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真草篆隶只一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3:04:0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真草篆隶只一事                                                                                               2016年03月13日08:28                                                                                                                                                  
                        何绍基 《苦雨奇晴》诗稿册               
  (记者金叶)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正在湖南长沙的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上海、南京、辽宁等地的博物馆共同举办,遴选了153件(套)展品,包括书法、绘画、碑帖、印章、古迹、墓志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3日。
  何绍基,湖南道县人,晚清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其一生以书法闻名于世,擅长楷、行、隶、篆,曾国藩评价其“字必传千古无疑”。整个展览从何绍基其人、其书两大方面进行诠释。第一部分“书虽一艺,与性道通”,是对何绍基人物形象的介绍,系统地交代了何绍基独特书风形成的基础;第二部分“真草篆隶只一事”,分别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四个方面展示何绍基的书法面貌及特点。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增设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数字化展示。如何绍基的日记册《种竹日记》,整本日记共146页,记录了1847年夏天到1848年秋天,何绍基任职国史馆时,每天与友人品鉴书画、诗文唱和的雅致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3-13 14:06:21 |只看该作者
海燕00 发表于 2016-3-13 13:07
名家评说闵祥德书法                                                                                   ...

赞!欣赏大师名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3-13 13:07: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3-13 13:08 编辑

名家评说闵祥德书法                                                                                               2016年03月13日08:26  
 祥德同志持其法书一帧,铁划银钩,满纸龙飞凤舞,古气纵横。细观其用笔,点画分行布白,极尽草书之能事。盖已深得古人之奥,又能出于新意也。书数语志佩!
  ——钱松嵒庚申新春(1980年)
  笔盛力遒开新面。
  ——陆俨少1984年7月于上海
  书擅多体,尤精行草书,所作草书遒劲豪迈,直追魏晋之风。
  ——应野平1984年于上海
  闵君祥德,聪明好学,奋发有为,以英年之姿,长期对书法艺术努力不懈。植基于汉魏、晋唐各代碑刻,观摩磨练,功深力厚。用力既久,得前人书艺佳妙处甚多,卓然有成。故其所作篆、隶、行、草、正,各体皆备。健笔纵横,挥洒自如,潜心探索,兼擅著述。令识者共欣赏心佩,闻名中外,殊可喜也。
  ——黄养辉1993年6月于金陵书舍年八十有三
  昔者孙虔礼称右军书太史箴纵横争折,今观祥德君之作风格有似焉。
  ——沈鹏壬戊于京华(1982年)
  祥德先生出道甚早,书体风格独具匠心,颇具特色,很精彩。
  ——张海癸巳年(2013年)
  我曾作论祝允明书法诗一首,“静如处子依窗叹,动若惊蛇入草滩”。闵祥德能效法古贤,作书不是一味地放,而是能放能收,能动能静,能巨能细,使其作品显得多姿多彩。
  ——刘艺1993年6月于北京
  闵君成名较早,未到而立之年,即以奇纵之行草书著称於世。我是在1982年,有幸与闵君相处并成为莫逆之忘年交。当时,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荣誉。但是,闵君深知“艺无止境”,若要在艺术上有所大成,乃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学养。一日,我们相聚一起谈艺论书,他以我为知己,向我倾泻大志。别后,闻闵君终日埋头苦修,一心治学,我深为赞许焉。
  自此以后,经过十余年,闵君书学大进。笔墨日益老练,已从“险绝”而逐渐趋於“平正”。尤为可贵的,是在这十余年中,从事书法理论研究,旁搜广涉,已出版著作近十部,为普及书法知识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已成为国内和海外公认的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我对闵君获得卓越成就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深为了解,至为感动。当闵君嘱我为其《书法集》作“跋”时,乃欣然应命。为赏其才,祝其成,更赞其志,故识数语於书后。
  我在1991年《与友人论诗书修养》中有两句诗:“人真无欲诚非易,书到成名亦大难”,现在即以此句,奉献“醉墨斋”主人,并作为这篇“跋”的结束语。但不知书坛同仁特别是青年书友以为然否?
  ——刘夜锋1993年7月10日
  闵祥德先生近来在江苏美术馆展出他近百件书法精品力作,正草篆隶齐全,个人面目迥异畅达,风格独树一帜,惹得众人驻足观赏良久,并纷纷留影。
  闵先生是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后被调往南京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授。我早就久仰闵先生大名,此次展览对先生更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书法集中沈鹏、刘开渠、谢稚柳先生先后都给他题了签。他著作等身,热心于书法研究与理论普及,在教学岗位上苦心耕耘。他长年劳作,香烟将左手熏得焦黄,笔将右手磨出老茧,换来了学校师生的爱戴。创作上的丰收,学术上的成果,换来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换来了无数令人羡慕的成就。
  我们是同道,对闵先生现取得的一切,我真心祝贺,也作自勉。
  ——孙晓云2005年3月于金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3-13 13:05: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3-13 13:06 编辑

