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篆刻学习:我该如何记住这上万个篆字? 原创 谈艺录 2017-09-11 17:0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1:43:5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邓散木在他的那本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篆刻学》里,开篇就讲到学篆刻,“故摹印家必须以识篆为先务”,也就是说,在邓散木眼里,要学好篆刻,识篆是第一重要的。但大部分学习篆刻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即每一个篆刻学习难题:“我该如何记住这上万的篆字?”

(邓散林《篆刻学》内页书影)

篆书所含的文字体系足够庞大,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缪篆,再加上如诏版、权量、砖瓦、鸟虫、兵器等变形或装饰性文字,而且这些文字,早已淡出我们的实用范围,只有有篆刻字典和工具书以及前辈印人的作品里才能见到,就好像我们需要在我们的日常语言环境里学习外语,举目所见,尽是毫不相关的文字和单词,但同样跟学习外语一样,学习篆字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这件事。
一、从小篆入手
所有的篆书类型里,小篆是最规整的篆体文字,其规矩、整齐,笔画标准,字形规律性强,虽然字数远比大篆(金文、石鼓文等)多得多,但因为小篆字形规律性强的原因,反倒更容易掌握,也通常被认为是学习篆书的最合适的起手点。


(《峄山刻石》上的小篆)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的认知,汉字最早起源于甲骨文,后来是继之而来的金文、石鼓文,这些文字的或刻于甲骨,或刻于青铜器,或刻于石鼓,由于载体器物的限制,这些字体较自由,不规整,不标准,当然也不益于汉字形成通行全国的文字体系,到了秦代,秦始皇以法律的形式在全国推行汉字标准化,这就是小篆,到了汉代,许慎将汉字的编了一本字典,就是我们说的学篆刻的必备工具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共收录标准小篆9353个,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不加以解析,要掌握这近万个篆字,实在是一个大难题。

(目前市面流行的《说文解字》版本)

有人说,我可以日积月累啊,把说文解字从头到尾逐字学习认识一遍就可以了,我本人以前也是下死功夫逐字去抠《说文解字》,并在以前的文章里倡导大家以《说文解字》为标准教材,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但这种方法是较慢的方法,且学习者如果不是对篆刻和文字学特别热爱的话,往往虎头蛇尾,最终坚持不下来。那么,有没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呢?
二、先掌握《说文解字》中的540个部首
先了解一下啥是部首:
《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将近万个汉字归类于540部,每部选出一个字作为部首。《说文解字》确定部首的原则是根据字的本义,比如”岱“字,本义是山名,于是就归在山部,”松“字,本义是树名,于是就归在木部,“问”字本义是以口询问,于是归于口部。《说文解字》对于查字法有首创之功,但也存在问题,比如,部首数量太多,达540个之多,再比如,每个字是根据本义确定归属,如果检字时不了解本义,就不知道这个字归于哪个部首,再比如部首和部首统属字的排列规律也是根据意义相近、字形相似的原则来排死的,非常难以掌握,因此,古人说用《说文解字》查一个字,经常“寻求一字,往往终卷”。
后来明代梅膺祚《字汇》设部首214个,开始完全依托字形结构特点来确定部首,比如“密”的本义是“山如堂者”,《说文》归山部,《字汇》就归了“宀 ”部,而“颖”的本义是禾苗的尖稍,《说文》归禾部,《字汇》就归了页部,这是进步,但到了《康熙字典》汉字的归部又基本回归到了《说文》的归部方法,因为《康熙字典》制订时,《说文解字》的学术惯性使制订者坚定的回归到《说文》体系之下。好一点的是,《康熙字典》将部首进行了简化,部首缩减到214个。
现行的汉字字典,部首检字法大致都是1983年设立的201部首检 字法,是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联合发布的。
说这么多,其实是告诉大家,部首很重要,它是附合汉字字形规律的,掌握部首,基本上就掌握了汉字的字形结构原理。
《说文解字》的540个部首经过组合拼接,可以组成大部分的汉字,也就是说,学会了这540个部首,就等于是掌握了大部分汉字的字形,这对于篆书学习,是理论上的捷径。
这种拼字方法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汉字的篆书写法的问题,比如, 我们掌握了部首里的“人”和“匕”就可以拼出“化”字;掌握了部首里的“木”和“白”,就能拼出来“柏”字,常用的大部分汉字篆书的写法,大致都可以用此方法解决。
那么简单了,要掌握篆字的常用字,我们找一套《说文部首》,一边练书法,一边识字就好了。但“非知之艰,行之唯艰”,这也不简单,明白了,不见得能够做到,要掌握这540个部首,也需要强制性练习,依邓散木《篆刻学》所讲,《说文部首》540字可以每二日写一通,如时间所限,可以四日写一通,大致写50通为限,50遍下来,大致就足以掌握这540个相对简单的篆字,并慢慢可以组合拼接出更多的篆字了。

(王福庵《说文部首》)

其实我想说,这50通下来,篆书的基本功也有一点了。
对了,目前好的《说文部首》的临本是吴大瀓和杨沂孙的版本,当然,当前市面上更流行的也随时可以买到的是王福庵的《说文部首》临本,相当不错,书法风格不说,仅从学习篆书和识字层面来说,无可争议是好的临本。
三、疑难字的问题
掌握了说文部首,又能拼出大部分汉字之后,马上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篆书疑难字的掌握。
大部分篆书常用字可以拼出来,但有一部分篆字,无法以拼接组合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部分篆字量虽不大,但在使用过程中,却是绕不过去的难关,怎么办呢?
一个一个字地去认,认一个记一个!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我们经常提到的清代沙青岩所创的《篆法百韵歌》中提到的篆字疑难字辨析,可以帮我们解决大部分疑难字的写法,初学者用的方法如部首一样,一字一字地临下来。比如第一句:

(《篆法百韵歌》的首句)

奉奏春秦泰,篆来首不侔(mou二声)
奉奏春秦泰,这五个字楷书都是同样的“”头,但在篆书里的写法各不相同。侔:齐等也,指相同,不侔,自然是不一样的意思。
这个样本临下来,可以认识许多楷书写法近似的字的篆书写法,几通下来,慢慢掌握,足以对一些常用易错篆字有扎实的基本功了,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常翻《说文解字》,多看印谱,见一个字,认一个字,记一个字,若干时间积累下来,篆字就会在脑子里积累下来,识篆的问题就解决了。
总体说来,识篆是个大工程,有志于篆刻的朋友,应当真的下功夫去临写记忆,学扎实,打好篆刻的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8:39 , Processed in 0.0077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