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务员违反通讯纪律暴露目标急得大哭,彭德怀却很高兴:给他嘉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6:26: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报务员违反通讯纪律暴露目标急得大哭,彭德怀却很高兴:给他嘉奖                                                                   2024-12-09 00:00                                        

发布于:河南省
   
                                    

“刘海清啊刘海清,你是怎么搞的,别再捅娄子了。38军实在受不了再挨一次骂了。”1950年11月28日凌晨,一夜未眠的38军军长梁兴初内心焦虑不已。113师副师长刘海清率部插向三所里,却一直联系不上。

入朝作战第一次战役,38军误判信息没有执行志司下达的命令,彭德怀将梁兴初劈头盖脸批了一通。梁兴初立下“军令状”,说第二次战役打不好,就“提头来见”。然而实施关键任务的113师音讯全无,梁兴初的心不由地悬了起来,饱受煎熬。

彭德怀的焦急程度一点不比梁兴初低,嘴上长了一串水疱,不住地问:“这个113师怎么搞的,跑到哪里去了?”

一、113师行军记

德川战斗后,38军收到志司电令:“令38军留一个师在德川打扫战场,113师沿安山里、船街里、龙沼里于28日拂晓前插至三所里,阻击南逃北援之敌。”

看重三所里的不只是志愿军,还有美军。第二次战役中,德川、宁远被志愿军夺取后,美国第8集团军总司令沃克又气又急,如果退路再被截断,那第8集团军的结果可好不了。他连忙调预备队向德川方向机动,以便大部队撤出志愿军布下的包围圈。

三所里虽只是个小村庄,但北依妙香山,南临大同江,村西有一条平壤通价川的公路,就成了美军主力南逃的闸门关口。

第二次战役成功与否,千斤重担压在113师身上。驻军指挥的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要通了113师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刘海清:

“第一,必须保证今天下午6点以前出发,集合一个出发一个,向三所里穿插迂回,听清楚没有?第二,路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和伤亡,都不能停下来,只有向前,无所畏惧地向前!听清楚没有?第三,到达三所里以后,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把敌人截住,这次战役能否取得重大胜利,彭总的作战计划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你们那里,听清楚没有?”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句“听清楚没有”,足见此实为重中之重。

已经战斗了两天两夜的113师非常疲劳,战士们吃饭都能吃得睡着。梁兴初从韩先楚手里接过电话,补充了六个字:“插得进,卡得死!”

113师师党委决定,由338团为前卫,刘海清随团指挥,师直、337团尾随前进,339团2营也随师行动。整个部队只带必要的武器、弹药,轻装前进。每个营、每个连都要有担当尖刀的准备。遇到敌人,尖刀堵住敌人,后面的部队继续前进。打的打,走的走,交替前进,绝不恋战。

为方便边走边打,部队各级都要做到火器提前、指挥提前,团长随前卫营,营长随前卫连,连干部带领尖刀班。一切围绕“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走到就是胜利”的口号转。

朦胧的月色下,338团在地上拖出了一条长长的影子。为争取时间,他们没有走大路,选了一条直插三所里的小路。

有的战士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睡着了,不是碰到前面战士的枪,就是跌倒掉进河里。掉进河里的,生怕自己被落下,连渗透进棉衣里的水都来不及拧一下,便抓紧追赶队伍。棉衣、棉裤简直冻成了冰桶,走起来极不方便,只得边走边敲。要不就用劲一蹲,把棉裤折成两截,以利于大踏步前行。有位战士小陈,后来回忆说:

“我当时已感到快要挺不住了,虽然还在队列中跑,实际快要睡着了,两只眼睛涩得发痛,怎么也睁不开。跑着跑着就要一头栽下去,这时旁边就会有人推你一把。奇怪,当时竟然没有摔下去。突然队伍慢下来了。我睁开眼睛一看,面前好大一座山。营长从前面跑过来,要大家用手抓住前面的同志,准备开始翻山。有些身体好的到了这时候还在打趣说笑。随后部队又开始移动。我迷迷糊糊,后来已记不清是怎样翻过那座山的。”

战士们就是这样相互照应。前面的战士为给后面的战士多提供一些方便,会随手抓一把草、一块石头,或是一根树枝、一点砂土,垫在泥泞光滑的路面上。爬山时,体力棒的战士在前面开路,后边的战士抓住前边战士的腰带或子弹带,一个拽住一个翻山越岭。

