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鸳鸯蝴蝶派”代表张恨水,3部小说为他带来巨大声誉,是哪三部?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4-12-11 06:19:18     标题: “鸳鸯蝴蝶派”代表张恨水,3部小说为他带来巨大声誉,是哪三部?

“鸳鸯蝴蝶派”代表张恨水,3部小说为他带来巨大声誉,是哪三部?                                                                  2024-12-10 09:15                                        

发布于:天津市
   
说到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张恨水。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被誉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的第一号人物,以写社会言情小说擅长,这与他特异的艺术才秉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有关。
他早年对中国的传统叙事文学极有感情,对传统小说的叙事智慧及抒情艺术有着深刻的领悟。他又是一位生逢社会文化转型的作家,有意识地吸收外来营养,直接立足社会历史与现实,转益多师,别开生面,自铸一种风格。

以他为标志,中国通俗文学摆脱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从《礼拜六》派的叙事模式中走出来,把通俗文学种植在生活土壤中。在他的叙述天地中,“社会”是作家驰骋才华的广阔天地,“社会”在此不仅具有题材意义,更具有叙述学意义,蕴含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意味。
“言情”是张恨水征服读者的一大武器,他的“言情”手法与新文学作家的“言情”风格不同,他笔下的言情故事,不一定“合理”,可“合情”,在感情逻辑中是能自圆的。
张恨水的言情故事中加入了较多的传奇成分,情节的起承转合时有突然的神来之笔。意外的斗转不一定贴近生活真实,可贴近感情真实。
不过,张恨水是能把社会、言情两类叙述糅合于一体的作家,社会、言情两类题材,叙述风格如盐在水,很难分别。

在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中,给他带来声誉最多的三部作品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
小说《春明外史》在言情线上,描写了主人公杨杏园与纯真雏妓梨云和高洁才女李冬青之间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显示出张恨水“风流才子”的一面;在社会这条线上则广泛展示了北京三教九流的人情百态,显示出张恨水优秀记者的一面。
当时许多读者也确实把《春明外史》当作“新闻之外的新闻”来看,因为小说中的大量人物和情节都有真实的原型和花絮、逸事。即使时过境迁,百年以后的读者也可以把这部小说看作北京当年的风俗画卷。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八卦新闻”的奇观展示上,而是以极大的勇气把社会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的达官贵人。
《春明外史》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一是超越了单纯的才子佳人小说和谴责小说,上承李涵秋的《广陵潮》,为社会言情小说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二是塑造了杨杏园这一正直文人形象,写出了近现代转型期知识分子徘徊于新旧之间的巨大内心冲突。
三是语言典雅隽秀,充满文学魅力。然而,《春明外史》在结构上经营得十分涣散,由于故事的铺展面十分广阔,来不及对社会生活做深入细致地揭示。作者忙于追逐故事情节,穷于应付,技术处理上显得粗糙。

《金粉世家》则克服了《春明外史》技术上的不足。结构严谨圆满。作者明智地把题材范围缩小到“家”中,这样就有足够的精力、才力加强有限题材空间的有效开发。对生活的领悟,把握较为深透、娴熟,人物形象也不再是单面、苍白的了。故事的维度不再是线性的,或平面的,而趋于立体化了。
除了小说结构外,《金粉世家》在对社会小说的理解上比《春明外史》有了明显发展。
作者明白不一定搜罗包罗万象的社会事件才是表现社会,通过描写大家庭的兴衰,小儿女的恩怨,同样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轨迹,他把“言情”和“社会”穿插成一条线索来写,而非分开两头写,在描写主人公的生活和恋爱的同时,很自然地插入社会生活的众生相,显得有机统一。

《金粉世家》里还写了几对次要人物的恋爱故事,有使女小怜和富家公子柳春江的恋爱故事,有燕西大嫂的妹妹与燕西的同学卫璧安的恋爱,还有金家八小姐与燕西同学谢玉树的恋爱。
这三对恋人的恋爱,都是成功的。让人觉得作者对这种半新半旧的自由恋爱还是赞成的,可是当落实到现实生活,化为美满的婚姻,又显得不那么容易。
所以说,《金粉世家》不仅是言情小说,更是社会小说和世态人情小说。

《啼笑因缘》在数以千计的现代通俗小说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标志着社会言情小说的成熟和最高成就,真正把“社会”和“言情”两种因素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它在保留通俗小说长处的同时,尽可能地靠拢新文学,充分吸收了新文学敢于揭露和反抗的优点。而在叙事方式上,语言格调高雅,脱离了一般鸳蝴派小说中的趣味。
此外,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致的心理描写,都和新文学一般无二。而《啼笑因缘》最突出的特点则在于,作为社会言情小说的扛鼎之作,在观察和叙事角度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同类主题和内容的新文学作品不同。
作者在描写主人公的恋爱故事时,时刻突出金钱和经济因素在言情中的叙事作用,金钱仿佛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人物的金钱观也成为作者叙述这个爱情悲剧的重要角度。

1930年发表了《啼笑因缘》之后,张恨水在20世纪30年代接连又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仅其中比较出色而且写完了的就有《似水流年》、《落霞孤鹜》、《太平花》、《天河配》、《满江红》、《现代青年》、《美人恩》、《燕归来》、《小西天》、《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等等,基本上沿着《啼笑因缘》的路子下来,都是由三角或多角恋爱组成,恋爱情节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下展开,而小说的主人公多为社会中下层人物,摆脱了“才子佳人”气,换成了社会上的小人物。
这些小说对言情空间的开创、题材领域的拓展和社会主题的深入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对后世言情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