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3大骄傲:用对一人,放对一人,杀对一人,简直太强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毛主席3大骄傲:用对一人,放对一人,杀对一人,简直太强了                                                                       2025-10-11 15:47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有三大骄傲:用对一个人、放对一个人、杀对一个人。这三个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名的人物,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印象深刻,直到今天,人们才明白毛主席当时的高明之处。

一、用对的人——左权

首先来看看毛主席“用对”的人——左权。

长征途中,红1军团突然迎来了一位新参谋——左权。年纪轻轻的他不到30岁,却被任命为军团参谋长,负责统战工作。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让毛主席如此重用?
当时,毛主席的决定引起了不少争议。许多人质疑,认为毛主席这是草率选人,尤其是把一个年纪轻轻、不太出名的人和朱老总、彭老总这类老革命者放在一起。毛主席给出的解释很简单:左权履历清白,具备指挥才能。
左权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是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和陈赓、杜聿明等大名鼎鼎的将领同班,之后还赴苏联深造,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作为一名年轻的军事天才,他的能力可见一斑。

毛主席特别看重左权的忠诚与坚韧。虽然年轻,左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汉”,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左权在抗战时期的战绩不小,如长乐之战、百团大战等,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进攻时,他总能果断指挥,令敌军吃尽苦头。
最具象征性的战役是黄崖洞地区的防守。当时左权仅有1300人,却成功抵挡住了5000名日军的多次进攻,最终以不到200人的伤亡,成功击退敌人,战损比例高达1:6。左权的英勇与智慧赢得了全国的尊敬,毛主席也证明了自己眼光的独到。

二、放对的人——程莲珍

接下来讲的是毛主席“放对”的人——程莲珍。

程莲珍是西南地区的知名女土匪,她的过去可谓“恶贯满盈”。被抓后,很多人建议立即处决她,毕竟她曾多次给解放军带来麻烦。然而,毛主席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放了她。

程莲珍出生在贵州的山区,年轻时因与土匪结交,最终成为了地方上的一位女匪首。解放战争期间,她依靠和国军的关系,成了当地的土匪头目。她不仅骚扰解放军,还多次破坏我军的作战计划,给部队造成了损失。
然而,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反常的决定:“放了她”。很多人都感到不解,认为这是在滥用职权。但毛主席给出的理由却很有深意。他说:“诸葛亮能七擒孟获,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次诸葛丞相?”

毛主席相信,程莲珍如果得以放出,能为我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果然,程莲珍被释放后,立刻改变了心态,开始主动协助剿匪。她不仅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说服其他土匪投降,还为我军提供了许多地理和战术上的帮助,最终使西南的剿匪行动顺利结束。

建国后,程莲珍改过自新,甚至当选为政协委员,并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她的人生经历也印证了毛主席“放对”的决定是多么的高明。

三、杀对的人——黄克功

最后,我们来说说毛主席“杀对”的人——黄克功。

黄克功曾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老革命者,担任过抗大的教官,地位较高。然而,他犯下了令人无法容忍的恶行——杀害了16岁的少女刘茜。
刘茜是抗大的学生,家境较好,对国家充满热忱。她和黄克功在抗大相识,两人相互产生感情。然而,随着抗战的推进,黄克功与刘茜的关系逐渐紧张。由于黄克功的疑心重,最终在一次冲突中,他因嫉妒心作祟,愤怒之下杀害了刘茜。
黄克功的罪行一经查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许多人建议宽容,但毛主席坚持认为,黄克功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不能姑息。毛主席明确表示,既然罪行如此严重,就必须依法处置,不能轻易放过。

黄克功最终被处决。这一决策虽然严厉,但却是必要的。如果不严惩黄克功,就会给军队带来坏的风气,也会让百姓对我军失去信心。毛主席的这个决定,确保了军中的纪律性,遏制了类似事件的发生。

总结
毛主席的一生中,确实有过许多复杂的决策和举措,但从左权到程莲珍,再到黄克功,这三个人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高瞻远瞩的眼光。他能做到用人如神,决断果断,既不偏听偏信,也不失原则。这三大骄傲,无疑是毛主席高明政治智慧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3 14:04 , Processed in 0.0075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