炮兵更辛苦一些。炮手将炮身、炮架、炮盘、炮弹分开,背着、扛着随队伍一起飞奔。上山时,被压得迈不开脚步,下山时,为克服向下冲的惯性,炮手们便在腰间拴条绳子,拉着炮身,在后面拽着,不让炮冲下去。

28日早晨6时,113师行军到了离三所里仅十多公里的松洞。这里已是敌人后方。再过一小时,就可到达三所里。

此时意外出现了,20多架美军早班飞机飞了过来。部队立即就地隐蔽,若是被敌机发现,肯定会招来重大伤亡,还会导致前功尽弃。

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参谋长庞坦直追上前卫338团。“老刘,这么个走法,我们要完不成任务。”江潮对刘海清说。刘海清建议:

“是啊,我看不妨冒一把险。我们已经插到敌后100多里地了,我看敌机都是向北飞的,没有一架在我们上空盘旋,估计不会怀疑到我们是志愿军。再说,它飞那么高,也不会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建议,干脆去掉伪装,这白被单还是先收起来,咱们就大摇大摆地沿公路行军。躲躲藏藏,反倒引起敌机怀疑。”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冒险的建议。但正是这个大胆的建议,成就了一个奇迹。

美军侦察机把志愿军当成了从德川逃出的韩军,不但没干扰部队行军,而且通知三所里韩国治安队,为这支部队准备咸鱼、米饭和开水。

338团前卫2营用了14个小时,急行145里路,先期插到三所里。战后,美军资料赞叹说:“这里应该强调一下有关中国军队的行军纪律和能力。这种行军能力可以与古代最优秀的战例相媲美。”

事实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纪录。

只是当时,这支创造纪录的志愿军队伍让志愿军司令部和38军军部都着急不已。身上的伪装可以去掉,可无线电台绝对不能开。美军的无线电监听技术很先进,113师出发后采取了“无线电静默”的方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的彭德怀烦躁地命令:“这113师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给我直接呼叫!”

到了三所里的338团一打开报话机,就听到志司急切的呼叫。338团报务员出来得匆忙,还没有掌握“三所里”的密语呼叫方法,只是说到了指定位置。

志司电台需要明确具体的位置,急不可耐地反复问“哪里,哪里”。338团报务员也着急,最后无法,只得用明语说:“我们已经到达三所里!”

说完,报务员便意识到自己违反了通讯纪律,很有可能暴露目标,真是罪莫大焉,急得大哭起来。那头,彭德怀却高兴地说:

“告诉113师,给他们嘉奖,给报务员嘉奖!”

尽管美军据此立即知道了三所里已被志愿军抢占,但志愿军已经抢占了先机。战场上先人一步,就意味着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二、三所里阻击战

美第8集团军情报部部长汤姆森和参谋长艾伦向沃克报告,相当数量的中国军人插到了三所里。沃克吃惊地说:

“不可能!亲爱的参谋长,你是否被吓破了胆,你看看地图,从军隅里、价川到三所里,计算一下,足足有75公里之多,请问中国军队有汽车吗?他们有飞机吗?在这连野山羊都行走困难的羊肠小道上,他们凭什么能够一夜之间行进75公里?难道是地里冒出来的?简直是天方夜谭!”

艾伦解释说,中国军人仅仅靠两条腿,以惊人的速度,超出人类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在没有营养丰富的战斗食品、身体缺乏足够热量的情况下,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从发现的电台可以判定,中国军队的胃口非常大,我们全军有被全部扼杀的危险!”

沃克似乎有所醒悟:

“我打过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难缠的对手。三所里恰是我军后退的咽喉,说什么也不能叫中国军队抢占……命令预备队骑兵5团火速驰援三所里。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三所里!动作要快,不能给他们以喘息的时间,我估计即使他们能够跑到这里,也累得半死了。人类的极限数字告诉我,他们不会有什么战斗力了。”

到达三所里的志愿军还没来得及吃点东西、构筑工事,美骑1师5团就以一个营的兵力,用10辆坦克作掩护,向338团3营阵地发起了进攻。敌人的炮弹不停地倾泻而出,似乎想将山头带志愿军一起炸平。

志愿军伤亡很大。8连指导员潘源渠到2排阵地亲自指挥。他和连长商议后,把连里的司号员、卫生员、轻伤员和打光炮弹的炮手都集合起来,加入到阻击战斗的行列。

2排长身负重伤,身体发软,举不起枪来,只好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替战士揭手榴弹盖。可由于失血过多,他的动作越来越慢,头抬不起来,眼冒金星。迷迷糊糊中,他摸到一根爆破筒,便拼命睁开眼睛,从战壕里滚了出去,一直滚到美军队伍中,毫不犹豫地拉响了爆破筒。

