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问情:你有钱谈恋爱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00:19:2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7-12 00:21 编辑

七夕问情:你有钱谈恋爱吗

导读 
        8月20日是中国农历的“七夕节”。这个以往很少有人关注的节日,近年却火起来,这是因为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有一班忧国忧民的学者和一些心思活络的商人,开始打起中国情人节的主意,并以七夕节背后的牛郎织女悱恻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依托。文人的鼓噪加上商人的炒作,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这个说法好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君不见乎,那个以民族风情和小资情调闻名于世的高原小城丽江,还打出招牌说要跟雅典城联合,让欧罗巴的爱神维纳斯和东方的仙子织女结成姐妹,共同把丽江城打造成东方的情人天堂。而在学者们为七夕节的确切属性争论不休时,也不妨借此机会一窥当下国人的爱情观之变化。
                        
七夕到底是不是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在中国乃至东亚各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民俗学者誉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名字,《诗经》时代的诗人们就已经形诸歌吟。只是那时候的牛郎,还不叫牛郎,而叫牵牛,一个久历家园的西周男子,黉夜行脚,举目四顾,银汉横斜,繁星满天,在诗中一口气给我们报出了6个星星的名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称织女“不成报章”,又谓牵牛“不以服箱”,按时当时民间早就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个纺线织布的女子,牵牛星想象成为一个牵牛拉车的牵牛郎,而且,织女和牵牛并举,也隐隐流露出两者之间脉脉相望的关系。

  其实,织女之名织女,因其为纺绩之月即七月的标志;牵牛之名牵牛,则因其为视牲之月即八月的标志;夏秋之交,织女星和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隔河相望。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产生之初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戏剧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由此想象出来的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就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条目,一条说: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另一条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可见,在上古人心目中,牛郎和织女是离婚的象征,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
  只不过,俗以时为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七夕节逐渐有了吉祥婚姻和乞巧的寓意,人们也想象出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的美好传说。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云:“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帝,……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彩相羁,谓为相连爱。”唐代《天宝遗事》云:“唐宫中七夕,嫔妃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古诗云:‘金刀细切同心鱼会(kuài),玉线争穿九孔针。”这个“同心鱼会”,就是表达爱情的食物。唐陈鸿《长恨歌传》云:杨贵妃与唐玄宗于天宝十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夜张锦绣,陈饮食,树花。燔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始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这里分析一下为什么是鹊桥,而不是其他鸟架桥。喜鹊传喜讯,与架桥不矛盾,但是也没有多大关系。用它的关键在于喜鹊七月的时候头毛消失。就是《风俗通》所说的“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为什么喜鹊七月秃头?这是喜鹊在七月更换羽毛造成的,要随着秋季到来换上更厚的羽毛准备过冬。农民熟悉物候,所以创造了喜鹊由于搭桥而头秃。这是一个基于现实而创造的艺术想象。搭桥就头秃,有人解释是被踩秃的。大误!织女一个人过桥,只是一个往返,织女脚上又没有牙齿,至于如此吗?《风俗通》原文是“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意思是拔了头上羽毛作桥。那么,喜鹊自己有什么理由去充当这个角色?《淮南万毕术》记载:“鹊脑令人相思。”这个巫术说明,喜鹊被古人看作喜欢做媒人的鸟。所以,在现实和思想双重作用下,喜鹊成为架桥者。
               
                                                        物质“毁掉了”爱情                          

        爱情是艺术,无色无味,无法触摸,无法描绘,每个人遭遇的爱情都独一无二。虽然在科学家眼里,它不过是多巴胺与苯乙胺分泌产生的兴奋,但分泌这种激素的前提是,你得遇见与你气味相投的人,这才足够浪漫。和爱情的抽象不同,婚姻具象得毫厘毕现,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标准范本。门当户对、宁嫁老不嫁小……一代代人总结出的经验让它有规律可循。何况,与唯精神是图的爱情不同,婚姻这种契约关系还可以用物质来衡量。感情不够,物质来凑,过来人的教诲让你避开一些不必要的迂回。于是婚姻可以按图索骥,尤其当我们把婚姻的年龄限定于“年轻”时,它变得浮躁易动;爱情却只能在擦出火花的那一瞬到来,收获它要有好猎手的耐心。而这个时代,最缺的恰是一颗安静等待的心。

  有人说,现代社会男女双方所受诱惑太多,婚姻不牢固,所以要拿一些外在的条件来锁住婚姻,比如房产共有、财产共有。很多实例证明,一方付出了很多,但是离婚后一无所得。比如在房产证上该不该加对方的名字呢?有人说:“我觉得两个人的家,要写两个人的名字才好,既然嫁到你家了,肯定要让对方很踏实地为整个家付出,男的不把老婆的名字写到房本上,肯定到时候说蹬就蹬了,没有筹码的日子过着不踏实。”此时的房子就是一个感情的筹码,很多女性会认为有了筹码,丈夫做什么决定时就会思虑再三,而不是随随便便。还有人说:“我觉得女孩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想要一份保障是可以的。男方父母可以不支持,但是男方不支持有点说不过去。我们有时候未必是在乎财产,只是看你对待财产时的态度,如果你连房子都不能保证,我怎么能感觉到你爱我?”



