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万五千里长征牺牲了多少人?长征后蒋介石怎么不追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4:04:5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二万五千里长征牺牲了多少人?长征后蒋介石怎么不追了?                                                                         2025-09-18 18:55                                        

发布于:山西省
   
说起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啊,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那得有多难。问题是,这趟路走下来,牺牲了多少人?从历史资料看,没个精确数字,因为当时条件乱七八糟,记录都不全,但大致能算出来。红军长征主要是四支主力部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还有红二十五军。出发时总兵力加起来约20万人左右,包括中央苏区和各根据地的部队。算上途中补充的1.7万多人,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时,只剩5万7千人了。这意味着至少16.6万人没了影儿,不是战死就是病饿失散。平均算,每四个出发的红军里,只有一个活着到陕北。
先说红一方面军,这支是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4年10月16日整编时有8.6万人,包括五个军团和直属队。长征路上打打停停,过湘江那仗就损失惨重,四万多人没了。翻雪山过草地,又减员一大堆。到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到吴起镇时,只剩7000多人。恢复番号后,编入红十五军团,总共也就八九千人。比例上,每12个人里才剩1个,这数字听着就心酸。红一方面军走了最长的路,覆盖11个省,行程一万二千五百里,战斗最激烈,损失也最大。
红四方面军情况也不乐观,从四川巴中北上,出发时号称10万,其实8万人。长征中他们打了不少硬仗,尤其在川西和河西走廊,损失过半。到陕北时只剩1.2万人左右。红二方面军从湖南通道出发,约2万人,走了7省,两万多里,到会师时有1.4万人,保存得相对好点,但也牺牲了不少。红二十五军最小,从河南罗山起程,3000人,辗转9000里,到陕北时通过补充有4000人,但途中也丢了上千人。这支队伍有趣,人数不减反增,因为沿途发展了些游击队。
总的牺牲数字,为什么是15万到16.6万?因为长征不是光跑路,是边打边撤。红军总共打了600多场战斗,师以上规模120次,歼灭国民党部队数百个团,毙伤敌军几万人。但国民党围追堵截,飞机大炮全上,红军装备差,地形又苦。战斗减员占一半左右,7万多人直接死在战场上。非战斗减员更多,8万来人,因为饿肚子、病倒下、冻死在雪山上。过夹金山那段,海拔四千多米,风雪大,很多人冻伤脱队。草地更要命,沼泽没膝,缺粮吃草根,感染拉肚子,一倒下就起不来。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损失上万,红二方面军也丢了1.6万。营以上干部牺牲430多人,平均岁数不到30岁,这些骨干没了,对部队打击大。
长征为什么损失这么重?说白了,是被迫转移。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调50万大军,修碉堡封锁线,红军在江西苏区憋不住了,只能突围。长征总里程6.5万里,各路加起来,覆盖14省,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地形从热带丛林到高原雪山,气候变化大,部队适应不过来。国民党堵前追后,红军得不停机动,消耗体力。加上后勤跟不上,粮食弹药短缺,士兵营养不良,抵抗力弱。整个过程,红军还攻占700多座县城,补充了些兵力,但抵不过大损失。历史学家算过,红军出发前总兵力30万左右,包括地方部队,到陕北只剩两三万,损失率七成多。

这牺牲不是白费的,长征保住了革命火种,红军从苏区主力变成陕北根据地核心。那些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代价,但也换来了战略空间。要是全军覆没,共产党就真完了。长征精神就是从这儿来的,讲的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坚持到底。
长征结束了,红军会师陕北,蒋介石怎么就不追了?这问题问得好,因为长征前他追得紧,飞机坦克全上,为什么突然松口?其实不是不追,是追不动了,策略变了。长征结束标志是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也到,总兵力3万多。红军不再跑路,扎根陕甘宁边区,黄土高原上挖窑洞,建根据地。蒋介石一看,红军不转移了,追击没意义,得换围剿。
从1936年秋开始,蒋介石调胡宗南20万大军进攻陕北,目标直指延安。国民党军队推进山地,挖战壕,炮击阵地,但红军用地形优势,游击战、地道战反击。蒋介石还拉张学良东北军和杨虎城西北军帮忙,可这两支部队执行不力,没下死手。围剿打了几个月,国民党伤亡大,推进慢,陕甘宁边区稳住了。蒋介石不光军事上压,还经济封锁,切断补给线,陕甘宁物资紧巴巴,红军只好自己开荒,南泥湾大生产,种粮养猪,自力更生。这么一搞,蒋介石的围剿没速胜,红军缓过劲儿来了。
再说,蒋介石的精力分散了。长征时他全力剿共,但红军跑到西北,地广人稀,国民党控制力弱。地方军阀如西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本来就和蒋不对付,红军长征时还利用这矛盾,巧妙突围。会师后,蒋介石想一口吃掉,但红军机动灵活,国民党大部队笨重,抓不住。加上情报战,红军情报好,国民党内部不齐心。蒋介石日记里还写过,红军过金沙江是他用兵一生耻辱,说明他真想灭,但没办到。

关键转折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了蒋介石,逼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受伤被捕后,谈判中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去西安,促成和平解决。12月25日蒋放出来,同意国共合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陕甘宁边区名义上归国民党管,但实际自治。这下内战停了,蒋介石没法追击了,得准备抗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蒋介石全国动员,军队北上,哪还有空剿共。
西安事变前,国共其实有秘密接触。红军到陕北后,共产党就派人去南京游说合作,但蒋介石不理。事变一出,形势逼人,苏联也施压,蒋只能让步。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红军在敌后打游击,国民党正面战场。蒋介石表面合作,暗地里还想削弱共产党,但大敌当前,没法大动干戈。长征后这半年,蒋介石的围剿失败,加上事变和日寇入侵,追击自然停了。
从大局看,蒋介石不追,是因为红军站稳脚跟,国民党内部矛盾多,外有日本威胁。长征是共产党转危为安,蒋介石错失歼灭机会,后来内战重开,他后悔也晚了。历史就是这样,时机一过,就回不去。长征牺牲那么多人,换来根据地,值不值?从结果看,值,因为新中国成立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03:11 , Processed in 0.0099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