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写出一篇不朽之作有多刻苦?警卫们不得不使出车轮战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毛泽东写出一篇不朽之作有多刻苦?警卫们不得不使出车轮战术                                                                                2025-10-19 14:55 发布于:天津市
   
        从1937年到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个简陋窑洞里,依靠微弱的烛光,完成了许多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也创作了划时代的政治理论文章《新民主主义论》。
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回忆起写《新民主主义论》的过程时,提到当时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理解逐渐清晰,认为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前80年和后20年两个阶段,这一观点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被修改和完善,直到最后定稿。

正如他在写《论持久战》时的辛勤一样,毛泽东在完成《新民主主义论》的最后阶段,几乎经历了连续几个不眠之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有一天清晨,毛泽东的警卫贺清华轻轻走进窑洞,看到毛泽东仍伏在桌前写作,便劝道:“毛主席,天都亮了,怎么还不休息呢?”毛泽东抬头看了看窗外,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毛笔,边写边回答:“好,稍等就睡。”然而,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毛泽东依旧专心写作。贺清华从厨房端来饭,劝他:“毛主席,吃饭了,快休息吧。”毛泽东答应着,但始终没有离开桌子,结果那一顿饭加热了好几次,毛泽东只吃了几口。
有时候,毛泽东实在累得不行,就靠在椅子上稍作休息,或者到院子里走一圈,抑或用湿毛巾擦把脸,随即又回到桌前继续工作。这种情况让工作人员十分焦虑,于是他们多次向中央领导反映,希望毛泽东能休息。

一些领导多次劝他:“主席,您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毛泽东只是笑笑,依旧日以继夜地工作,不分昼夜。
毛泽东的勤奋写作,甚至让警卫们都采取了“轮班战术”。深夜,毛泽东依旧在煤油灯下埋头写作,秘书和警卫们轮流劝说他:“主席,您已经好多天没睡觉了,快休息吧,这是党组织的决定。”刚开始,毛泽东总是笑着答应:“好,写完这一段就睡。”最终,虽然他答应上床休息,但一旦工作人员离开,他又偷偷爬起来继续工作。

最终,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并在文化协会代表大会上以演讲的形式首次发表。这篇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逐步成熟,给党内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人通过这篇文章明确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民主主义的行列。
一些原本批评共产党的反动文人也不得不承认:《新民主主义论》使他们开始看待毛泽东为真正的理论家。反动文人叶青曾表示,读完这篇文章后,他才真正把毛泽东当作了共产党理论家的代表。
毛泽东青年时代曾有过一句话:“主义就像一面旗帜,旗帜一旦竖起,大家才知道该走向哪里。”自五四运动以来,经过二十年的艰苦探索和波折,毛泽东终于凭借《新民主主义论》这篇不朽之作,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民主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的正确道路,并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旗帜——新民主主义。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不仅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后来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指导。
有人在参观毛泽东曾经写《新民主主义论》的窑洞时,感叹道:“尽管窑洞的主人已不再回来,留下的油灯和石砚仍静静地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灯灭了,砚枯了,人也走远了,但历史的印记却能指引未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26 00:44 , Processed in 0.0075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