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赵本山的人生经历,他是怎么开始演艺道路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蝶
时间:
2025-1-22 13:17:05
标题:
赵本山的人生经历,他是怎么开始演艺道路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家班”的落幕,真是因为没有文化吗?
2025-01-21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赵本山的小品在无数个春节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他已经成为春晚的象征之一,现在的春晚没有了赵本山的小品,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赵本山的幽默,但很少有人了解赵本山的人生经历,他是怎么开始演艺道路的?他的“赵家班”由何开始?他对他的徒弟们有着怎么样的教导和职业规划?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赵本山的故事。
赵本山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父亲名叫赵德仁,母亲姓张。赵本山在家中是本字辈,父亲想着他出生在大山里,于是给他起名叫本山。赵本山的童年似乎全是苦痛和饥饿:他的母亲本来在生产队上班,但是因为长期辛苦的工作,劳累过度,在赵本山五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本来应该担起责任,抚养赵本山长大,但他却在赵本山七岁时因为饥饿选择了抛弃孩子,去外地流浪了。这下赵本山成为了孤儿,虽然他才七岁,但却已经尝尽了人世的苦难。
最开始赵本山靠着村里乡亲们的施舍过日子,谁施舍给他一碗饭,他就吃。靠着村民的爱心,赵本山长大了。后来,赵本山的二叔开始抚养他。二叔是个盲人,靠卖艺为生,赵本山就开始和二叔学习各种才艺:拉三弦、拉二胡、吹唢呐、二人转,他什么都学,而且很有天赋,样样精通。
当时的赵本山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要和二叔一样,靠在农村卖艺为生,他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即使和二叔住在一起,赵本山也经常挨饿。据他自己说,他上中学时,同学们中午都带饭,唯独他没有,他饿得不行,就只能不停喝水来充饥。
赵本山就这样长大了,渐渐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农村人结婚早,往往十几岁就定下来了,但赵本山因为家境太穷困,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于是直到22岁还是一条光棍。这一年是1979年,赵本山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葛淑珍。她和他一样无父无母、家境不好又没有文化,两人正好合适。于是在这一年,两人结婚了,组建了一个家庭。
1978年到1982年间,赵本山都在铁岭市的西丰县曲艺团担任临时工一职,没什么展现他才艺的空间。但是机会很快来了,1981年,铁岭艺术团要排演一部拉场戏,叫《摔三弦》。这部戏是李忠堂与崔凯创作的,戏的主角是一位会拉三弦的盲人大叔,李忠堂想到了他曾经看过赵本山的表演,于是从曲艺团把赵本山调了上来。
赵本山的二叔就是盲人,因此对他来说模仿盲人可以说易如反掌,他成功拿下了这个角色。后来辽宁省举办了表演比赛,这出《摔三弦》也参加了比赛。赵本山一出场,他逼真的盲人扮相和出众的喜剧表演就吸引了台下所有观众的目光,大家都跟着赵本山的表演大笑出声,这部戏顺利地拿到了奖项。赵本山在铁岭当地走红了,大家称赞他为“天下第一瞎”。
赵本山靠着出色的表现进入了铁岭县剧团,很快又被调到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成为了台柱级别的人物。他当时的搭档是后来也成为知名喜剧表演家的潘长江,两人的拿手好戏叫《大观灯》,这出二人转当时非常火爆,一共演了三百多场,每天都会上演4、5场。除此之外,他还演出了《一加一等于几》等等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项。
这时,赵本山的人生中的一个贵人出现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也很熟悉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姜昆当时正因为《虎口遐想》红遍了天南海北,正是人气最高涨的时候。他全国各地到处巡回演出,只要是姜昆演出的地方一定全是笑声,没有观众对他的表演不服气。
就这样,一天姜昆演出到了铁岭,他照样表演着,但台下的观众却没有给他应有的反应——几乎没几个人笑。姜昆很疑惑,问观众为什么?观众们说:因为我们看过赵本山的戏。当天晚上他就和一起来铁岭表演的艺术家们一起去看了赵本山的演出,结果他们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被赵本山的表演征服了。
姜昆回到北京后,就向春晚节目组推荐了赵本山,和他一起,冯巩也推荐了赵本山。就这样,赵本山的表演也征服了春晚节目组,他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那一年是1990年,他出演了小品《相亲》,一炮而红,迅速的让全中国都知道了赵本山这个名字。
赵本山很希望能给自己找个搭档来一起演出,就这样,范伟进入了他的视线。在1993年,初出茅庐的范伟就凭借《要账》这一相声获得了第一届相声节的一等奖,赵本山看了他的表演,认为他可以合作。之后,两人接连合作了《走毛道》、《儿子大了》等等作品,但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
直到1997年,赵本山得到了一个叫《红高粱模特队》的小品剧本,他和范伟搭档演出,在春节晚会上大获成功。现在在网上,大家还常常能看到红高粱模特队里的一些经典的台词,可见这出小品的深入人心。这下不仅赵本山更上了一层楼,范伟的名声也打响了。
