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了才明白,夫妻过六十五,千万不要在子女面前,做这几件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05:00:4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老了才明白,夫妻过六十五,千万不要在子女面前,做这几件事!                                                                       2025-07-17 21:08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有六十五,如舟靠岸。将退休证揣进口袋里,那孙子孙女们的欢声笑语,声声入耳。但身体却时刻在提醒:你们若不服从命令,实在是难以行得通了。
孩子早已不再是那个拽着你衣角的小人儿啦,他们结婚、生孩子背负着房贷,还要带着娃,活脱脱就像我们当年那般。
以为多聚一聚,尽享天伦之乐,却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仿佛笔墨洒向亲情这幅画卷,使晚年生活中的柔情变味,乃至闹出了无法排解的鸿沟。
一、不要在小孩面前数落我老伴儿
老李头和老伴儿来到儿子家里吃东西。几杯酒下肚,老李头话多了:"你妈妈这个人越大越迷茫!连价也算不出来的高菜,灶台蹭了3遍也说脏兮兮的!"
老伴的脸色,忽红忽白,儿子与儿媳手里,拿着碗筷子悬浮在空中,整个房间的氛围,瞬间变得僵硬起来。这一顿团圆饭,将每个人的心,都给堵得死死的。
其害处是:在子女面前抱怨老伴儿,夹缝中夹缝儿女,劝之不谏。既贬损老伴儿,又使儿女们质疑你的情感和婚姻。家里丢尽脸面的事情都变成压在鼓里孩子们心里的石头。

聪明的做法:老话说得好:"当面教子背后教老婆。"夫妻间发生了冲突,闭门谢客的说法。当着孩子们的面多互相说好听的话。一个体谅的目光和一个自然的搀扶比任何事情更有效。
"老了有个伴儿有福了;相互拆台是愚蠢的行为。"不要让抱怨寒到老伴儿心里去、伤到家里去。
二、不要把手伸得太长去管小家闲事
王阿姨很心疼自己的孙子,嫌媳妇穿的小孩少,硬把小孩裹成一件厚厚的棉袄;对这对年轻夫妇点外卖感到不满,不停地抱怨"不健康";儿子教育孩子,她马上护短:"小孩太小了,凶巴巴的东西!"久而久之,媳妇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儿子的脸上也是一脸的疲倦。
这样做的坏处:孩子成家了,那就是他们的"小王国"。凡事都是指指点点,硬塞进自己的老经验,使别人感到不可信,不可敬。更让人头疼的是它很容易变成小夫妻争吵的导火线,善意做恶果。
聪明的做法:"爱小孩要学会放手。"儿孙自有儿孙福。学会体面地"退出",把主导权还给孩子。当需要给出建议时,请温柔地表达你的观点,并补充一句"你自己决定吧"。
帮着带上孙子和多多与年轻人合作等办法。"好长辈就像是灯塔一样给出了方向;不是舵手,一切需要管理。"

三、不要总是口头上提及"钱",因为这给孩子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张大爷退休金够花,可儿子一家回来,他总是念叨:"哎呀,买药品又要花掉很多"、"老刘一家的儿子为换台空调."儿子儿媳笑得很勉强,回家路上一句话都不说。儿子的心就像是压在一座大山之上。
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是:经常表现的,像是在“哭穷”或者含蓄地说要这样做,这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看着父母“不容易”,孩子可能会省吃俭用,牺牲小家的生活质量,心里既焦虑又委屈。亲情不该成为债。
聪明的做法:"老人们有了积蓄心就不慌了,生了孩子少愁。"做好养老钱的计划,让自己坦然而有尊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主动去伸手。子女孝顺是心,应该感激地收下。
"亲情经不起'啃老'的消耗,也扛不住'啃小'的重压。"每个人都很容易相处就会很坦然。
四、不要让愁云惨雾把聚少离多罩在一起
赵大妈出了点小问题。可每次跟女儿通电话,她总是夸大十倍:"心慌到彻夜难眠,恐怕无法."、"腿很痛,活得也没有意思。"女儿听了心惊胆战,上班不放心,下了班便跑到娘家去,累得她面如土色。
其危害是:过多地吐露病痛与负面情绪无异于将坏情绪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你焦虑、悲观的情绪感染而担心、沮丧。时间长了,也许是因为对这厚重气氛的恐惧,少了接触与看望。
聪明的做法:"阳光灿烂的心理是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馈赠,愁云惨雾则是亲情的头号杀手。"管理好心情,找到老伴儿老朋友聊聊天,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转移视线。和孩子相处,要多说快乐的话,多问孩子最近情况。存在健康问题实事求是地讲是可以的。
"抱怨不能解决衰老问题,诚挚的笑容可以暖心一生。"

五、请避免使用"付出"和"健康"这两个词来绑架孩子
陈大爷住进了医院,他的儿子忙于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陈大爷就叹气:"抚养孩子以防老啊...我为你读书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辛劳?现在要喝一口水很不容易."儿子满心愧疚,可熬夜累得要命,心里又有点烦躁和委屈。
其危害是:以以往的奉献为筹码或以健康问题来施加压力、要求子女一定要如何、最沉重的感情绑架。让孩子背负道德包袱和内疚感,亲情变味成了"债务"。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使孩子产生逃避的欲望。
聪明的做法:"爱情是自愿的而非负债累累。"体谅孩子们的不易,还得拼抢事业,顾全大局。必要时委婉而直接地说不要抱怨威胁。
珍惜每一次对子女真诚的看望与呵护。"以情相协,终必情断;以爱待人方能持久。"不要让曾经的给予变成了现在亲情的桎梏。

人过六十五,跟子女相处,是一门需要智慧与克制的学问。相见时关怀须有分寸,“敬”为基础;分开之时,各安其位,于关心之中获安宁。
妥善管理自己的晚年生活——有老伴在身边支持,有一些个人爱好,经常与老朋友相聚,努力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的明朗。你让自己活得很舒服,活得很坦然很有尊严,才是孩子们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老而不缚"。抛开控制欲与过高的期望,卸掉情感包袱。犹如两棵并肩而立的老树一样,根与根连为一体,枝与叶分别向阳而生。
这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与那默默的守望,才会让血脉亲情这条温暖的江河,在时光里,奔流得更为长久,且显得更加静谧。
您跟老伴在子女面前有过"言多必失"的时候吗?与成年子女在一起最难掌握的度在哪里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4:19 |只看该作者
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7:12 , Processed in 0.0077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