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6年,伟人逝世前最后一份菜单,安排的是什么?看完让人潸然泪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15:58: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76年,伟人逝世前最后一份菜单,安排的是什么?看完让人潸然泪下                                                                     2025-05-10 14:45                                        

发布于:天津市
   
        1976年9月8日,像往常一样,中南海的厨师按照预定的菜单为毛泽东准备了几道菜。当天的菜单包括椰子鸡汤、鱼头汤、红菜牛肉汤和武昌鱼汤,所有食材都被熬得非常熟烂,汤里每一种食材的精华都被完全融入,热腾腾的菜肴被端进毛主席的病房,准备在他醒来时让他享用。毛泽东那时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鼻腔中插着呼吸管,显得极为虚弱。旁边的菜肴热气蒸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汤品反复加热,逐渐变得冰冷。尽管等了很久,这几道菜被热了四次,但毛泽东依旧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

直到当日下午七点,病房内突然传来血压仪急促的“滴滴滴”声,毛泽东的眼睛缓缓睁开,低垂的眼神看向床边的人,虚弱地开口说:“我很痛,叫医生进来吧。”听到这话,护士急忙奔向病房外寻找医生,医生立即拿着急救工具冲进房间,开始紧急抢救。经过四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毛泽东的心脏终究没有恢复跳动,这位为新中国奠定基础的伟大领袖,就这样在痛苦中离世,甚至没有吃上那最后的一口饭。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韶山,至今保留着他母亲文七妹当年用来腌制酸菜、马齿苋等腌菜的坛子。这些腌菜都是湖南地方特有的传统食品,毛泽东也正是在这种简朴的饮食环境中长大的。由于当时家庭贫困,为了能在四季中都能吃到蔬菜,人们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坛中腌制,以延长其保质期。毛泽东便是吃着这种腌菜长大的。他不仅爱吃辣椒和霉豆腐,在抗战时期,条件非常简陋,红军有时几天甚至无法吃上一顿正餐。那时的口粮大多是小米、冻土豆、硬邦邦的大饼等,且多为干粮,腌菜这种食品不容易携带,但马齿苋这种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野菜却成了当时红军的常见食物。无论是荒凉的黄土高坡,还是草地旁的沟渠,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简单的清煮便是一道菜,毛泽东极为喜爱。尤其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这道野菜不仅填饱了毛主席的肚子,也成为了他思乡的慰藉。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搬进了中南海,但他依然没有忘记马齿苋。多次跟中南海的厨师提起想吃马齿苋。厨师们出于担忧,曾专门采集这种野菜送去化验,担心它可能含有毒性或成瘾性物质。经过化验和书籍查阅后确认,马齿苋是一种安全食材,可以食用,也可做药。于是,马齿苋从抗战时期跟随毛主席来到中南海,成为了他日常餐单中的常见菜品。

在毛泽东的食谱中,餐点安排得非常规律,通常是四道菜加一汤,菜量适中且固定。若有客人来访,最多会增添一两道菜。虽然四菜一汤的听起来很丰盛,但绝大部分都是价格便宜的素菜,而且绝不会有浪费。此外,像炒辣椒、豆豉这类小菜几乎是每餐必备,因为毛泽东深受湖南辣味的影响,辣椒几乎成了他饮食中的标配。根据记载,在某三个月的时间内,毛泽东就点了21次炒苦瓜,31次炒辣椒。除了这些素菜,毛泽东也非常喜爱一些荤菜,如红烧肉、清蒸武昌鱼、砂锅鱼头等。尤其是红烧肉,往往用大锅柴火慢慢炖煮,肉质酥软,香味四溢,每次毛主席吃时都非常满足,甚至能吃下好几碗米饭。

然而,毛泽东有一个独特的饮食习惯,他不喜欢吃酱油。程汝明刚调到专列做饭时,曾亲自做了一道红烧肉,然而这道菜被毛泽东退了回来。尽管肉的味道并没有问题,程汝明却感到困惑,直到他鼓起勇气问毛主席,才得知毛泽东对酱油产生了厌恶。原来,毛泽东年轻时曾在家里酿酱油,结果一次搅拌时看到酱油表面浮满蛆虫,从此他再也无法忍受酱油的味道。程汝明从此改用冰糖来代替酱油来做红烧肉,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

毛泽东不仅对中餐情有独钟,他对西餐也有浓厚的兴趣。曾与营养师徐涛讨论中西餐的差异时,毛泽东表示,中国中餐因其食材的丰富多样、健康合理而优于西餐,而西餐由于油脂多,常常导致心脏病等疾病的高发。这种注重营养搭配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对生活的理性思考。

此外,毛泽东还十分喜欢种菜。在中南海的闲暇时光,他常亲自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辣椒、西红柿等。当时的园工回忆道,一开始毛泽东要求拔掉所有的花草,改为种菜。他的爱好不仅体现在厨房,还在于对自然的亲近。连他喜爱的小虾也来自中南海湖中,警卫员会自制捕捞箱,将虾养殖起来,毛泽东每次吃到新鲜的小虾都非常开心。

毛泽东对饮食的安排极为细致,即使是剩余的食材,也会按照严格的程序处理。比如,剩下的肥肉榨油时的油渣,做鱼头汤时剩下的鱼身,都严格记录下去,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也反映出他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1976年9月8日,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已经不能正常进食,甚至只能通过鼻饲的方式吸入汤食。中南海的厨师还是按常规做了椰子鸡汤、鱼头汤等汤品,虽然每次只能注射少量的汤汁。直到当天晚些时候,毛泽东终于在痛苦中睁开眼睛,低声请求医生进来。在经过紧急抢救之后,毛泽东最终在病房中安静离世,未能享用最后的一顿饭。

他的去世震动了整个国家,9月9日,中央政府正式宣布毛泽东逝世。各国也纷纷为他致以哀悼,毛泽东的伟大贡献永载史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4:56 , Processed in 0.0073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