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4年王进喜参加晚宴,周总理领他入座,王进喜:是不是搞错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31 07:46: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964年王进喜参加晚宴,周总理领他入座,王进喜:是不是搞错了?                                                                  2025-05-30 13:27                                        

发布于:天津市
   
  人们所说的能源危机,通常指的便是“石油危机”。石油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它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各国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供应的短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运转、政治局势甚至社会稳定。
然而,回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许多领域的科技还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交通运输、重工业还是资源开采,都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即使有些地方发现了丰富的资源,诸如铁矿、石油等,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资源常常无法有效开采。领导和工人们时常只能面对这些自然财富,却因无法利用而无奈叹息。
1959年,石油开采专家王进喜受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群英会”。作为国内石油开采领域的佼佼者,他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心中自豪,但当他满怀期待地走在北京街头时,不禁为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
他看到街头来往的公共汽车依然缓慢地行驶,而车顶上却装着庞大的煤气罐。王进喜心生疑惑,询问路人才得知,原来这些公交车仍然以煤气为燃料。此情此景让他感到深深的羞愧。国家的石油如此匮乏,而自己作为一名石油开采工人,又怎能安然出席这场“群英会”呢?

虽然在大会上,王进喜被表彰为“先进生产者”,但回到工作岗位后,他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国家开采出更多石油,助力国家摆脱石油短缺的困境。
五年后,王进喜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被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邀请参加晚宴,并在尼克松访华期间,毛主席向美国总统隆重介绍了王进喜,称他为中国石油工人的模范。
就在王进喜参加“群英会”的第二年,中国石油领域的春天终于到来了。经过一番勘察,前线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大庆油田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王进喜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并立刻赶往大庆油田的现场。
然而,当时国内的石油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虽然发现了石油,但能否将其有效开采出来、加以利用,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大庆油田周围没有修建公路,运输设施也十分匮乏。面对这种困境,王进喜带领工人们用实际行动克服了这一切困难。

因为吊车不足,很多重要的设备无法卸下,王进喜便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把数万吨的设备一一搬下车。没有运输工具,工人们只能凭借双手和肩膀,将这些沉重的设备搬到施工现场,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停歇。

大庆油田的发现虽然令人振奋,但周围基础设施的不足,如水源匮乏等问题,也让开采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要进行钻探,必须先往坑里灌水,但附近没有水管可搭建。王进喜带领工人们顶着严寒冒着风险,从附近的河流取水,甚至在严冬中打破冰面取水,确保了钻探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难免会有工人受伤。一次,王进喜在搬运钻头时不慎被砸伤了脚,然而他依然坚持指挥工作,甚至一边拄着拐杖继续为开采工作奔波。当得知油井中的泥浆搅拌不动时,王进喜更是焦虑万分,因为若泥浆堵住了钻头,开采计划可能就会停滞不前。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王进喜毫不犹豫地丢掉了拐杖,带领工人们亲自下井,用手强力搅拌泥浆,连续奋战了三四天。负责伙食的大娘看到他的疲惫,忍不住劝道:“你不是铁人,过度劳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然而,王进喜的精神状态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哪怕是工人们休息时,他也依旧在一旁研究开采的技术。

大庆油田的开采意义非凡。开采前,中国的石油资源极其匮乏,各种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还在使用过时的技术。而大庆油田的成功开采,无疑为中国注入了新的动力,犹如久旱之后迎来甘霖。
1964年,王进喜换上了自己不常穿的中山装,再次来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人大。这一次,他底气十足,因为他为国家和百姓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
还未等到晚宴开始,王进喜突然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的另一个餐厅。那里的餐桌上摆放着精美的果盘、香烟和点心,王进喜从未见过如此豪华的宴会布置。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名牌摆在主桌上时,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安,怀疑这是不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就在他准备上前询问时,却被告知这是周总理的安排。
“是周总理让我坐在主桌的?”王进喜仍然感到难以置信。不久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走向了主桌,宴会也进入了高潮。这一天恰逢毛主席的生日,而毛主席也特地走到王进喜身边,伸出热情的手掌与他握手,并赞扬道:“你就是那个石油铁人王进喜吧?你是石油工业的领头人,干劲十足!”
面对主席的夸奖,王进喜虽然感到羞涩,但依然紧张地向主席问好。毛主席在大会上专门表扬了王进喜,并鼓励他继续带领工人们开采石油,助力国家富强。这些话一直激励着王进喜,他始终铭记在心。

1969年,王进喜再次受邀参加九大,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他,并再次称赞他为“铁人”。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而工业的进步离不开像王进喜这样的“大国工匠”。“铁人”王进喜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精神,在中国石油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事迹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1:39 , Processed in 0.0077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