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若是天天吃降压药,还能活多久?医生告诉你:完全取决于这4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08:37: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若是天天吃降压药,还能活多久?医生告诉你:完全取决于这4点                                                                                2025-02-11 15:0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常常有患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每天都需要吃降压药,自己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个很简单的疑问,但在我作为一名医生多年的经验中,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那么直白。
降压药作为高血压管理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无数次成功地为患者稳住了血压水平,有效预防了诸如中风、心脏病及肾衰竭等重大并发症的侵袭。

然而,我们也知道,长期依赖降压药并不等于一劳永逸,血压降得好,身体依然可能遭遇许多隐性风险。
我从事临床工作已经多年,接触过很多高血压患者,药物只是一种手段,它不能完全替代我们其他健康管理的措施,即使是每天服用降压药,是否能够有效地延长寿命,关键还取决于以下这四个因素。

药物依赖是否合适——长期服药带来的潜在问题
许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表面上看,他们的血压控制得很好。
事实上,降压药的作用是稳定血压,但并不是治愈高血压,换句话说,降压药并不能解决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它更多的是通过调节血管的张力,抑制心脏的过度负荷来维持正常血压。
我有一位年纪较大的患者,他已经连续服用了五年降压药,血压始终保持在120/80左右。每次检查时,他都会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药物完全起到了效果。然而,经过进一步检查,我发现,这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

虽然血压控制得很好,但药物对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却没有得到有效关注,他长期服用的降压药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和肾脏的排泄,但如果不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监测,很容易导致药物积累,进而影响这两个重要器官的功能。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累积,尤其是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产生不小的影响。
因此,服药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长期过量使用某些降压药,患者的体质不同,合适的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也不同,药物选择的恰当性决定了治疗效果,

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管理——降压药的“补充剂”
虽然降压药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但如果患者在药物治疗之外,不注意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药物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我们常说,药物是“补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基础”。
很多人认为只要吃了药,就不再需要管其他问题,但事实恰恰相反,高血压患者如果继续保持高盐、高脂、高热量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此以往,降压药物再强大,也无法弥补这些生活方式上的缺陷。
我曾经有一位患者,她的高血压控制得相当好,吃药时血压也稳定在120/75,但每次看到她的饮食单,我都忍不住皱眉,她的饮食几乎每天都离不开油炸食物和咸味零食。

她总是自信地说:“我每天吃降压药,血压都很好,吃点这些没关系吧?”
然而,经过两年的追踪,我发现她的血压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她的体重却逐年上升,血脂也出现了异常,尽管她服用的药物没有什么问题,但她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却成为了制约她健康的隐患。
研究显示,长期高盐、高脂的饮食会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最终影响降压药的效果。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适量摄入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食物,增加有氧运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定期体检与药物调整——个体化治疗的关键
降压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发生变化,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已经服用降压药多年,起初血压较高,医生给他开了比较强效的降压药。
然而,随着他的体重下降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原本的药物剂量和种类逐渐显得过高,起初他并没有重视,直到有一次出现了低血压的症状,才发现问题。
定期体检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身体的实际反应,定期进行药物剂量和种类的调整。
血压控制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血压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数值,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多种因素,合理调整药物方案,既能保证药物效果,又能减少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心理因素——控制情绪,减压管理
对于许多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理压力的管理可能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往往会导致血压波动,甚至加重高血压病程。
我有一位患者,她的血压常常在工作压力大时急剧升高,虽然药物的控制已经做得很到位,但每次压力大时,她的血压还是会突破正常范围。

通过与她的交流,我发现,她的高血压与其职业压力密切相关,长时间没有有效的情绪调节,导致身体无法自我放松,血压时常波动。
因此,心态的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维持良好的心态、控制情绪波动、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如冥想、深呼吸、心理疏导等),能帮助稳定血压,减少药物的依赖性。
心理健康的管理,也是一种“降压药”,这对于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天天吃降压药还能活多久”这一问题,答案并不是仅仅取决于药物本身,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药物治疗无疑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但单凭药物本身无法保证一个人的健康寿命。
只有通过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定期的体检与药物调整、心理因素的调节,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维持健康,远离高血压带来的风险。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无数因生活方式改变而成功控制血压的患者,他们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降压药是必需的,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长久之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降压药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邹文兵.贵阳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疗效相关基因的多态性,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06-28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6 04:52:5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3:54 , Processed in 0.0080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