苏轼楷书《祭黄几道文卷》赏析                                                                                               2016年03月13日09:16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金叶
  苏轼楷书《祭黄几道文卷》(右图所示),纸本,纵31.5厘米,横121.7厘米。是苏轼与弟弟苏辙联名哀悼好友黄好谦的祭文,现藏上海博物馆。
  宋人楼钥著有《攻愧集》,卷七十三中有一篇《跋黄氏所藏东坡山谷二张帖》这样写道:“东坡与黄颍州父子厚善,尝书颍州之父子思诗集之后。又龙图二女为少公二子适、逊之妇。观此祭颍州之文与龙图、直阁二公书问,情好可知。”文中所说的黄颍州指的就是黄好谦,龙图则是黄好谦的儿子黄寔。黄好谦,字几道,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六月以著作佐郎登上仕途,之后历任太常丞权监察御史等职务,元丰八年(1085)八月,以朝散郎为驾部郎中,元祐二年,被任命为颍州知州,还没有到任,就在这年的四五月间去世了。由于他去世前最后的职务是颍州知州,所以又被称为黄颍州。
  根据《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六《送黄师是赴两浙宪》的施注(宋人施元之、施宿父子注),“黄寔,神宗时登进士第,历枢属……师是为章子厚之甥,子由官陈,由是二女皆为子由妇……终宝文阁待制,知定州,赠龙图阁直学士。”关于黄、苏两家儿女亲家的关系,清代学者王士祯的《香祖笔记》里也有记载:“黄师是是章惇之甥,以二女妻颍滨(苏辙号颍滨遗老)之子适、远。”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苏轼、苏辙和黄几道是同一年中举的进士,而黄几道的儿子黄寔则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苏辙的两个儿子,可见两家的关系相当亲厚,也正因为这样,黄几道去世之后,苏氏兄弟共同为这位同年好友写了祭文。
  《祭黄几道文》写于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四日,书风古雅遒逸,真率自然,是苏轼传世作品中极少的楷书珍品之一。此书楷法精整,笔力雄健,结体谨严,墨气凝聚,神采焕然;用笔恭谨沉着,凝重间有唐人笔意和汉晋遗韵,兼具丰厚凝重与简远恬淡之美。卷中用笔轻重相宜,结体倚侧不拘,布白爽畅有致,通篇严谨朴拙神采灿烂,字里行间传达出肃穆、缅怀的心境,展示了一代大文学家和书法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书写技巧。
  此卷后有明董其昌等观款和清笪重光、王鸿绪、李鸿裔等跋。其历经南宋黄仁俭,明何良俊、王世贞,清笪重光、王鸿绪、瞿中溶收藏,被《州山人续稿》、《续书画题跋记》、《珊瑚网书跋》、《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它还曾入藏著名的过云楼。过云楼主任顾文彬对《祭黄几道文》有极高的评价,称其即置之过云楼,亦在奏状、札子之上,又说,收藏大家李鸿裔推举其为苏轼法书之首,“真知音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3-13 13:04: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3-13 13:05 编辑

桑作楷书法:真力弥满 风神超迈                                                                                               2016年03月13日08:25
                                                                                                                                                                                          
