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豫章绘事 八大足印 作者: 北京晚报 2016-11-03 14:58:0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22:1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6-11-4 14:23 编辑

豫章绘事             八大足印

枯槎鱼鸟图

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此为青云谱道观里的八大塑像。
(上接34版)
安晚
寤歌草堂,诗画入禅真
南昌的东湖畔,当时有个饮酒的去处,叫闲轩阁,八大曾因约赴酒,席间,一位叫熊定国的酒友对八大说:东湖有新莲,西山有古松,这两样是我平素喜欢的静观之物,先生能否为我神似出?
所谓“神似出”, 就是画出来。老八大举酒一饮而尽,跃身而起,调墨,捉笔,在宣纸上且旋且舞,然后掷笔,一头扎入酒桌狂饮。人再看那画,但见奇松欹怪石,墨荷翩然尤鲜——其“胜不在花,在叶,叶叶生动。”熊定国不由喝彩:果然神似出也!
八大69岁前后在南昌潮王洲搭盖了一所草房,他题名“寤歌草堂”,这是在八大山人八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在南昌有相对确切位置和名字的一所住址,也是他晚年安居之处。而在近些年有关研究者提供的八大生平研究成果中没有一项能证明他曾在青云谱道观隐居过,而且据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次对道观中八大墓因基建原因开掘发现,也是一座象征性的没有实物的衣冠冢。
看过现在花重金改建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及八大山人广场后,再回头探寻当年八大的真实居所——窹歌草堂,那是真正简陋而寒酸的草堂,距当今一个不入流的画家的工作室差之何止千里,正如当今许多画家的水平与八大差之何止千里是一回事。当时有位叫叶舟的诗人在《过八大山人》一诗中对窹歌草堂作了真实的描述:“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志,残山剩水身。专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可见八大晚年的凄凉。他去世的前三年,尚以77岁之身与南昌画家罗牧等12人在东湖边上的杏花楼组织了“东湖画会”,由这画会后来衍生出了个江西画派,领袖却不是八大,而是老罗,茶商罗饭牛。而那个诞生了“东湖画会”的杏花楼,历来是文人雅集之地,当初豫章宁王府曾聘过唐寅来这里授画,戏剧家汤显和吴应秋等人也在此结社唱和,上世纪二十年代傅抱石和罗家大屋的小姐在这里举办了婚礼,现在此地划给了南昌画院。我偶去画院看朋友,喝喝茶,坐对杏花楼便会发好一阵子呆。
八大去世前一年,有手疾,抖得厉害,但还在写呀画的,直至1705年,留下了最后一篇《昼锦堂记》,才故去。至今南昌进贤尚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昼锦坊在,却与八大毫无关连。
1904年,齐白石随其师王湘绮到南昌,目的是想寻找八大真迹。他落脚在王湘绮的南昌寓所,地毯式遍访了城里的书肆画廊,观看并摹写了不少八大原作。白石老人晚年忆起那段南昌寻八大的事:“余41岁时,客南昌,于某日旧家得见朱雪个小鸭子之真本,钩摹之。至75岁时,客旧京,忽一日失去,愁余,心意追摹,因略似,记存之。”
八大出生至故去,从南昌弋阳王府到伏龙山洪崖、再到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又至奉新耕香院、再到临川、又返南昌西埠门,而落脚北兰寺,定居寤歌草堂,这期间他在江西境内有过游历,但似乎足迹没有出过省境,外省却有同道途经南昌来拜访过他。扬州石涛曾托李松庵求他画《大涤草堂图》,并称赞这位同时代画家“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 尽管时间在北兰寺的墙壁上生了老年斑,八大的山水在夕阳的余晖里变残,时至今日南昌城的西埠门和北兰寺已荡然无存,我还是一再念叨着“寤歌草堂”。
我想在今天的南昌是有必要来为八大山人重修一座寤歌草堂的,虽然潮王洲已变成了朝阳新区,但八大山人在他的故乡还是应该有一座故居来为他安魂!
跟着八大捡脚印,是一条寻真之路,他的脚印,是水墨的足迹,里面藏着大师,其必然通往和抵达的是寤歌草堂。
程维 2016.9.18 夜于南昌  
(原标题:豫章绘事 八大足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0:39 , Processed in 0.0073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