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用你全情投入,却叫人若即若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7:14:3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17-03-14 12:03                    1               
               
                                                   

上周五,小编来到了北大百年讲堂,观看了白先勇策划的新版昆曲《白罗衫》。这是小编第一次接触昆曲,也是第一次现场感受中国传统戏剧,感觉很新奇。

想起道长在节目中讲《伽利略传》的时候,说过布莱希特喜欢中国的戏剧,相比西方戏剧,它不那么真实,也不要你太入戏,观众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在看戏。

这种距离感小编在现场也深有体会,虽然心情也会随着戏中角色有所起伏,但还是会经常出戏,有种若即若离之感。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看戏的短文,是一位地道的昆曲迷朋友所写,其中谈到了看戏的一些讲究和状态,以及在从前传统戏楼和现代西式剧场看戏的一些差异。蛮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看 戏

文 | 晓镜

第一次看昆曲是二零零九年,偶然在博客上看到了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的一幅海报,像是小时候读过的才子佳人小说里的人物活过来了,我立刻被吸引,马上定了周末去南京的机票。

  

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

那晚看的是折子戏,《九莲灯·火判》,《玉簪记·偷诗》,《白罗衫·诘父》,听不大懂,但觉得好。哪里好,也说不上来,反正从此喜欢上。后来想,这恐怕还是和我爱读明代世情小说有关,台上的场景就像是小说里的插图。

韦羲在《照夜白》里提到,明代小说插图视角多来自天上,鲜少平视,画中人物的信息靠姿态而非表情来传递;看戏也是如此,从前上等包厢都在二层,要看清楚整个排场布置,好比看画要看清楚构图。现在的剧场仿西式做法,体量变大,二层就离得太远了,反而不如一层的效果好,此外还改成了排座,灯光一暗,全场正襟危坐,肃然噤声。不像从前的戏楼,众人围坐,可以吃喝谈笑,似看非看,时而在戏中,时而在戏外。

  

白先勇策划 / 俞玖林饰《白罗衫》的徐继祖

看戏不在于故事情节,尤其是昆曲,曲牌体式,宜于抒情,剧本中的某一折也可以独立演出。好多折子戏根本谈不上什么情节,更谈不上戏剧冲突,但它的音乐性舞蹈性文学性都很强,且相互之间密切配合,有节奏感。不仅是演唱上的节奏,还有表演上的节奏,结构上的节奏,找到了这种节奏,看戏就有了滋味,就和写戏的人有了互动。一出戏,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烂熟的了,而依然看不厌,就是这个原因。它是体验式的。

写戏的人也并不要你全情投入。《牡丹亭》演到离魂,观众也跟着丢了魂,结果出来一个石道姑,讲了一通半文半白的荤话,把观众的魂魄又召回来,好叫你明白,这不过是在看戏。布莱希特讲戏剧要“间离”,也含有这个意思。

看戏最愉悦的时刻则发生在谢幕。好比做了一个美梦,梦中不知道是在做梦,醒来的一刹那才回味过来,心里既满足又怅惘。

北京可看戏的地方很多,但有氛围的少,位于前门琉璃厂附近的正乙祠算一个。

  

正乙祠戏楼

据说建于明代,康熙时改成了祠堂馆舍,是纯木结构的古戏楼。门脸不大,隐藏在寻常胡同里,门口西侧有间小房是售票处,进门往东走几步便是剧场。门厅处常年摆放着印有梅兰芳先生剧照的书签,《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还有一帧青年时代着西装戴眼镜的全身照,这些都可以随意自取。

戏楼不大,南面是戏台,台子中间有一株影影绰绰的桃花,尤为特别的是,戏台西侧有一条窄道往前延伸至池座,疑是仿照日本歌舞伎的花道。这样布置也有好处,好在隔与不隔之间。

可惜的是,正乙祠不大有好戏,只前几年演过一出旗装京剧《梅玉配》,请的是马玉琪、寇春华这些六七十多岁的老戏骨,戏味儿足,身上的行头也都大有来头,是清代传下来的真家伙。和田玉的梅花头饰、纯金嵌蜻蜓眼的掐丝簪子、江南织造的布料,在灯光下一照,艳晶晶的,十分压场子。

马玉琪饰《梅玉配》的韩翠珠

戏曲里的服饰很讲究,不看别的,单看配色,也有戏。《蝴蝶梦·说亲》里田氏为庄子守灵,穿了一身白,但她对楚王孙动了春心,怎么表现?袖子里藏了一块红手帕。白与红的对比,就是戏剧冲突在色彩上的延伸。

孔爱萍饰《蝴蝶梦》的田氏

我在北昆陶然曲社学戏时,听张毓文老师讲起当年,每到端午节,太太小姐们便在北海上雇了船,邀她去演戏,现在没有这样的事了。恭王府倒是每年都有演出,规格很高,但不对外开放,不知是演给什么人看。

有种普遍的说法,认为昆曲是阳春白雪,决不能言普及,其实这只是现状,戏曲萎缩了,连带地,连观众群体也萎缩了。从前可不是这样,明代大玩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了虎丘中秋曲会的盛况:“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葸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

可见看戏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皆铺毡席地坐”,姿态轻松,纯粹是娱乐。虎丘曲聚现在仍然有,中秋前后举办,也很热闹,只是男女穿戴讲究,举止文雅,当然不会席地而坐了。