一名叫何庆魁的编剧很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他希望自己的剧本能被赵本山看上,在春晚上演出。他的太太名叫高秀敏,也是一名演员。2001年,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在春晚上一起演出了小品《卖拐》,开启了三人组合的春晚时代。
赵本山也开始和另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合作,那就是宋丹丹。宋丹丹出演过许多影视剧,本身也在春晚上演过小品。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搭档感觉很好,不像高秀敏常扮演劝诫赵本山的贤惠老婆,宋丹丹饰演的老太太常以欺负、调侃扮演自己老公的赵本山为特色,两人的搭档从此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很久之后。
之后,赵本山和范伟、高秀敏继续合作,何庆魁还为赵本山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刘老根》,三人的合作从春晚延续到了电视剧荧屏上。《刘老根》收视惊人,谁也不能不承认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现在是彻彻底底的红人了。但随着三人越来越红,矛盾也出现了。演出一出小品或一部电视剧,对演员来说片酬的分配也至关重要,毕竟没有人想免费做工。
三人中赵本山得到的钱一直是最多的,他认为自己主导着作品,毫无疑问就值得那么多钱。而范伟算是因为赵本山成名的,赵本山某种意义上把他看做自己的小弟,所以给范伟的钱一直比较少,就这样,两人之间间生嫌隙。
本来三人中还有一个高秀敏,她可以调和彼此。但是不幸的是,在2005年,高秀敏不幸离开了人世,她的离世彻底打破了赵本山和范伟的关系,两人合作不下去了。范伟选择了离开小品舞台,开始专心向演员行业发展,打磨起优秀的影视作品。而赵本山则选择了继续走在喜剧的路上。
赵本山开始了自己收徒弟,做师父的道路。他成立了本山传媒,旗下签约了大量二人转艺人。赵本山称自己的旗下艺人为徒弟,徒弟们也认赵本山为师父。这些徒弟都是二人转演员,大多出身贫苦,工作后生活也不富足,他们很崇拜赵本山,也依赖赵本山名声的庇护。之后赵本山又开设了刘老根大舞台、刘老根会馆等休闲娱乐场所,接待大量名人娱乐休闲。他也安排徒弟在这些场所演出,也积极带徒弟参加春晚小品的演出。
时间到了2009年,赵本山和自己的徒弟小沈阳、毛毛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同场合作的还有当时的春晚主持人毕福剑。四人演出了小品《不差钱》,四人表现都很好,台词幽默风趣,十分受观众欢迎。这出小品也可以说是赵本山2013年正式退出小品舞台前最好的作品。
这场演出结束后,小沈阳一炮而红,成了当年春晚和魔术师刘谦并列的两大红人。他苏格兰风情的红格子衣服,他独特的声线,还有至今也仍然让人记忆犹新的台词,如“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哈儿~”等等,都让他红得爆棚。小沈阳一次演出的演出费甚至从几百元涨到了十几万元钱,网络上到处都是他的新闻,无数记者想要采访到他,各大节目都邀请他去演出。
正值当时本山传媒也在制作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观众们都以为能在这部剧里看到小沈阳出场,但现实却让他们失望了,小沈阳不仅没怎么出场,角色也不讨喜,最后甚至退场了。本山传媒开始刻意的少让小沈阳出场演出,他不仅得不到量身定做的电视剧角色,连表演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赵本山怎么这样,怎么不让大红的徒弟小沈阳多演出一些呢?其实这正是赵本山的策略,经历了曾经和范伟的分歧,赵本山心中认为,不能让徒弟太成功,太成功的徒弟迟早要离开。如果把大量的资源都投在一个大红的徒弟身上,等他离开了,公司无疑会赔很多钱。而且一朵格外红的花会遮掩其他花的美丽,如果小沈阳格外的红,那其他的徒弟就都会成为小沈阳的配角,这样也不利于本山传媒整体的发展。
于是,在小沈阳走红初期,赵本山是不怎么给小沈阳资源的,甚至刻意的打压他。但是本山传媒之外的影视资源,赵本山还是会给小沈阳的。小沈阳就主演了几部搞笑的春节档影片,这样的戏赵本山是很乐于让小沈阳演出的。但是因为小沈阳的才艺并不太多,表演也相对固定,渐渐地观众开始看腻了小沈阳的表演套路。也因为小沈阳的电视、电影表演经历并不丰富,贸然地担当大制作电影的男主角,不够出色的表演反而让很多观众厌烦了他的出现,小沈阳慢慢地就过气了。
小沈阳过气后,很少能在传统媒体上看到他的身影,倒是常能在微博上看到他晒出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许虽然没能成为大明星,但和之前相比,小沈阳已经过上了足够富裕的生活了。这对于最初的那个小二人转演员来说,或许已经足够了。
不过虽然过气,小沈阳好歹也成为了知名艺人。本山传媒的其他徒弟们在赵本山的安排下也逐个出场了,先是被赵本山带上辽宁春晚的宋小宝。宋小宝长得干瘪又黑,可以用丑陋来形容。但他有自己的搞笑风格,加上在综艺节目上的出色表现,很快就走红了。他的“雨露均沾”段子迅速的走红,让宋小宝也小红了一把,不过很快,因为他自己不端正的生活作风,他的人气也消散了。
之后的赵家班们,经常出现在《欢乐喜剧人》等电视综艺节目中,但在没有哪个人像小沈阳一样红过,他们的段子总是千篇一律:东北口音,虎里虎气得举止,化用网络语言的台词......这些东西已经无法吸引观众了。《乡村爱情》的固定主演们,如谢广坤、赵四等人随着网友在网络上对他们的二次创作而小红了起来,但也再达不到小沈阳的高度。而其他的赵家班演员们,也大多只是活跃在本山传媒各地的娱乐会所的舞台上,他们的表演并不算特别精彩,长相也不是很有观众缘,这辈子里大红估计也不可能了。
赵家班似乎沉寂了,再也不复曾经的辉煌。不知道赵本山怎么看待这些,或许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感慨吧。跟不上时代的喜剧表演注定要消亡,在新时代,演出农民似乎不那么贴近观众的心理了,周星驰的电影仍受欢迎,可能就和他的电影描绘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和现在的中国差别不是很大的也有关系。在新时代里,赵家班会何去何从呢?是继续出演《乡村爱情》当做养老固定剧目,还是也有人会突出重围努力求新呢?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