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年赖宁救火牺牲,事迹为何被移出教科书,学校也不再宣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05:10:3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少年赖宁救火牺牲,事迹为何被移出教科书,学校也不再宣传?                                                                       2025-05-14 12:08                                        发布于:天津市
   
     自古以来,中国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许多被收入教科书,成为国家宣传的榜样。而在这些少年英雄之中,赖宁的事迹最为人熟知,特别是他为了扑灭山火,英勇牺牲的故事,广为传颂。
赖宁的事迹早已成为国内传扬的佳话,除了被写入教科书之外,政府还追授他为革命烈士。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赖宁的英雄事迹逐渐被移出了教科书,学校和政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力宣传他,推广向赖宁学习的精神。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赖宁出生在四川雅安的石棉县。这个地方以山地为主,自然景色十分迷人。赖宁从小就活泼好动,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热爱。他经常一个人去山里玩耍,探索着山中的动植物。在他心中,山林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奥秘。
赖宁从小有着成为地质学家的梦想,常常寻找那些形状奇特的石头,进行研究。他渴望像李四光那样,成为一名伟大的地质学家。进入学校后,赖宁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品极好,乐于助人。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他喜欢和同学们组成探险队,带领大家进入山中寻找石头。他的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他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石棉中学,并且在绘画、书法等比赛中屡获殊荣。赖宁不仅仅是个学霸,他还是大家眼中的好榜样,谦逊低调且有责任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信任。
赖宁从不以成绩自豪,始终保持着谦和的态度。他关注社会,看到有人违规捕捞水产时,便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他也经常参与到家乡的灭火工作中。石棉县地处特殊地理环境,山火频发,若遇到失控的火势,会造成巨大的灾难。赖宁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救火行动中,但他从不张扬自己的事迹,身边的人往往不知道他参与过多少次灭火行动,直到林业局为他颁发奖章,大家才意识到赖宁的英雄事迹。

赖宁的父母十分担心,认为他年纪尚小,参与这种危险的工作实在不适合。然而,赖宁总是坚定地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事,他并没有把这些担忧放在心上。1988年3月13日下午,赖宁在家完成了作业,看到电灯忽明忽暗,他敏锐地察觉到附近发生了火灾。果不其然,海子山的线路短路引发了山火,火势蔓延开来,局势非常危险。
赖宁毫不犹豫地赶往火场,他带着简单的工具和树枝,与村民们一同展开扑火行动。越来越多的人赶到现场,他们纷纷投入到灭火工作中,但火势依旧发展迅猛。附近有一处石油公司的油库,如果大火蔓延到那里,将会引发更严重的灾难。县里已组织救援队前往扑救,但大家看到赖宁这样的孩子仍留在火场中,心里非常担忧,于是将他和其他小伙伴带上车准备撤离。
然而,赖宁没有选择离开。他偷偷溜下车,再次返回火场继续参与扑灭山火。经过多方努力,火终于被扑灭,油库幸免于难,林区也得以保护。然而,在大家庆祝胜利的同时,赖宁的父母却焦急万分。其他小伙伴已经安全返回,但赖宁一直没有回家。大家立即组织寻找,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终于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区域找到了赖宁的遗体。
他紧紧抓住一棵小松树,额头靠在山坡上,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在地面,右腿似乎仍在向上攀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没有放弃救火。这位年轻的英雄,就在与火灾的搏斗中倒下,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赖宁的英勇事迹,迅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他的事迹和精神鼓舞了无数的青少年,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赖宁的英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他是否应该继续作为宣传模范,放在教科书中呢?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事例确实不适宜放在教科书里进行宣传,毕竟未成年人应该远离危险,学校不应鼓励他们模仿赖宁的行为。赖宁的事迹虽值得敬仰,但他的行为并不适合每个人。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在面对灾难时,保持理智,优先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在不成熟的情况下冒险去做一些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事情。尽管赖宁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有些责任还是应该由更合适的成年人来承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6:35 , Processed in 0.0073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