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为什么倡导党内互称“同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0:01:4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毛主席为什么倡导党内互称“同志”?                      

2025-07-20 11:23                                        

发布于:山东省
   
       党内互称“同志”,是由毛主席率先倡议,并经党中央多次以制度形式确立,然后成为党内一项传统的。
那么,毛主席是如何倡导的呢?
党内称呼“同志”,是党成立时就开始的。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第一个纲领,其中就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
这是中共党内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称谓。这一称呼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志同道合”之意。

党内高层在正式场合开始互称“同志”,始于党的七大前后。在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毛泽东同志是在中国革命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路人、掌舵人”——对毛泽东的称呼是“同志”。
在党的七大后,毛泽东等人在党内互称多用“同志”,如1946年朱老总六十大寿,毛泽东的题词是:
“朱德同志六十大寿:人民的光荣”。
称呼朱老总为“同志”。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在党内正式场合也是多互称“同志”。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学习毛泽东》,即使是在青年人前面,周恩来多次使用“毛主席”,但在开头使用的称呼是“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等人倡导在党内互称“同志”,既是对中共早期“志同道合”之意的继承,也是随着党的壮大、发展而采取的党内同志一律平等的做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直接倡导“同志”这个称呼,并且从党内扩展到党外。1955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以后不要叫某某同志‘部长’‘省长’,直接叫‘同志’。”
毛泽东为什么把这个称呼要继续倡导呢?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说:“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领导干部受旧官僚作风影响,习惯以职务相称,毛泽东认为这种称谓容易滋生等级观念,与党的性质不符,所以,在党外也开始推行这个称呼。”
毛泽东以身作则,强调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党员应使用“同志”称谓。1959年在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发现简报中仍存在“主席”“总理”等称谓,于是专门致信中央有关领导:
“庐山会议简报上对于同志的称呼不妥当,这种旧习惯应当改过来,建议:一律称某某同志。这里面,也包括我自己。”
党内互称同志,一直为毛泽东所重视,为此,他使之在党的制度中确立“同志”这个互称。1965年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该通知不仅要求党内日常交流使用“同志”称谓,还强调在文件、会议、简报等正式场合取消职务称呼,覆盖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一律称呼“同志”。

毛泽东为什么对党内称呼如此重视呢?
主席多次说,党内称谓应体现“志同道合”的政治关系,这关系党的宗旨的落实。他曾经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走在了一起,便是“志同道合”,党内互称“同志”正是对党员政治信仰在具体言行中的落实。主席老人家还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称“同志”而不称官职,可以抵制“官僚气”,既可以传承革命传统,唤醒党员们的初心使命;还可以消除职务高低带来的等级隔阂,防止官僚主义滋生,并且还有助于维护党内民主、平等的氛围。陈冠任《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讲述了毛主席对于党内互称“同志”倡导的历史,两书为该社年度畅销书,为近年来毛泽东研究的优秀历史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深获读者好评。
友情提示:该书已经出现盗版,购书选择正规书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09:44 , Processed in 0.0078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