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甘肃一400年历史的豪宅,被誉“陇上第一民居”,内有百箱金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9 11:04:5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甘肃一400年历史的豪宅,被誉“陇上第一民居”,内有百箱金银                                                                      2025-01-29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真的是能人辈出,各种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东西,让我们拿现在的眼光来看,都要望而兴叹。特别是古代的建筑,往大了说,有故宫那样费时费力的宏伟建筑,往小了说,也有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所居住的民宅。
虽然经受了战火和历史的摧残,很多古建筑都已经泯然于世间,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
是一位明朝的大官所居住的府邸,到今天仍然保留的非常完整,而且还藏有神秘的宝藏。

(一)
保留完整,主人身份高。
这座府邸就是位于
甘肃的胡氏民居
,这是明朝时期一位姓胡的按察使的府邸
。距今已经有将近小500年了。其实,在战争年代,很多古建筑都因为占地广,规模大而被征作他用。
有的甚至还经受了炮火的洗礼,变得面目全非,很难留有全尸。但是这座古宅却完美的逃脱了战争的摧残,在战争年代被妥善的保存,直到今天已经是附近几个省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了。

这座宅子的主人当时出生在甘肃,后来逐渐升官,最高升到了按察使的位置。人一旦功成名就,就会想到自己的来处,这位姓胡的官员也不例外,开始在老家修建祖宅,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府邸,就是现在的胡氏民居,
被誉为“陇上第一民居”。
在最鼎盛时期,这里曾经生活过很多的胡氏后人,甚至为了纪念这位按察使,专门修建了祠堂来纪念。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得知这一脉是否还留有后人。

(二)
分为南北两进院子,风格混搭。
在我们印象里的古宅都是四四方方的规划非常清晰,但胡氏民居却不是这样的,
它是由两进院子组成。两个院子中间隔着一条街遥遥相望
。其中一个院子因为保存的更加完整,建筑风格,布局各种摆件装饰等都具有研究意味。
因此被国家争做了文化博物馆。
这就是现在的天水民俗博物馆
,通过专业人员的研究,用真正的建筑来向参观人员展示中国古代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院子里的硬件建筑的风格还是非常具有北方特色的
,不管是房子的样子形状还是各种布局,都是按照北方的习俗来修建的。但是不同的是,一般北方的院子里不会特别的讲究风景。而南方则特别注重园林在一座建筑之中的装饰作用。
这所宅子也参考了南方园林的布局,在各个院落之中都种植有植被。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池子。但是因为甘肃比较干旱,缺水很多,稀有的植物都不能存活,因此花草上也是当地花草为主。山也是用石块垒积起来的假山。

(三)
神秘的地下暗道

在工作人员对这所宅子进行保护性改造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在宅子的正厅里面有一个暗门,可以通往地下。顺着通道一直走,竟然能够隔过大街来到另一进宅子。其实古人有自保意识,修建暗道,能够在战争时期进行一个隐藏,保护自己。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据谣言,工作人员在探索这条暗道的时候,竟然发现有一个房间里堆满了很多木箱子,箱子里竟然装有大量的金银,数量极多,竟然有上百箱。

虽然谣言让我们不知真假,但从这个谣言推断,这位姓胡的官员在民众的嘴里一直都是廉洁奉公,帮老百姓干实事,深受老百姓爱戴的人。
谁能想到,这样的人就会在自己的房子里藏有这么多的财宝,哪怕是比他官高一级的官员,干一辈子也不能积攒这么多。

如果是这位姓胡的官员藏的话,在他死后,历经了明朝,清朝甚至中华民国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人发现。
也是比较令人唏嘘的,因此,这些金银财宝到底是谁藏在这里的,我们也无法得知。

虽然在这所宅子里金银财宝的故事让我们非常的好奇,但是真正能够吸引人心的只有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的建筑风格在业界一直都是受到称赞的,就连梁思成的徒弟也曾经说过,这里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非常气派,充满了研究价值。

如果您在省内周边城市已经找不到没有去过的景点,厌烦了各种人造的古城,见识过了沿途所有的风景,那么就推荐您来这座民居看一看,看一看明朝官员们的生活日常具体是怎么样的。跟着博物馆的解说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能工巧匠在修建房子时的特殊技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06:52 , Processed in 0.0078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