  但婚姻的幸福度与双方的经营能力、性格关系更大,世间的很多事可以通过钱来解决,唯独感情的幸福度很难用金钱买来。欧美婚恋专家曾列出婚前须问的五十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一些生活习惯、相处的细节,比如婚后谁来打理家里的财务,又比如卧室里放不放电视。这些详尽的沟通是让双方把一些问题在婚前就解决掉,至少能协商出彼此都认可的途径,否则,一些被刻意回避的问题会在婚后引爆。生活就是彼此适应、不断磨合,做不到一致,就要学会沟通,学会包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这才是和谐相处的妙药。另外,双方都能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妻让夫感受到做丈夫的感觉,丈夫让妻有被疼爱的感觉,各守其位,也各享其位,双方就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营造出良好的婚姻生活环境。
  爱情、物质、婚姻,这三者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仅有爱情,没有经济的保证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只有经济,没有爱情,日子可能过得下去,但滋味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所谓冷暖自知,说的就是婚姻这件外衣。按图索骥的婚姻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因为惧怕孤独、韶华易逝或唯恐被剩下而匆匆做出的决定,也许要用大半生才能消化掉平庸的结局。无论是为面包而嫁,还是为爱而孤独,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但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更清楚好婚姻里有面包也有爱情。
                        中国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之变                          
        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处模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伦理,简单来说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些关系中,夫妇关系是很重要的。自古以来,从爱情步入婚姻,男女之间的婚配是很庄重,严肃的一件事情,孟子说的:“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而到了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也被新青年们挂在嘴边,庐隐、苏青这样的女作者更是以自食其力和无所谓的结婚离婚诠释了妇女解放的内涵。鲁迅的小说《伤逝》也写出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和困境,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



  建国前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风靡一时。其中敢爱敢恨的小芹成为青年男女的楷模,而行一贯家长作风的何仙姑在众人的哄笑中灰溜溜地下台,标志着中国进入择偶自由的阶段。那时候,人们找对象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政治上是否要求上进,在工作上是不是模范;那年头,处对象的时候,“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争取工作上的进步”成为交流的主题和中心,并借此发展成为光荣的“革命家庭”。
  文革十年,对一个国家来说尚且是一段不愿掀开的伤痛;而对一个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人来说,更为残酷。在政治席卷一切的年代,男女青年择偶的关注点只有政治面貌与家庭出身。那是“根正苗红”,出身越穷越光荣的时代。青年人在择偶时,出身的好坏甚为重要,贫下中农、几代红之类的出身是一个颇有份量的条件,它起码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政治背景,以保证在飘乎不定的政治风云中不会使家庭出现大的动荡。出身好的一般找出身好的,而出身不好的地主、资本家、富农的后代在择偶时较为困难,他们只能找相同境遇者。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爱情观栉风沐雨几经变迁。1977年后恢复了高考,谈恋爱也成为了那个时期的关键词。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政治面貌、家庭出身已不再成为择偶话题。知识、学历则成为新时代青年们择偶最重要的条件。理想,或者是理想主义,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关键词同时也主宰着人们的择偶观和爱情观。
  21世纪,网络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年轻人开始把爱情和婚姻看得很现实,结婚是两个家庭的联姻,那么两家人都必须要为这个新家庭的建立倾其所有。计划经济的时代大家都没这些条件的时候,对物质上的追求也没那么迫切,但是现在人们思维却发生了倒退,又回到中国传统的择偶观念了——门当户对,要风光地恋爱,要有物质的保障才能有婚姻的保障。
  参考资料:刘宗迪《七夕故事考》,陈连山《论七夕节的源流》,铁血社区《中国古人的婚姻和爱情观》,重庆晚报《三成适婚青年没房不结婚 有房是择偶首要条件》,大河报《你更倾向哪一边?爱情和物质的天平》,东方财富网《婚姻可以找,爱情只能等》,中国网 《50年择偶之变:政治决定一切到多元之爱》、《改革开放30年 看中国人爱情观变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7-12 11:01:38 |只看该作者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19:48 , Processed in 0.0093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