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4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壶里乾坤大:史上最有名55种紫砂壶欣赏 (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04:18:1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38 编辑

2016.07.01 14:08

思亭壶: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在朱泥壶中,惠孟臣、惠逸公、陆思亭诸家,皆为清代制壶好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7#
发表于 2016-7-8 11:06:18 |只看该作者

著名的四大名壶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6-7-8 11:07 编辑

                     

2016年07月08日07:56      

                                                                                                                        
                 
                                                                                                                             树瘿壶

  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
  中华龙壶

  “中华龙壶”是当代著名民间发明家季汉生创意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安祥制作的一款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造型构思巧妙,线条舒展,灵动生气、气势磅礴,象征“一国两制”含义,是明代至今壶艺史上的一大艺术杰作。
  该作品是从十多位大师出样最终审定为馈赠国家领导人的唯一作品,并有王光英题字“心系中华”,连战题“宏扬国粹”,陈大章题“中华龙壶,艺术瑰宝”,鲍志强题“紫砂龙壶,艺术杰作”。
  此款国宝级茶壶已被赠予多位国家元首和地区领导人,更被称为“现代国宝”。
  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壶
  “二泉”铭壶

  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
  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壶
  “冰心道人”壶

  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沙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来源:头条号 / 淳淳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6#
发表于 2016-7-8 11:03:20 |只看该作者

买紫砂壶的四忌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6-7-8 11:05 编辑


图为吴国祥的重霄堂品牌紫砂壶

                     

2016年07月08日07:39      

                                                                                                                        
                 
                                                                                                                             投资紫砂壶虽然成了现在的热门选择,可是买紫砂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买紫砂壶不易,买一把称心如意的紫砂壶更不易,要怎样才能挑对紫砂壶?买紫砂壶之前可要看清楚。
  忌假求真:不管买谁的壶,首先应确定“既是其本人制作,又是其代表性作品。
  忌虚求实:如果买不到或买不起“绩优股”似的名家代表作,买紫砂壶的时候就要留意水平较高又处于技艺上升期的中年坯手的“潜力股”作品,退一步,则要关注出类拔萃的青年坯手的“原始股”制品。
  忌抄求意:买紫砂壶不要看重简单照搬、照抄、没有新的创意,只是一味仿制他人、千壶一面的作品。
  异糙求精:紫砂壶造型的特点是多样性。清秀、飘逸、古朴、敦厚、粗犷、明朗等千姿百态的不同造型,仁智各异,没有最好。但是,某一造型的主体、附件和相互的过渡及装饰,能否充分反映该造型的神韵和气度,却是可以评判的。坯手工艺的粗糙和精到,是神韵和气度的支撑。
  以上是买紫砂壶的四点总结,在买紫砂壶时不要冲动消费,一定要理智挑选才能避免走弯路。
  来源:紫砂之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5#
发表于 2016-7-5 04:57:59 |只看该作者

印包壶之制始于时大彬,据载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传世印包壶近代为多,形制或正方或长方。大凡明末清初考,造型丰满,折纹自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4#
发表于 2016-7-5 04:57: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9 编辑


风卷葵因为其造型简洁明快,曲线顺畅自然,规范的图案以及生动活泼的形态,成为花货的传统经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货自然、生动细腻、生机勃勃的风貌英姿,象征了生命的顽强以及长盛不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3#
发表于 2016-7-5 04:56: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9 编辑


初冬季节,是荸荠收获的时候,黑褐色的荸荠,是孩子们喜食难忘的果实,它附着泥土,憨憨的外形,是那么朴素,甚至有些丑陋。然而,一旦用清水洗净,削去外皮,袒露出的竟是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果肉。 我们久逝的童年美好时光,就这样被荸荠壶勾起,涌上心间。不知蒋蓉大师偏爱荸荠,是否因为那外形丑陋之果,虽出之污泥,但其内心却是一派冰清玉洁。取荸荠之形,塑造紫砂,纳清泉阳羡,涤荡心灵尘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2#
发表于 2016-7-5 04:56: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5:00 编辑

佛手壶最早创于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壶的来源,一说要从龙门石窟说起——在龙门石窟博物馆陈列着一纤如兰花的佛手雕塑,作者见此灵感一现,制作出经典器型佛手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1#
发表于 2016-7-5 04:55: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5:00 编辑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一向深受艺人以及壶友喜爱,尤其受文人墨客的追捧。壶色泽肃穆,泥质细腻适手,乃是纯正泥料所制,紫泥亲茶性极好,因此此壶用来冲泡乌龙、普洱系列都极合适,为生手最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30#
发表于 2016-7-5 04:50: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1 编辑


报春原意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壶的壶盖壶把和壶嘴以树木为形,壶身却为圆坛形,恰恰显示出报春壶的美丽逼真。特别是壶嘴像劲松一样向上傲立,代表着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代表春天的到来和大地复苏,树木伸开枝干迎接春天。报春壶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9#
发表于 2016-7-5 04:49: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7-5 04:52 编辑


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松鼠葡萄作品古雅大方,极具自然趣味,枝叶及葡萄缭绕壶的全身,数只松鼠跳跃其间,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此壶真正做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9 01:38 , Processed in 0.0097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