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 还 记 得 春 节 最 美 的 那 抹 红 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18:40:2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7 19:30 编辑

慈溪人,你还记得春节最美的那抹红吗?                                                                                  2016-02-07 16:42
最慈溪·西瓜


过年,这个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词汇,如今被人们当作味道评论时,有人说越来越淡,有人说依旧很浓。挨家挨户挂腊肠,贴窗花的时代或许已渐渐远去,但年味依旧蕴藏在大街小巷播放的新春音符里,弥漫在氤氲着肉香味儿的厨房里,洋溢在人们笑盈盈的脸庞上。

有人说,以前过年缺的是年货,有的是年味;现在过年,有的是年货,缺的是年味。在奶奶辈的记忆里,每逢过年,村子里的小姑娘就纷纷忙碌起来,准备剪彩纸,贴窗花了。

  贴窗花儿作为中国人的过年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尧舜时期,有一种吉祥之鸟叫鸾鹘鸟。由于鸾鹘的到来,吓得凶猛禽兽四处逃窜,不敢危害百姓。
可后来,不知为什么,鸾鹘不再飞来了。于是,百姓们纷纷开动脑筋,在飞禽走兽集中出来作恶的立春期间,在窗户上悬挂着栩栩如生的金鸟、木鸡。


时间一长,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或刻或画金鸟木鸡,贴挂在窗上,就逐渐演变成后来的窗花。

                                                                                                                                                                                
几十年前的慈溪农村,人们住的都是土木结构的大瓦房,房子安的都是“田字格”木窗。到了腊月底,全村的妇人、姑娘们就开始忙活着剪窗花了。妇女们双腿盘坐在热腾腾的火炕上,一边大声地说唱嬉笑,一边忙着制作窗花,浓浓的年味溢于言表。

这是今年74岁高龄的胡秀美奶奶依稀记得的过年热闹画面。近年来,即便是农村,慈溪也已经很少有人会剪窗花了,而胡奶奶是为数不多的剪纸高手。前些年,还凭借一把好手艺,成为了慈溪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在胡奶奶家,收藏着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财神纳福”、“新春舞龙”、“金童玉女恭贺新春”、“喜鹊报春”……这一张张象征吉祥和接福纳瑞的窗花,都是奶奶为今年春节准备的。“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味道了,贴些窗花还能沾点儿喜气哩”,胡奶奶笑盈盈地说道。

胡奶奶的剪纸手艺是无师自通的,大约十年前,奶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琢磨起了剪纸。没想到,一拿起这把剪刀,她就再也没有放下。
每逢过年,胡奶奶就会特别忙碌。左邻右舍大人小孩趁春节空闲,总会请奶奶剪几个喜庆吉祥的窗花来装扮屋子。

胡奶奶手中那把张合的剪刀似乎落在哪儿,哪儿就有了鲜活的生命。短短几分钟,一张普通红纸经她来回翻转、挪移、折叠、裁切、剪铰等多道工序之后,一幅寓意迎接春节,接福纳祥的“双鹊报春”跃然纸上,看似平坦无痕,细微却显精魂。


胡奶奶的小孙子还没等奶奶剪完,就迫不及待地贴上了窗,三两下工夫,一道火红的年味风景就呈现在眼前。春节还没到,年气儿已经在窗花上盛开弥漫开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2 13:28 , Processed in 0.0074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