  二十多年前,余负笈金陵,在杨公井古籍书店购得一册《桑作楷书法集》,拱若至宝。记得书封面是黑色烫银萧娴老题字,浑朴厚拙,力透纸背。作品集中作楷先生书法潇洒俊逸, 印象极深。从此与先生虽未谋面,但从内心却似乎早已是故知。一九九三年,在西安举办的“全国首届文博系统书法展览”上,一睹先生真容。在中外书家云集的笔会上,先生当众书写一草书条幅,八面出锋,纵笔挥洒,赢得一片叫好声。后来我调到江苏省书协工作,与先生谈及这段往事时,仍记忆犹新,豪情满怀。先生自号“陇上老桑”,余为“陇西堂后人”,与先生尝戏称“陇西小李”,蒙先生不弃,遂成忘年之交。
  从此与先生同居金陵,加之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相互过往日增。或香茗一盏,谈论书道;或觥筹交错,放浪形骸。偶尔闲暇,切磋牌技,观球呐喊,方觉得一切的真实皆源于平实的生活。
  作楷先生天资极高。庄希祖先生曾回忆:“文革期间,作楷发明了用排笔刷子书写大字行书标语,其点画的向背、俯仰、逆锋、出锋、圆转、翻折,无不运用得恰到好处,其时他尚未拜师学书,就发明了排笔点画的书写语言,即便现今看来仍与书法之理暗合……”我对此深信不疑,我相信有些人天生具备某种才能或在某些方面超人一筹。就艺术而言,优秀的秉赋是成功的最大前提,我认为先生属此一类人。
  作楷先生悟性极强,他善于从生活中观察学习,并在书法实践中加以应用。他提出书法之四美:文学的抒情美、音乐的节奏美、绘画的虚实美、体育的抗争美。如他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启示,从足球的“短传渗透”、“长传冲吊”、“传切配合”;从篮球赛场上的“凌厉严密的攻防”;从拳击中的“振迅、蓄势”以及运动员们创造性的优美、雄强、丰富的肢体语言中感受着书法的存在。
  作楷先生机遇极好。先生家中壁挂的“三师堂”——记录了他与萧娴、高二适、林散之三位大师的相识以及学书的经历,亦成为他一生的财富与自豪。从萧娴先生处得“气度”,从高二适先生处得“气势”,从林散之先生处得“气韵”,作楷先生作品似萧非萧、似高非高、似林非林,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生的聪慧与过人。
  作楷先生功力极深。我在古吴轩出版的《林散之笔谈书法》一书中看到,林老在谈及学书门径时说:“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木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林老的耳提面命,使他受益匪浅,由唐碑入手,颜、柳、褚、虞无不用心临写,后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入魏汉,由生到熟,废纸三千,退笔成冢,终究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正草篆隶无所不能。作楷先生秉承师训,非常讲究执笔,大字小字无不悬腕悬肘,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余观作楷先生作书,意在笔先,字居心后,虚中有力,重按轻提,蹲锋入纸,腰间发力,可谓指、腕、肘、腰四力并用,汇聚一点,下笔千钧,力透纸背,势如破竹。故其作小字入木三分,作大字雄强奇逸。先生笔下功力之深厚,非当今一般书家可以企及。
  作楷先生性情极真。林老曾对他说:“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要“待人以诚”,不要“好高骛远”。要做“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生活中的作楷先生,真实做人,云水襟怀。为人为艺,仗义执言。他不摆资格,不讲排场,鼓励后学,诲人不倦。他出生在甘肃,生长在南京,既具有北方人的直率、豪气,又有南方人的温婉、细腻,一如他的书风,既有金石气,又不乏书卷气。他的书法多元并存,既有连绵大草,又有端庄小楷;既有古拙金文,又有秀劲章草;既有宽博隶书,又有流便行书。但是,无论哪种书体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自然鲜活,那么生机勃发。
  作楷先生草书极佳。很多人说作楷先生以草书名世,余亦有同感。天资、悟性、性情、勤奋,让他具备了成为一个草书家的诸多条件。长锋、羊毫、加健、宿墨,逸笔草草,皆成珠玑。观先生作草,擒纵有度,极尽变化,中锋使转,开合自如;侧锋绞擦,摇曳多姿。或轻或重、或徐或疾、或枯或润、或渴或洇,如聆天籁,如品山泉。他是一个墨法高手,尤其擅作飞白,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水墨交融,深浅干润,在他的笔下变化无穷。
  林散之诗云:“谁人书法悟真源,点点斑斑屋漏痕。我于此中有领会,每从深处觅灵魂”。我真诚地祝愿作楷先生创作出更多的书法精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李啸(现任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05:29 , Processed in 0.0101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