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上将有57位,但指挥过大部队作战的有两位,他们是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6:30: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开国上将有57位,但指挥过大部队作战的有两位,他们是谁?                                                             2025-02-14 01:17                                        

发布于:江苏省
   

在新中国成立后,有57位优秀的军政干部,获得了上将军衔。因此,他们也被世人称之为开国上将。
在57位开国上将中,带兵打仗的军事干部,热度是最高。拥有将圣之称的李聚奎,周总理口中的上将三杨(分别是指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还有打红胶东半边天的许世友,军迷眼中的常胜将军韩先楚,刘亚楼,邓华,陈锡联等开国上将,都是属于综合军事能力比较突出的开国将军。
以上这几位开国上将,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任职各大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是属于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
可能,只有李聚奎与韩先楚不是兵团司令。

李聚奎是长征路上的红军将星,当时的杨得志,黄永胜,邓华,都是在他的手下任职。
虽然,韩先楚也不是兵团司令,但他确是第四野战军的头号猛将。由他领导的第40军是人民军队中的旋风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一路打下来,是败少胜多,从而被大家誉为常胜将军。
邓华与刘亚楼是第四野战军的四大兵团司令员之一,也是解放军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干部。要知道,这两位开国上将的军事指挥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因为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都曾指挥过大部队作战。
刘亚楼在没有担任第14兵团司令员之前,他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协助司令员林总指挥70万大军,在东北战场上,与敌人展开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此战,是解放时期规模及影响较大的三大战役之一。主要是因为,在这场战役结束后,我军彻底解放了东北三省,同时还消灭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为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能有人就要问,在辽沈战役中,刘亚楼只是协助,并不是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官。但在接下来的天津战役中,刘亚楼指挥四野的精锐部队30万,仅用29个小时,解放天津,消灭敌军14万,活捉傅作义的阵前大将陈长捷。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30万大军作战的开国上将,恐怕也只有刘亚楼了。
由此可见,上将刘亚楼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本领。
邓华是一位具备帅才的开国上将。
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华指挥了著名的海南岛战役,当时四野的两大王牌第40军与第43军,在他的指挥下,发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
尽管,四野将士缺乏渡海作战的经验,但冲锋号角一吹响,他们将个人生死抛之脑后,驾驶木帆船,渡琼州海峡,击败敌人,解放海南岛,取得我军战争史上,第一场渡海作战的胜利。
在建国后的朝鲜战场上,邓华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一副政委。此时的他主要工作协助彭老总抗击西方列强。但在五次战役中,邓华都展示出出色的军事才干。这也赢得了彭大将军对他的好感,说邓华同志是出主意的好帮手,更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还是我军的战术大师。

在后期的上甘岭战役与金城反击战中,邓华都展示出过人的谋略以及统筹能力。打出国威军威的上甘岭战役,邓华将第12军从金城地区撤回,随时做好支援上甘岭战役的准备。而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志愿军第12军在上甘岭血战25天,为此战的结束画上了完美句号。
炮火支援上甘岭,时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的邓华,下令志司炮兵指挥部全力支援,强大的火力密度,有效遏制住美军进攻。
当然了,除了刘亚楼与邓华外,杨得志,杨勇,杨成武都是属于出类拔萃的开国上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22:38 , Processed in 0.0074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