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星堆和夏朝商朝到底啥关系?考古发现有了接近真相的解读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06:05: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三星堆和夏朝商朝到底啥关系?考古发现有了接近真相的解读                                                                                2025-08-23 12:25                                        发布于:天津市
   
    三星堆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三星堆出土的八个祭祀坑(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器物坑)所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成组的青铜人头和面具,以及黄金制成的金箔等珍贵文物,完全无法融入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中原文明体系。这些发现的特异性,不仅让学界感到惊讶,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类似的考古成果也难以找到对应的参照物。

其中,一方面,祭祀坑中所出土的带有明显异域风格的黄金面具和金杖,以及已确认属于殷商时期的青铜尊和罍等器物,显示出三星堆文化有着强烈的外来影响;另一方面,三星堆的独特性则表现在那一组纵目青铜面具的发现上,尤其是其中一只超大青铜面具,宽度达131厘米,重量为131斤,这件神秘的面具甚至出现在了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三星堆的神秘色彩。

因此,关于“外星人”的说法、或是“外星文明”的设想在公众中愈演愈烈。对于这一现象,著名的先秦考古专家许宏提出过一个深刻的回应:“三星堆一些青铜器造型的怪异感,是因为我们的视野过于狭窄……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发现能够超越我们原有的认知框架。而所谓的外星文明说,更像是无根据的猜想,与我们的考古研究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无疑对传统的中原文明认知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夏、商、周三代所构建的国土疆界和广域王权模式,在三星堆的存在面前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尽管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与二里头夏文化相关的陶器、玉器以及殷商文化的青铜器,但在出土的金器上却展示出一种超越大多数殷墟遗址的稀有性。

有学者试图将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解释为中央王朝文化传播到地方后产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自我创造,但这种解释显然也不成立。三星堆所发现的青铜神树在中国其他地区并无类似发掘,反而它与苏美尔文明中的一座雕像上的神树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同时,三星堆的青铜铸造工艺,特别是铜片补铸和切割工艺,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更为神秘的是,三星堆所出土的权杖与古埃及的文化产物极为相似。

那么,三星堆究竟与夏朝和商朝有什么关系呢?它真的是从外界传来的文化吗?

首先,了解三星堆的时空背景是必要的。所谓“三星堆文化”,是指以八个祭祀坑为核心的特定时期的文化,它和整个三星堆遗址是有区别的。文化代表了某一时间段内,某一群体的特征和痕迹,而遗址则是所有在该区域内生活过的人的遗存,跨度较长、层次较多。举个例子,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朝时期的文化,但二里头遗址中却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时期的多层遗存。

三星堆遗址的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宝墩文化,时间上接近新石器时代到夏朝;第二阶段是三星堆文化,大致对应商朝至西周初期;第三阶段则是十二桥文化,大约从西周延续到春秋时期。通过碳十四测年和考古学的证据,可以确定三星堆文化大致出现在公元前1680年到前1610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成都平原的文化逐渐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三星堆文化开始蓬勃发展。然而,三星堆文化的过渡显得异常突兀,它并不是从宝墩文化自然发展而来的,显然是有外来力量的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史书中常常将古蜀与夏朝联系起来。《史记》记载了“禹兴于西羌”、《蜀王本纪》更提到“大禹生于蜀、长于蜀”,并指出“夏朝的桑蚕业源自蜀地”。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夏朝的起源可能与蜀地有着某种深远的联系。那么,这种联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考古学上有证据支持这个猜想。首先,河南郑州和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分别出土了桑蚕丝残留物,这些遗物的年代要早于三星堆4号坑出土的丝绸。其次,三星堆遗址中还发现了二里头四期的牙璋,而牙璋是夏文化中的重要器物。在夏朝灭亡后,牙璋成为了夏遗民的一种传统文化,并随着他们向外传播。而且,三星堆出土的牙璋数量众多,且形制上有所创新,甚至出现了铜牙璋和牙璋形的金箔。

综合来看,无论是从历史的绝对年代,还是从考古证据来看,二里头文化显然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不是三星堆文化自发地孕育了夏文化。

进一步的证据也来自于三星堆本身的青铜人像。这些人像的发型大多为两种,一种是编辫发型,另一种是笄发型,后者通常代表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在这些青铜人像中,有四个戴着黄金面具,其中两个为笄发,另两个为辫发。由于黄金极为稀有,这一现象表明辫发者并非来自神职阶层,而是拥有世俗权力的人物,也就是说,三星堆文化的权力结构显然融合了神权与世俗权力。

最后,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和与其相关的考古发现也表明,三星堆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青铜纵目面具不仅表现了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而且其中的榫孔显示出,这些面具在祭祀时是附着于神庙柱状建筑上的,可能象征着神权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妥协。

这些文化上的碰撞和冲突,也许正是三星堆文化与夏商文明之间的深层次“隔阂”的来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14:23 , Processed in 0.0081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