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渡赤水:3万对40万,成败关键竟在于毛泽东亲管的这一神秘组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10:20:5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四渡赤水:3万对40万,成败关键竟在于毛泽东亲管的这一神秘组织                                                                 2025-09-19 17:14                                        

发布于:天津市
     

四渡赤水:一盏情报灯笼照亮红军突围路

毛泽东曾用手提灯笼夜间行路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3万红军如何突破40万敌军重围的奇迹。这盏关键的灯笼,正是红军的情报机构——军委二局。这支仅有几十人的队伍,用简陋的电台设备创造了破译数百种敌军密码的传奇。

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后,重新掌握指挥权的毛泽东面临严峻考验。红军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首要目标就是攻克贵州北部的土城要地。然而这场看似顺利的战役很快出现变数。

当时红军采取了三路并进的战术,试图通过运动战掌握主动权。毛泽东敏锐地发现蒋介石一石二鸟的算盘:借围剿红军削弱西南军阀。这一发现成为破局关键——当黔军、川军识破蒋的意图后,追击明显消极,甚至出现跑跑停停的奇特景象。

但川军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军阀刘湘为阻止红军入川,不仅派出最精锐的两个师,还动用自建兵工厂生产的先进装备。当红军在青杠坡设伏时,遭遇的是完全不同于双枪兵黔军的强悍对手。激战中,川军援兵迅速赶到,红军指挥部一度被逼至百米之近,连朱德总司令都不得不持枪上阵。

生死关头,二局的情报工作成为转折点。在炮火纷飞的前线后方,侦听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架设天线。他们用两天时间截获数十封密电,又经过昼夜不息的破译,终于破解了川军自编的正密密码。这份及时的情报让中央军委看清:蒋介石正在布设一个十余万兵力的死亡陷阱,但贵阳方向防守薄弱。

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策略,于1935年1月29日率军西渡赤水。此后他亲自督导二局工作,侦听员们随军行进,创下四天破译六套新密码的纪录。2月7日截获的龙云《作战方略》,更是将敌军部署完全暴露。红军趁机二渡赤水,打得正在为母祝寿的黔军将领王家烈措手不及,重夺遵义城。

当蒋介石亲赴重庆督战时,二局又立奇功。他们及时破译了敌军在打鼓新场设伏的情报,避免了红军陷入圈套。更精彩的是利用缴获的密码本,曾希圣局长建议冒充蒋介石发电调动敌军。这份蒋委员长手令成功诱使追兵错判方向,为红军赢得渡江良机。

四渡赤水期间,红军还巧用敌军识别旗规避空袭,伤员伪装敌军混入炊事班,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敌营穿越。最终在1935年3月底,当吴奇伟纵队冒雨夜行时,红军已悄然渡过乌江,完成了这场载入史册的战略转移。

这场战役展现了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指挥艺术,更见证了情报工作的决定性作用。正如老红军回忆:我们就像提着灯笼走夜路,虽然光亮微弱,但足以看清脚下的每一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03:11 , Processed in 0.0073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