就这样一直快打到太阳落山,不知打退美军多少次冲锋,志愿军始终坚守着阵地,紧紧锁住“联合国军”的南逃之路。

美军不善夜战,也怕志愿军在夜里向他们发动进攻。刘海清判断,天黑之前美军肯定会发动一次大的进攻,拼死杀出一条逃生的血路。刘海清一方面命令部队加固工事,补充弹药,以应付即将到来的战斗,一方面建议江潮把预备队337团派上来。江潮思考了一会,回答:

“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部队远离主力纵深作战,事事难料,一旦出现新的情况,没有预备队不行,彭总交给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看这样,为了减轻338团的压力,派人把大同江炸掉。”

337团果然在后来的战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同江桥也是美军后退的必经之路,美军已在此增设了四道防线。担任炸桥任务的339团2连连长高学礼观察到很难正面接近大同江桥,为减少战士伤亡,他带领战士们从侧面小山后面,绕行三里多路,摸到桥头,出其不意地将大同江桥炸毁。

黄昏降临,三所里又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四架海盗式战斗机从南面飞到三所里上空,燃烧弹让一些阵地上的泥土都燃烧起来。一些志愿军战士从掩体中跳出来,他们身上的棉衣烧着了。一些人扑灭了身上的火焰,一些人在烈火中牺牲。

被炮火压制的志愿军战士,无比愤怒地等着美军的到来。他们冒着炮火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残酷的白刃战。

志愿军战士朱鸿发毫不犹豫地扑向比他高半个头的美国兵,攥着手榴弹砸那个美国兵。美国兵挥拳击打朱鸿发的头部,朱鸿发刹住脚步,往下一蹲,把手榴弹砸在美国兵的大腿上。美国兵的骨头被砸碎了,痛得大叫一声。

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下,美国兵抓住朱鸿发的棉袄,想把朱鸿发压在地上。不料朱鸿发趁势朝上一顶,用头撞击美国兵的颌骨。美国兵不由地双手一松,朱鸿发飞快地将刀刺入美国兵的腹部,整个刀柄都刺进去了。

战斗从山坡打到山脚,又打到一片稻田里。天就要黑下来了,美军不得不退走。美军只能祈祷上帝,希望意念能使他们脱离困境。

美国《生活》杂志的一位摄影记者,看见一名在严寒中冻瞎了眼睛的美国兵,颤抖着将一粒豌豆放进嘴里,问他:“如果我是圣诞老人,你需要什么?”

美国兵沉默着想了想,回答道:“明天。”

被志愿军捆住手脚的侵略者,还会有明天吗?

三、龙源里阻击战

通往“明天”的,的确还有一条路。沃克眼见三所里久攻不下,只好另寻道路转移部队。他找到了一条可能的生路,下令骑1师尽快去占领。

不过这条路,彭德怀早已经发现了,那就是三所里西北方向的一个小镇龙源里,龙源里有一条公路通往顺川。彭德怀立即命令113师派出一部分力量抢占龙源里。江潮思考后说:

“我看敌人已经知道三所里的这条路已被我军掐断,大同江大桥被炸毁,他们可能不会再走这条路。我们应该把主力放到龙源里一带。”

江潮命令庞坦直率337团连夜赶往龙源里;338团只留一个营坚守三所里,其余人向龙源里靠拢;339团3营去安州、肃川方向,破坏公路,炸毁桥梁,迟滞敌人南逃速度。

337团1营前卫3连在连长张友喜的带领下,一路快步猛跑,在山间飞奔。他们十分清楚,他们的双腿是在和行驶在公路上的美军汽车轮子赛跑。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他们一刻也不敢松懈。

29日凌晨四点,3连刚到达龙源里山岗,美军的十几辆汽车就开过来了。张友喜有些懊恼,怎么才十几辆汽车,好像是大部队的尾巴,难道我们又来晚了?

把来的敌人消灭掉,审问俘虏后得知这些人只不过是来探路、大部队正在来的路上时,张友喜才高兴起来。

上午九点多钟,敌人滚滚而来,前面是三辆开道的坦克,后面是满载着步兵的汽车和牵引着的大炮。

3连指导员彭树祯大声喊道:“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展开杀敌立功的大竞赛。”

张友喜高声问道:“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谁去炸坦克?”

