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永年:齐白石绘画的用典 2017-09-24 14:07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8:40:4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文/薛永年

绘画是一种视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讲求抒情达意,更是一种写意文化。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由文人画家倡导,广泛影响了职业画家,成为水墨画中突出发展的品种。写意画融入了书法艺术立象与用笔的妙理,形态比工笔画洗练,不仅仅发挥书写性,而且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用可视形象,借助题诗、题句表现思想感情。意在象外的作品,简约而丰美,写所见而画所想,像格律诗一样精炼,幽情远思,耐人寻味,所以又称“无声诗”。在水墨画中,画家表达的意、发抒的感情,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往往跨越时空,有点像传统诗歌中的用典。
其实,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表现为作品的文化积淀,这里就齐白行作品的“象外意”与体现文化积淀而用典的关系问题,略举数例,有所讨论。

齐自石的《他日相呼》,画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概括简当,神态生动,水墨浸润,质感逼真,稚气可爱。但主要的成就不在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在于把观察的感悟上升为对历史成说的深思,他概括为四个字,题在画上:“他日相呼”。熟悉典籍的人知道,齐自石题句中使用了鸡为“德禽”的典故,而“相呼”一语,典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由轶事、道德说教等内容组成,作者为汉代韩婴,他在书中说鸡是德禽,具有五种美德。原文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五德之一即是“得食相呼”,意思是鸡得到吃食,就互相招呼,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但是齐白石向来以造化为师,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没有丝毫谦让,也不呼唤伙伴共享,而是互相抢夺。可以想见,他想到:美德看来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小鸡长大了,就会“得食相呼”。所以,他题了“他日相呼”,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反思,对美德形成的深切体悟。
他的《草间偷活》,画两只毛羽干枯的鹌鹑,目光炯炯,在草丛中觅食,上面题着:“草间偷活愿安详,晓初弟之属,白石八十四。”“草间偷活”也是个典故,见于清初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词曰:“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竞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因一度屈节仕清“草间偷活”,自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所以写下了这首流传甚广的忏悔词。
明清更替,既是改朝换代,又是满汉之争,文人仕隐,关乎民族气节。所以,这个典故,被抗战中不得已生活于沦陷区的齐白石反复使用。远在“九一八”事变后,齐白石就在自传中使用了,他写道:“那年九月十八,是阴历八月初七日,日本军阀,偷袭沈阳,大规模地发动侵略,我在第二天的早晨,看了报载,气愤万分……后来报纸登载的东北消息,一天坏似一天,亡国之痛,迫在眉睫……很多人劝我避地南行,但是大好河山,万方一概,究竟哪里是乐土呢?我这个七十老翁,草间偷活,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了。”他这件《草间偷活》,是画给学生晓初的,利用“鹑衣百结”的成语和吴伟业词中的“草间偷活”的典故,表达了对沦陷区百姓挣扎偷生仍不得安宁的慨叹。那种无可奈何,那种无比沉痛,在字里画间表露无遗。
齐白石的《盗瓮图》,大约作于80岁,画中一个老者,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看来他因醉酒而昏睡。上面题道:“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同样题材的作品还有多幅,其中一幅题为《盗瓮》,大约作于1930年,上题:“盗瓮。宁肯为盗难逃,不肯食民脂膏。”另一幅作于乙酉,白石85岁,上题:“《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八十五岁白石老人。”据白石友人胡佩衡、白石弟子胡橐记载,此图画的是东晋毕卓故事。
《晋书·毕卓传》载:“太兴末,(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从中可知,毕卓不是宰相,而是其下的吏部郎。他盗酒而饮,不在退休之后,而在吏部郎任上。齐白石使用毕卓的典故,不是照搬不误,他从绘画的立意出发,进行了想象和改造,把仅当过吏部郎的毕卓,说成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把在任废职盗酒,说成归田后不肯伤廉的行为。唯其如此,他的题跋深刻地指出了一个道理:当盗贼去偷酒,受害者不过一家一户;贪赃枉法,则祸及百姓万民。

