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保持平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1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保持平和                     

2025-10-03 07:49                                        

发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走过岁月,历经世事,我们终将明白: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大喜大悲,而是保持平和。
平和,不是平淡无味,而是历经风雨后的澄明;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洞察世事后的通透。
平和,是情绪的定海神针
人生如海,难免有风浪。工作的压力、人际的纷扰、生活的变故,都可能让我们的情绪起伏不定。
平和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够驾驭情绪。他们像熟练的舵手,在情绪的浪潮中保持稳定,不被一时的喜怒所左右。
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却能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诗句。他的平和,源于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内心强大的定力。
平和,是智慧的沉淀
古人云:"静水流深。"平和的人,往往有着深厚的智慧积淀。他们不急于表达,不轻易论断,而是在静默中观察,在思考中明辨。
孔子"四十而不惑",正是智慧沉淀后的平和状态。他不再被表象迷惑,不再为得失困扰,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平和的心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平和,是修养的境界
《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达到至善的前提,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的"定、静、安",正是平和的修养境界。
平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修养才能达到的境界。读书明理,修身养性,都是在为内心的平和奠基。

平和,是力量的源泉
很多人误以为平和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平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水滴石穿,不是靠猛烈,而是靠持续;春风化雨,不是靠强势,而是靠温柔。平和的力量,往往更加持久,更加深入。
诸葛亮在空城之上,面对司马懿大军,抚琴自若,正是平和中展现的力量。这种力量,比刀剑更有威慑力。
如何在浮躁中保持平和?
保持平和需要修炼:
每日留出独处时间,让心灵有所栖息
练习冥想或深呼吸,让情绪有所安放
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学会接纳不完美,包括自己和他人的
保持规律作息,身心健康是平和的基础
平和,是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一个平和的人,就像夏日里的一抹树荫,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清凉和安宁。
在家庭中,平和能营造温馨的氛围;在工作中,平和能促进团队的合作;在社会中,平和能传递正向的能量。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平和,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份宁静,少一份纷争。
当夜幕滤去尘嚣,正是与自我对话的良机。于静默中安顿心神,于独处中积蓄力量。
前路漫漫,愿我们怀揣这份自我修习的平和,宁静致远,步履不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20 05:55 , Processed in 0.0072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