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出现猞猁,被狼群撵着跑,又遭狼獾抢食,最后靠偷袭打跑狼獾 2025-01-09 12:39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大兴安岭,猞猁无论体型还是战斗力,都属于中等。上有东北虎、东北豹压制着它,还有狼与狼獾跟它竞争,相斗相杀。 01 猞猁被狼群撵着跑,爬到树上才逃出狼口 大家都知道,猞猁有个外号叫“屠狼机器”,敢斗独狼,杀幼狼。然而,到了冬季,狼聚集成大群,喜欢独来独往的猞猁就危险了。 一只体格健壮的雄性猞猁,正在大兴安岭的雪地上漫步,四处搜寻猎物的踪迹。猞猁的目标是梅花鹿或者狍子,只要捕获一只,就够吃好几顿了。 然而,猞猁还没找到猎物,就遭遇了狼群。在夏季狼多单独、成对活动,猞猁遇到了狼,根本不带怕的。但在冬季,狼的数量多,杀伤力倍增,猞猁可不敢逞能。 所以,猞猁远远察觉到附近有狼,掉头就逃跑。可转眼间,狼群就追了过来,目光凶狠,龇出尖利的狼牙,恨不得扑上去咬猞猁。 猞猁跳过一道沟堑,奔入树木茂密的林中,一跳就窜上了一棵高大的树木,并快速向上爬去,直爬到高高的树梢才敢停下来。 追到树下的狼,抬头狂吼,爪子不断抓挠树干,可惜爬不上去,抓不到善于爬树的猞猁。最后,只得悻悻离去。 狼与猞猁,两者仿佛有世仇一样,水火不容,只要相遇,大概率会爆发冲突。 02 猞猁将狍子赶到厚积雪处,一口封喉 这一片林海雪原里,有狼群,猞猁只好连夜奔走,不停歇地跑出十几公里地,到另一个山头去求生存。狼群太可怕,它只能避其锋芒了。 冬季捕猎更艰难,好在猞猁有一身出色的捕猎本领。猞猁仔细观察四周,耳朵上的两撮毛如同雷达探测器般,捕捉声音信息,同时调动敏锐的嗅觉。 猞猁追踪到一群狍子,它摒弃了以往常用的伏击、偷袭的捕猎方式,而是明目张胆地跑过去追赶狍子。 惊慌失措,只顾逃命的狍子,还没意识到中了猞猁的“诡计”。猞猁不惜耗费体力,将狍子赶到了低洼处,积雪深厚之地。 狍子奔逃消耗了体力,又泥足深陷在积雪地里,速度越来越慢,体弱者甚至无力再跑了。 这时,四足毛发浓密,犹如穿着雪地靴的猞猁,速度丝毫不受积雪影响。直接一个跳跃,扑到狍子身上,一口封喉。 可是,猞猁没想到自己辛苦的捕获的猎物,会被“无赖”狼獾抢夺。 03 狼獾使出奇招,公然抢走猞猁的食物 猞猁很快就吃饱了,正打算将剩余的食物拖到灌丛下,用积雪掩埋储藏,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时狼獾出现了。 狼獾不挑食,新鲜的不新鲜的肉食都吃,可是自个儿却很少去捕猎。要么捡食腐肉,要么从狼、猞猁的口中夺食,只有少数时候去亲自动手捕猎。 这只狼獾也是这样的德性,理所当然地冲上去抢猞猁的食物。猞猁试图驱赶狼獾,但狼獾使出奇招,直接对着食物周围喷洒尿液,做了标记。 这是什么古怪行为?这是狼獾储存食物的惯用方法,只要做了气味标记,就表明这食物是它的了。 狼獾的尿液气味独特,令嗅觉灵敏的野兽无法忍受,无论是大型食肉动物,还是小野兽,嗅到狼獾的臭味,都会敬而远之,更别说偷吃它的食物了。 猞猁也不例外,一嗅到狼獾的臭味,立马就跑开了。沾上狼獾气味的食物,它也不会再要。 04 猞猁匍匐在雪地里,靠偷袭打跑了狼獾 冬季的食物尤为珍贵,猞猁被迫让出食物,但却恨上了狼獾。这个臭家伙,尽管它有着“金刚狼”的称号,但也要给它点颜色瞧瞧。 这天,猞猁凭嗅觉找到狼獾的“粮仓”,并在附近埋伏下来。猞猁匍匐在雪地里,一身灰白斑驳的毛色,完美地融入了雪地背景。 等了半天狼獾都没有出现,但猞猁很有耐性,也不怕雪地寒冷,一动也不动地继续等到。终于,狼獾来了。 狼獾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准备刨出存粮果腹,但没想到猞猁埋伏在附近,正准备对它出击。 猞猁趁其不备,成功偷袭了狼獾,一击得手,咬中狼獾。狼獾跳起来反击,用爪子去攻击猞猁。 两只猛兽在林间翻滚、撕咬,猞猁灵活地闪身躲过狼獾的攻击,随即反扑,用爪子在狼獾身上留下伤痕。但没一会儿,猞猁也后腿也被狼獾抓伤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狼獾处于下风,打不过猞猁。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05 结语 猞猁靠偷袭赢得先机,又凭着实力打跑了狼獾,扳回一局,也算报之前被抢食的仇。 休息好之后,猞猁重新标记自己的领地,它在一棵粗壮的树干上喷射尿液,接着用脑袋在树干上反复磨蹭,留下自己的气味和毛发。 猞猁以自信高傲的姿态,宣告领地主权:“我是这片领地的真正主人,尔等不得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