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生谈“老太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达2300度”:或属病理性近视,手机是因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06:19: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医生谈“老太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达2300度”:或属病理性近视,手机是因素之一                

2025-02-22 16:50                                        

发布于:湖北省
   

     近日,山东菏泽一七旬老人近视2300度引发关注。据海报新闻,老人的孙女崔女士表示,70多岁的奶奶每天玩手机,一验光发现近视2000多度,“验光师说机器都打印不出来验光报告”,爷爷则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一两点,散光300度。

老人在配镜。图/老人孙女账号
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其奶奶也是如此,因为怕费电,“半夜三更不开灯,玩手机,眼睛流泪模糊”。
2月22日,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翟长斌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位老人的情况应该不是由单纯玩手机引起。“2300度在临床上属于较罕见的高度近视,基本是病理性近视的范畴。看手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作用绝对不会有这么大。”
在医院,翟长斌经常碰到近视上千度的患者。“这与遗传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他表示,随着年龄增加,晶体会变得更厚,屈光力更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是过长的,视网膜与脉络膜常有萎缩。如在萎缩斑块(尤其黄斑区,视觉最敏锐的地方)发生病变,患者的矫正视力会下降。如下降到一定程度,可能造成视力残疾。
“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者眼睛疾患,是造成国内近视人群矫正视力不佳或视力残疾的重要因素。”翟长斌指出,如果父母双方都高度近视,孩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因此建议做好相应检查。
他补充,前述2300度的情况,在眼科属于疑难复杂的病例。应该挂眼底专科的号,让专家进行眼底诊疗,明确视网膜功能状态如何,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治疗。
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学生的作业布置在电子产品上,很难完全不用”,翟长斌称,用手机时,可以努力做到科学用眼、健康用眼。他建议,学生每学习20分钟抬头向远处眺望,每次课间尽量到户外活动,放松双眼10-15分钟,再回到教室继续学习。
对于在室内用手机的人们,他提醒,建议保持所处环境内光线充足,不建议过长时间用手机,也不建议长期倾斜着看手机,否则双眼调节不一致,容易引起疲劳。姿势方面,手机距离眼睛30-50厘米,字体调大一些,“如果要把手机拿到特别近才能看清”,不利于近视眼防控。
九派新闻记者 胡冰月
编辑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3:56 , Processed in 0.00949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