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白遭妻嫌,愤笔写爽诗,末句 14 字成千古励志金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李白遭妻嫌,愤笔写爽诗,末句 14 字成千古励志金句                                                                                2025-08-31 09:37                                        发布于:黑龙江省
   
                                    

咱都知道李白,那可是唐朝诗坛的顶流,诗作潇洒浪漫,充满豪情壮志。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位大诗人,在生活里也有被妻子嫌弃的时候,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超级解气的诗,诗里最后 14 个字,更是被无数人当成了座右铭。你就说神不神奇!
李白这人,一生追求仕途,渴望能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命运好像总爱捉弄他,仕途之路那叫一个坎坷,处处碰壁。他的第三任妻子,是个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女子,过惯了平凡日子,每天操心的都是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事。她哪能理解李白心中那远大的理想抱负啊,在她眼里,李白整天吟诗喝酒,也没见挣回多少钱,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心里自然是有怨言的。
平日里,妻子没少跟李白唠叨,话里话外都是嫌弃。“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写诗,写诗能当饭吃吗?能换来银子养家吗?”“天天醉醺醺的,也不出去找点正经事儿做,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诸如此类的话,像紧箍咒一样,时常在李白耳边念叨。一开始,李白还会耐心跟妻子解释,说自己的志向不在这琐碎的生活里,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让她过上好日子。可时间一长,妻子根本听不进去,依旧不停地抱怨,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终于,机会来了!唐玄宗听闻李白的才名,下诏让他进京。这对李白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啊,他觉得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刻终于到了。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李白兴奋得不行,压抑在心中许久的郁闷一扫而空。他心想,这下终于能让妻子看看,自己可不是她口中那个一事无成的 “蓬蒿人”。
在收拾行囊准备出发时,李白满心的愤懑与得意交织在一起,化作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前面几句,描绘了他回家后,家中温馨的场景,白酒新酿,黄鸡正肥,儿女嬉笑。可笔锋一转,“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里李白用了朱买臣的典故。朱买臣早年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他老婆嫌弃他没出息,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发达了,做了大官。李白把自己的妻子比作朱买臣的老婆,觉得她目光短浅,轻视了自己的才华。而最后那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是将他的得意、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仰天大笑,大步出门,那姿态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我李白,可不是那种平凡庸碌的人,我定能在京城闯出一片天地!
这句诗,写得太有气势了!千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每当人们遭遇挫折,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看好时,总会想起李白这句诗,从中汲取力量。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身处黑暗、迷茫中的心灵,让人们相信,自己也有着非凡的潜力,终有一天能实现梦想,摆脱眼前的困境。
你瞧,李白的这首诗,不仅是他对妻子嫌弃的有力反击,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呐喊。这大概就是诗歌的魅力吧,历经千年,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鼓舞和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02:11 , Processed in 0.0075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