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西西安,一女子试戴1.6万的金手镯,老公放手里掂量时,竟意外“变形”。金店:“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07:46:4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25-3-7 07:48 编辑

陕西西安,一女子试戴1.6万的金手镯,老公放手里掂量时,竟意外“变形”。金店:“不买的话,就要赔偿1700元修理费”。法院判了!                                                                               2025-03-05 11:50      
                                      

试戴现场突发意外:1.6万手镯变形

在陕西西安,一场原本甜蜜的选购 “三金” 之旅,却因为一只金手镯,陷入了意想不到的纠纷。
2024年1月,西安准新郎刘某带着未婚妻来到碑林区某金店选购三金。女友看中一款标价1.6万元的古法金手镯——25克足金打造,表面錾刻精致花纹。于是店员便小心翼翼的把这个金手镯拿出来为女子试戴,但是目测尺寸偏小,于是店员便将手镯平放在玻璃柜台上,同时建议刘某的未婚妻可以看看其他的手镯,品相与质量也都非常不错。

就在女方正在重新挑选其他手镯的过程中,刘某突然拿起手镯握在掌心掂量,看看质量怎么样。仅用单手一捏,原本浑圆的镯体瞬间扭曲变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直接傻眼了。店员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随后便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老板。
谁该为变形买单?
但是刘某认为两个方案并不合理,于是他当场拒绝了老板的要求。他认为,自己在试戴前,金店店员并没有提醒他这只手镯质地特殊,容易变形,也没有告知他手镯是空心的。在他的认知里,正常的金手镯不至于轻轻一捏就变形。而且,在他拿起手镯时,店员也没有及时制止他的行为,所以金店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过错。
几日后,由于刘某一直没有回应,金店的老板便将刘某起诉至法院。金店老板表示该金手镯采用了特殊的古法工艺,再加上变形的程度较为严重,这只手镯已经无法按照正常商品进行销售,只能作为金料回收,因此他的实际损失高达5000元。基于这一理由,他要求刘某赔偿5000元。

而刘某在收到法院传票后,也感到十分委屈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只是正常的测试该手镯的质量,并没有故意去损坏手镯。对于金店要求的赔偿,刘某无法接受。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那么,到底谁该为这起意外“买单”呢?
法院判了!
经过深入调查和严谨的审理,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决。在法庭上,法官详细审查了双方提供的证据,包括现场监控视频、店员的证言、金手镯的相关鉴定报告等,同时也充分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辩论意见。
法院查明,案涉金镯为后壁空心足金手镯,含金量为999‰,这种材质的手镯具有质地柔软的特点。刘某作为一名理智成熟的成年人,应当要思虑周全。他在测试金手镯的质地时并没有注意到其质量的软硬度,从而产生了用力不当导致手镯变形的结果。这个行为存在主要错误,侵害了店家的合法财产权益,因此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过,法院也指出,金店作为专业的销售商家,其销售人员在顾客试戴金镯的过程中,没有根据试戴人的条件给予正确的建议和指导,也未能及时告知试戴人商品的属性以及妥善保管的义务。金店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已尽到这些谨慎义务,因此也存在一定过错,需承担部分责任。
综合双方的过错程度,法院酌情判令由金店承担20%的责任,刘某承担 80%的责任。关于金镯损失价值的确定,金店主张案涉金镯只能作为金料回收,但却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主张。考虑到案涉金镯只是轻微变形,法院参照该金镯的工费,认定金店的损失为1700元。按照责任比例,刘某应当向金店赔偿的损失为1360元。
这一判决结果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顺利执行完毕。
试戴物品需谨慎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类似的金饰试戴纠纷时有发生。比如山东的一对夫妻在逛黄金店时,丈夫不小心将金手镯捏变形了。金店要求他们买下该镯子或者赔偿2000元修理费。然而由于该女子不喜欢这个款式,因此并不想买。经过多轮协商,最终这对夫妻还是花费了18000元买下了这只变形的手镯。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试戴贵重物品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1、在试戴前,务必询问店员三个关键问题:
"这是实心还是空心?"(空心镯承重≤2kg);"克重多少?工费多少?"(谨防3D硬金等高价工艺);"变形能否恢复原状?"(古法金修复难度最大)
2、取证四步走
拍摄商品完整视频(含克重标签);要求店员口述注意事项并录音;保存监控时间段信息;即时索要《试戴确认单》
3、纠纷应对策略
这起案件虽然涉及金额不大,但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它提醒我们,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在交易过程中都应更加注重沟通和理解。消费者在试戴贵重物品时需谨慎,了解商品的特性;商家则应尽到充分的告知义务,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起案件,能够让大家在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共同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毕竟,无论是买金饰还是其他商品,开心购物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星视频《夫妻逛黄金店,丈夫不慎把金手镯捏变形,二人无奈花18000元买下》;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情侣试戴1.6万元金手镯变形商家索赔,法院:赔1360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01:57 , Processed in 0.00822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