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尔衮39岁暴毙之谜终揭开,清史专家:并非患病,这里面大有文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1:25:2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多尔衮39岁暴毙之谜终揭开,清史专家:并非患病,这里面大有文章                                                                       2025-07-06 15:44                                        发布于:天津市
   
      多尔衮是清朝初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提到他的名字,大家往往会联想到权谋、战功以及一连串的争议。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四子,从小就展现了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参与了清朝的开国大业,为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大清的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勇无畏、纵横捭阖的权臣,竟然在1650年,年仅39岁时突然去世,留下了无数的疑团。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因病去世,有人猜测他可能是意外坠马导致的,也有说法认为他是被暗杀的。

经过多年研究,清史专家最终认为,多尔衮的死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从少年英雄到摄政王
多尔衮,原名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母亲是大妃阿巴亥。多尔衮这个名字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狗獾”,虽然听起来有些土气,但它寓意着敏捷和勇猛,这也正符合他日后的性格与行动。

从小, 多尔衮的成长环境就与普通孩子截然不同。1620年,年仅8岁的他就开始接触政务,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敏感度和聪慧的头脑。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多尔衮被封为贝勒,正式步入了战争的洪流。
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多尔衮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628年,他随皇太极征伐蒙古察哈尔部,亲自指挥出奇兵,俘获了1200多人和大量牲畜,因此被授予了“墨尔根戴青”的称号,意为“勇敢的战士”。之后的几年里,多尔衮屡次参与战争,屡立战功。他先后攻占了朝鲜的南汉山城,打败了明朝的多个城池,取得了17战全胜的辉煌战绩。特别是在1641至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他抓捕了大明的名将洪承畴和祖大寿,彻底控制了辽东的局势,为清朝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摄政王的崛起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朝廷一时混乱。两黄旗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白旗则支持多尔衮。眼看即将发生内斗,多尔衮巧妙地选择了放弃皇位争夺,支持年仅9岁的顺治帝(福临)继位,并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虽然表面上他退让了,但实际上,他才是权力的真正掌控者。
在顺治帝年幼的情况下,多尔衮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1644年,他带领清军入关,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并确定了清朝的首都。面对众多压力,多尔衮坚持选择北京作为定都之地,并成功将顺治帝接到紫禁城。这一举措为清朝的统一铺平了道路,接下来的几年,他继续扫荡张献忠、南明等各方势力,借用汉官协助治理,顺利稳定了清朝的政权。

尽管如此,多尔衮的执政并非没有问题。他非常渴望权力,甚至不择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1647年,他以“府第过制”为由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职务,接着又将其降为郡王。1648年,他更是以“谋反”罪名将豪格囚禁致死,同时清洗了豪格的派系。此举虽令朝廷肃然,但也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享乐与过度透支:权力背后的疲态
多尔衮不仅在战场上叱诧风云,在生活中同样奢靡享乐。史书上多次提到,他妻妾成群,其中有不少有名有姓的妃子,最多时曾达到十几个。沉迷酒色的他,生活作风极为糜烂,体力消耗也异常严重。1649年,他的弟弟多铎突然去世,令他伤心不已,多尔衮整日借酒消愁,进一步纵容自己过度放纵。

多尔衮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在松锦大战后,他便染上了“风疾”,即现代所说的脑血管病,时常头晕眼花,体力渐渐不支。1647年,他又患上了关节炎,走路都需要人扶助。1650年,正值冬季狩猎前,他的膝盖曾因伤势无法愈合而接受了石膏治疗,但由于治疗不当,伤口感染,导致了严重的病情。

39岁暴毙:死因疑云重重

1650年12月9日,年仅39岁的多尔衮在古北口外狩猎时突然去世。史书上记载他是在一次坠马事故中受伤,随后因伤势过重去世。然而,细想起来,一个如此熟练的骑士,竟会在狩猎时摔马,且伤势致命,这让人不得不对他的死因产生疑问。

多尔衮的身体状况不容忽视,长期的劳累和过度纵欲,使得他的健康状况堪忧。尽管有“病死”一说,但考虑到他去世的突发性和急剧程度,这一解释也显得不够充分。清史学者指出,虽说坠马可能确实是事实,但他死因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人猜测,或许是由于政敌在狩猎时加以陷害,故意选了一匹烈马,或者安排了危险的路线。
关于多尔衮死因的另一种说法是他可能被暗杀。有人猜测,孝庄太皇太后对多尔衮的政治权力心生不满,可能与他存在某些私人恩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顺治帝年少时多尔衮掌握了太多权力,或许他已经忍受不了多尔衮的专权,遂决定除掉这个政治上的“影子父亲”。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证据。

专家总结:多因素叠加导致死亡

清史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多尔衮的死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健康状况、个人生活方式以及政务压力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他的身体早已因长期的劳累、过度饮酒和纵欲而大大透支。其次,巨大的政治压力、家庭变故等心理负担也加剧了他的健康问题。最后,狩猎时的意外可能只是将他脆弱的身体状态进一步推向死亡。

死后的风波:封帝与戮尸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表面上全国为其哀悼,并追封了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甚至追尊其为“成宗皇帝”。然而,事过两个月后,顺治帝便突然翻脸,列举多尔衮的六大罪状:强迫百姓剃发、掠夺民田、滥杀无辜等罪行,直接命令挖掘其尸体,并对其进行戮尸。多尔衮的形象瞬间跌至谷底。
直到乾隆时期,清朝政权稳固,乾隆帝才为多尔衮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并为其修建了陵墓。乾隆帝在上谕中提到:“多尔衮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功业最为显赫。”他终于为多尔衮的历史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
多尔衮无疑为清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争议。权力的巅峰与生活的沉溺,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一生,也为他的死亡留下了无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26 , Processed in 0.0074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