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来了,这7个方向家长一定要跟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5:37:4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来了,这7个方向家长一定要跟住                                                                                2025-01-30 02:08                                        发布于:湖南省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042: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来了,这7个方向家长一定要跟住。


原创 Tina Tina大王的笔记本 2025年01月26日 21:29 北京

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终于来了,教育风向已经开始变了,未来不需要再内卷了也不会再被分流了。

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这份纲要信息量巨大,甚至还在新闻联播里占据了3分钟的重要时段,从现在起到2035年,这十年的教育应该怎么做?等你的孩子毕业之后,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份纲要已经完全给你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这是未来十年对家长最重要的文件。

它涉及了中考分流、孩子抑郁、高考扩招、研究生扩招、作业多、减负减压等问题,里面全是咱们普通家庭的教育痛点,我把和咱们孩子最相关的内容总结成了七点。

🔸首先,普高将要扩招,取消五五分流。

实际上,我身边的教育专家早在去年就已经在取消中考分流的同意书上签字了,而且,去年已经有很多大城市开始试点了,北京、天津去年都已经明确的把分流比例降低到了7:3

这件事情我们国家势在必行,因为家长们对中考分流这件事太焦虑了,搞得初中生写作业都要写到后半夜,这种畸形的教育状态不会再有了。

🔸第二,尽可能延迟受教育的周期。

为了缓解孩子的升学压力,并减轻家长的负担,国家计划尽可能的延长孩子受教育的周期。

不光普高扩招,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扩招,并且孩子两岁就可以开始上幼儿园了。

这还意味着孩子可以在更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培养他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如果孩子真的不是学习那块料,该怎么办啊?

国家已经给你想好了,那就是去读职高;未来的职高和现在的职高可不一样,未来的职高毕业生可能会直接被企业定点招聘,给他们提供明确的就业路径。

我预测,这会向国外的蓝领靠齐。

🔸第四,缩小教育差距。

目前,咱们国家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未来将会推广集团化办学,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

这意味着:更多地区将享受到和大城市相同水平的教育资源。

很多人之前讨论说:“现在孩子越来越少,老师以后都去哪儿啊?学校会合并吗?”

国家以后还会推广小班化教学,不再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大班授课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更多关注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不仅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还能给老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第五,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让孩子能每天高兴地去上学。

现在小学生的抑郁率越来越高了,很多大学生也成了“脆皮年轻人”,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份纲要里面明确的规定了:中小学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你可别不信,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执行这个要求了,体育课是每天都有的,这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更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六,要让学校的课程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接下来的十年,一定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十年

纲要里面明确指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会更加个性化和高效化,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在AI的辅助下,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定制化学习。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们家长也一定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智慧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第七,强调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纲要里指出:减压重复性作业,减少日常考试测试的频次。

这意味着:学校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因为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把大量作业留给学生带回家,以免增加家长的负担。

所以,对于那些重复性的无效作业,家长该拒绝就拒绝,未来的十年教育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会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12 , Processed in 0.0076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