“报告,我去!”

“报告连长,我去!”

志愿军战士们争相请战。张友喜挑选了徐汉民、郭凤祥、王喜坤三位战士。三人身上插满了手榴弹,迎着行进的坦克扑了上去。张友喜命令开火,压制坦克后面的美军步兵。

徐汉民巧妙躲过坦克上并列机枪的扫射,敏捷地接近最前面的一辆坦克,就地一滚,把一捆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履带被斩断的坦克,剧烈抖动几下,便趴在地上动不了了。

后面的坦克连忙刹车,退了回去。谁知第一辆坦克竟然又“活”了过来,也一起向后退去。原来是坦克驾驶员钻出来,快速修好了被炸断的履带。

徐汉民绝不会让它死里逃生,他从趴着的水沟里一跃而起,大步追上坦克,纵身跨到坦克上。坦克驶向美军阵营,美军拼命朝徐汉民射击。子弹噼噼啪啪响,3连的战士们都替徐汉民捏着一把汗。

刚进入朝鲜的志愿军,打坦克的经验还不丰富。徐汉民前后左右找了个遍,怎么也找不到放置手榴弹的地方。情况变得越来越紧急,徐汉民很有可能被子弹击中,或者被敌军俘获。3连的战士有的急得叫了起来:“回来吧,快回来!”

徐汉民不肯放弃,他终于在坦克炮塔门上发现了一条小缝。这条小缝是敌坦克手观察外面情况后盖盖子没盖严留下的。徐汉民抓住这个机遇,用手指插进缝隙,掀起盖子。坦克手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惊诧不已。徐汉民不管他,快速拉着手榴弹,塞进坦克,盖上盖子,然后腾身从坦克上滚下来,卧倒在地。

一连串动作完成得行云流水。坦克内发出一声闷响,终于不动了,摊在路中间,把路也给堵死了。

美军赶紧呼叫飞机来助战,并集中优势火炮,疯狂攻击3连阵地。一枚凝固汽油弹在张友喜身边爆炸,大火烧着了张友喜的棉衣。张友喜想在地上滚动,把火熄灭,可火就是不灭,他干脆撕去棉衣,光着身子站在冰天雪地里。

敌人的飞机大炮一起朝着3连阵地前沿的3排阵地狂轰滥炸,妄图从此处突破。张友喜冲到3排阵地,看见几名战士正在搜集石块和被炸断的树干,准备一旦子弹不够用就用滚木雷石。3排长向张友喜报告说:

“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一个排,现在我们要打退敌人一个营的攻击,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也要顽强顶住,争取创造英雄排。”

英雄是打出来的。机枪射手徐连才用力扫射,一批美军被打得趴在地上,另一批美军又涌了上来。机枪筒打热了,打红了,徐连才就用雪降温,后来索性往毛巾上撒尿,包住枪筒打。

十时左右,337团主力全部赶到龙源里,增援3连阵地。龙源里这道闸门更坚固了。

三所里、龙源里的通道被切断,美第8集团军约4万人被拦截在价川至三所里、龙源里的狭长地带。疲惫不堪、惊恐不已的美国兵备受折磨,寒冷、饥饿、绝望笼罩着他们。

狗急跳墙,绝望让敌人疯狂。他们动用全部能动用的武器,朝着志愿军阵地猛烈轰击。30日,龙源里一带的山头都成了焦土火海,尸横遍野,空气中全是血腥的味道。

血腥,既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新生。值得骄傲的是,敌人在血腥中灭亡了,美第8集团军遭到沉重打击。志愿军在血腥中新生了,尽管有很多志愿军战士失去了生命,但作为一个整体,志愿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沃克死后,后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这样描述自己的部队:“我们的部队业已丧失信心……他们完全缺乏那种在士气高昂的部队身上可以发现的那种警觉性和进取精神。”

对志愿军,李奇微认为:“人家那边就能克服这种困难,他们好像从不缺少弹药。”

事实上,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供给完全不能同美军相提并论。志愿军的优势,在于精气神。正如毛主席说的,美军败在“钢多气少”,志愿军胜在“钢少气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志愿军只靠两条腿,跑过了敌军的四个车轮,先敌人一步到达生死要地三所里、龙源里,这种意志、精神和速度,决定了他们的胜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5-1-21 05:20:22 |只看该作者
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8 05:11:04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5 22:07 , Processed in 0.0098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