度,并金缕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小印印之,其文‘贞观’。” 当时的编者从王羲之寄给周抚的书信中选出包括《游目帖》在内的29帖,恰合一丈二的尺度,缀连成册,以首帖开头“十七日先书”的“十七”两字而命名为《十七帖》。《游目帖》真迹从此与另外28帖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安思远藏《十七帖·游目帖》
《游目帖》的复制与传播
《游目帖》真迹只有一件,但天下爱书之人皆对它趋之若鹜,故而摹本便成了人们学习“书圣”书法的途径。在唐朝,利用双勾填墨复制名家书迹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法即用纤细的毛笔勾勒出字的外廓,后再将中空的笔画填实,如此制作的摹本极迫真,可谓如灯取影。得益于这项技术的发展,《十七帖》被不断地复制并传播到各地。近代,在与长安有着千里之遥的敦煌发现了《十七帖》中《旃罽胡桃》《龙保帖》《瞻近帖》的临本,可见《十七帖》摹本数量之众,传播之广。《十七帖》作为一套丛帖,《游目帖》也必然随它们一同传遍了九州。
时光流逝,《游目帖》真迹虽早已不传,但摹书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五代时期仍然有《游目帖》的摹本传世。北宋时期,鉴藏家马玘(字德之)、魏泰曾看到一件五代时期的摹本,并留下了“合肥马玘德之尝览”“魏泰尝观”的跋语。至南宋时此摹本被宋高宗收入“绍兴御府”,钤以“绍兴”鉴藏印。自五代至南宋不过百余年,《游目帖》的摹本便已珍稀异常,以至于可以进入内府,足见书画保存之不易。

《游目帖》珂罗版
宋代对文化建设尤为重视。宋太宗命翰林学士王著整理内府所藏历代书家墨迹,刊刻于枣木板之上,集为《淳化阁帖》。这套丛帖共十卷,王羲之帖收录三卷,根据所存摹本刻制的《游目帖》亦在其中。《淳化阁帖》初成之时,曾作为皇家礼品赏赐给大臣。据赵孟頫《松雪斋文集》记载:“赐宗室、大臣人一本,自此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刻帖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且相对廉价地复制名家的法书,使名帖得以广泛传播。《游目帖》于是乘刻帖之风,出现在爱书之人的书案上,帮助他们陶染右军之风,以能够“挹其风味”。
作为“万帖之祖”的《淳化阁帖》开官方刻帖先河,体量大、收录广,对后世的刻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继《淳化阁帖》之后,民间刻帖之风渐起,这些刻帖者在《淳化阁帖》的基础上,根据家藏的名家书迹并结合个人的书法审美对帖目进行增减,从而产生新的丛帖。历代和“二王”相关的丛帖中收录《游目帖》者众多,例如《宝晋斋法帖》卷四、《宝贤堂集古法帖》卷二、《郁冈斋墨妙法帖》卷五、《玉烟堂法帖》第五、《三希堂法帖》……如此广泛的收录,足以证明《游目帖》的魅力。
一套刻帖往往有多个不同时期制作的拓本,时间较早的拓本字口清晰,深受学书者的追捧。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淳化阁帖》肃府本、《十七帖》上井本等。并且,还有刻帖者依照优良的拓本来进行翻刻,这极为有力地推动了《游目帖》等名帖的传播。

《游目帖》复制品
《游目帖》摹本的流传
《游目帖》的五代摹本在南宋政权覆灭后流入民间。明初,宋濂的学生郑济得到这件摹本,欢欣异常,随即请方孝孺前来品鉴。面对“书圣”王羲之的法书,方孝孺难掩惊慕之情,挥毫跋于卷后:“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跳动,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然而靖难之役后,世人对方孝孺避之若浼,郑济只好忍痛删去其跋。多年之后,郑济之侄郑柏偶然在朋友家中见到方孝孺的《逊志斋稿》,联想到往事,遂将此书借回家中查阅,果然寻得当年的跋文,于是重题于《游目帖》摹本之后,这条珍贵的跋语才得以流传至今。明末,鉴藏家徐守和偶然获得此帖,多年收藏流传使此帖多有损毁,徐守和重新装裱,这件《游目帖》摹本才得以焕然一新,继续散发它中和秀美的光芒。
乾隆十二年(1747),《游目帖》摹本被收入内府,乾隆对此帖喜爱有加,挥毫题字曰“得之神功”,并且多次在卷后作跋。而后,这件《游目帖》摹本在咸、同之间被赐予恭亲王奕䜣,后由奕䜣传给其次子载滢。这对父子的“皇六子和硕恭亲王”“恭亲王章”和“载滢”等鉴藏印可为这段流传佐证。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游目帖》摹本被乱兵从恭王府掠出,经过几道买卖后流入日本,被安达万藏收藏。
《游目帖》摹本最后一次展出是在1913年的京都“兰亭会”上。此次“兰亭会”由中日学者联合策划,众多藏家携得意藏品前来,所展之物有王羲之书法的摹本、拓本,以及历代与兰亭相关的书画作品等。然而这并不能遮盖《游目帖》夺目的光彩,作为《十七帖》仅存的原本,并且还带有乾隆皇帝的题字与跋语,一经展出,即在中日书坛引起轰动。
1934年,安达万藏找到在出版业内享有盛誉的小林写真,以珂罗版的形式,将《游目帖》摹本的图像以原有的比例保存下来。珂罗版是一种光学复制书画作品的手段,它摆脱了传统印刷会导致图像模糊的网点问题,虽是黑白画面,但能够极精确地还原书画作品的细节。也正是安达万藏的这一选择,给《游目帖》的未来留下了种子。

王羲之《游目帖》高清大图(2007年,文物出版社高科技复原件)
摹本的毁灭与复原
1945年8月6日,随着广岛原子弹爆炸,《游目帖》摹本失去了踪迹,学界一般认为它毁灭在了爆炸之中。如此珍贵的王羲之书迹毁于战火,着实令人扼腕。但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也为《游目帖》的重现逐渐打下基础,自2001年起,文物出版社便开始尝试利用数字技术复原古书画,经过几年的积累,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2006年初,文物出版社和日本二玄社达成合作,寻得安达万藏委托京都小林写真复制的《游目帖》珂罗版。至此,便进入复原工作的重要环节——着色。对于纸张色彩的选择,专家们上溯《远宦》《奉橘》二帖,取其纸墨之色,下寻《寒山子题居士诗》取其引首之色,装裱所用绢绫参考明末装裱的材料。帖上的诸家鉴藏、鉴赏印也一一对照现存的真迹钤印进行处理。
2007年,复原工作圆满完成,同年12月4日,两社联合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游目帖》再次回到世人的眼中。这让我们得以窥见1700年前王羲之行览川蜀,游目山水的美好愿望。《游目帖》经过漫长颠簸的千年时光,依然留存于世间。这不仅是一件法帖流传的经历,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千年历史的一个剪影。

上海图书馆藏《十七帖·游目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2 17:43 , Processed in 0.00854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