  作者:晓镜 本文转自:读库小报(dukuxiaobao)                    2017-03-14 12:03                    1               
               
                                                   

上周五,小编来到了北大百年讲堂,观看了白先勇策划的新版昆曲《白罗衫》。这是小编第一次接触昆曲,也是第一次现场感受中国传统戏剧,感觉很新奇。

想起道长在节目中讲《伽利略传》的时候,说过布莱希特喜欢中国的戏剧,相比西方戏剧,它不那么真实,也不要你太入戏,观众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在看戏。

这种距离感小编在现场也深有体会,虽然心情也会随着戏中角色有所起伏,但还是会经常出戏,有种若即若离之感。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看戏的短文,是一位地道的昆曲迷朋友所写,其中谈到了看戏的一些讲究和状态,以及在从前传统戏楼和现代西式剧场看戏的一些差异。蛮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看 戏

文 | 晓镜

第一次看昆曲是二零零九年,偶然在博客上看到了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的一幅海报,像是小时候读过的才子佳人小说里的人物活过来了,我立刻被吸引,马上定了周末去南京的机票。

  

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

那晚看的是折子戏,《九莲灯·火判》,《玉簪记·偷诗》,《白罗衫·诘父》,听不大懂,但觉得好。哪里好,也说不上来,反正从此喜欢上。后来想,这恐怕还是和我爱读明代世情小说有关,台上的场景就像是小说里的插图。

韦羲在《照夜白》里提到,明代小说插图视角多来自天上,鲜少平视,画中人物的信息靠姿态而非表情来传递;看戏也是如此,从前上等包厢都在二层,要看清楚整个排场布置,好比看画要看清楚构图。现在的剧场仿西式做法,体量变大,二层就离得太远了,反而不如一层的效果好,此外还改成了排座,灯光一暗,全场正襟危坐,肃然噤声。不像从前的戏楼,众人围坐,可以吃喝谈笑,似看非看,时而在戏中,时而在戏外。

  

白先勇策划 / 俞玖林饰《白罗衫》的徐继祖

看戏不在于故事情节,尤其是昆曲,曲牌体式,宜于抒情,剧本中的某一折也可以独立演出。好多折子戏根本谈不上什么情节,更谈不上戏剧冲突,但它的音乐性舞蹈性文学性都很强,且相互之间密切配合,有节奏感。不仅是演唱上的节奏,还有表演上的节奏,结构上的节奏,找到了这种节奏,看戏就有了滋味,就和写戏的人有了互动。一出戏,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烂熟的了,而依然看不厌,就是这个原因。它是体验式的。

写戏的人也并不要你全情投入。《牡丹亭》演到离魂,观众也跟着丢了魂,结果出来一个石道姑,讲了一通半文半白的荤话,把观众的魂魄又召回来,好叫你明白,这不过是在看戏。布莱希特讲戏剧要“间离”,也含有这个意思。

看戏最愉悦的时刻则发生在谢幕。好比做了一个美梦,梦中不知道是在做梦,醒来的一刹那才回味过来,心里既满足又怅惘。

北京可看戏的地方很多,但有氛围的少,位于前门琉璃厂附近的正乙祠算一个。

  

正乙祠戏楼

据说建于明代,康熙时改成了祠堂馆舍,是纯木结构的古戏楼。门脸不大,隐藏在寻常胡同里,门口西侧有间小房是售票处,进门往东走几步便是剧场。门厅处常年摆放着印有梅兰芳先生剧照的书签,《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还有一帧青年时代着西装戴眼镜的全身照,这些都可以随意自取。

戏楼不大,南面是戏台,台子中间有一株影影绰绰的桃花,尤为特别的是,戏台西侧有一条窄道往前延伸至池座,疑是仿照日本歌舞伎的花道。这样布置也有好处,好在隔与不隔之间。

可惜的是,正乙祠不大有好戏,只前几年演过一出旗装京剧《梅玉配》,请的是马玉琪、寇春华这些六七十多岁的老戏骨,戏味儿足,身上的行头也都大有来头,是清代传下来的真家伙。和田玉的梅花头饰、纯金嵌蜻蜓眼的掐丝簪子、江南织造的布料,在灯光下一照,艳晶晶的,十分压场子。

马玉琪饰《梅玉配》的韩翠珠

戏曲里的服饰很讲究,不看别的,单看配色,也有戏。《蝴蝶梦·说亲》里田氏为庄子守灵,穿了一身白,但她对楚王孙动了春心,怎么表现?袖子里藏了一块红手帕。白与红的对比,就是戏剧冲突在色彩上的延伸。

孔爱萍饰《蝴蝶梦》的田氏

我在北昆陶然曲社学戏时,听张毓文老师讲起当年,每到端午节,太太小姐们便在北海上雇了船,邀她去演戏,现在没有这样的事了。恭王府倒是每年都有演出,规格很高,但不对外开放,不知是演给什么人看。

有种普遍的说法,认为昆曲是阳春白雪,决不能言普及,其实这只是现状,戏曲萎缩了,连带地,连观众群体也萎缩了。从前可不是这样,明代大玩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了虎丘中秋曲会的盛况:“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葸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

可见看戏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皆铺毡席地坐”,姿态轻松,纯粹是娱乐。虎丘曲聚现在仍然有,中秋前后举办,也很热闹,只是男女穿戴讲究,举止文雅,当然不会席地而坐了。

  作者:晓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22:25 , Processed in 0.0082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