齐白石《盗瓮图》

【齐白石《盗瓮图》作品介绍:纸本,立轴,设色;纵109.5厘米,横63.5厘米;作于1945年;藏于不详;款识: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
乙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白石老人。钤印:齐大(朱文)、悔乌堂(朱文)。鉴藏印:宝熙斋鉴藏章(朱文)、峰山镇汪振华藏(朱文)。
齐白石《盗瓮图》:齐白石先生的这件传世佳作以晋代毕卓为原形。毕卓好饮,得官后,不肯贪赃卖法,无钱买酒,然酒瘾难耐,狂偷邻家酒喝,竞至醉,被主人捉,天明一看,竟是毕吏部,因传千人载佳话。作品篆书与行书并题,原藏北京市文物公司,画家抓住毕卓偷酒吃醉的样子,最精妙更在于面部表情的神态,面部微红,眼欲开还闭。所题诗句“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今日读来意味深长。
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除去使用前人积淀的笔墨图式之外,也像诗词用典一样,一是用事,比如“毕卓盗酒”,二是用语,比如“得食相呼”“草间偷活”等,但不管是是用语典还是用事典,都与来自生活的图像结合起来。而值得注意的是,齐白石用事典敢于改造,通过改造赋予作品新的艺术。他用语典也能够结合实际的观察感受给予批判性的阐释,善于把抽象性的词语赋予可感形象,并联系生活境遇加以发挥。这些都体现了他在感受生活中灵活而有创造地运用典故的原则。
不能说画中用典是齐白石艺术的普遍特点,但他创造性地运用文化积淀增强文化厚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成就,仍然给我们以宝贵的启发。
草间偷活辛未国难,几欲迁移,岂知草间偷活,不独家山,万方一概,吾道何之?
——《白石诗草自序》
▏草虫册 齐白石 册页 绢本设色 1917年 北京文物公司藏▕









作为传统花鸟画的重要题材,草虫一直为历代画家所钟爱。从上周青铜器上装饰性的蝉纹开始,到东吴曹不兴误落墨画苍蝇引孙权弹之的传说;从宋代院体绘画在“格物致知”观念影响下的写实入微的创作,再到明清的大写意花鸟画,都不难寻找到草虫跳跃欢鸣的身影。齐白石笔下的草虫无疑超越了所有这些经典图像,和他的虾、蟹一样给人以深刻而难忘的印象。齐白石一生画过的草虫种类超过了以往的所有画家,他笔下的草虫或精致入微,或写意传神,无论工与写,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尤其是他创造的独特艺术语言——工虫花卉,使那些过去作为花卉画点缀的草虫成为作品真正的主角和中心,饱含着画家对这些小生灵真挚的情感。
▏工笔草虫册 齐白石 册页 纸本设色 1908-1909年 私人藏▕





在齐白石的草虫画和其他花鸟画中经常出现一个词语——“草间偷活”,这其实是画家对自己身处乱世的一种深切感悟。齐白石生活的近百年漫长岁月,正是中国社会最动荡、最苦痛的时期,甲午战争、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庚子事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八年抗战、解放战争??虽然他常置身“大潮之外”,在“五出五归”后本想固守家园,不作远游,但从1915年后,他的家乡湖南便陷入连年兵乱之中,常有军队过境,南北交哄,互相混战,附近土匪乘机蜂起。官逼税捐,匪逼钱谷,稍有违拒,巨祸立至,没有一天不是提心吊胆的苟全性命。1916年,齐白石写下“军声到处便凄凉”的诗句。1917年5月,为避兵祸,55岁的齐白石不得不“窜入京华”。9月底,听说家乡乱事稍定,齐白石回到家乡,发现茹家冲宅内被抢劫一空。为此,他后来刻有一方“丁巳劫灰之余”的印章。次年为了躲避更为严重的兵乱,齐白石不得不隐匿在地势偏僻的紫荆山下的亲戚家,《白石诗草二集·自序》云:
越明年戊午,民乱尤燥,四野烟氛,窜无出路。有戚人居紫荆山下,地甚僻,茅屋数间,幸与分居,同为偷活。犹恐人知,遂吞声草莽之中,夜宿露草之上,朝餐苍松之阳。时值炎热,赤肤汗流,绿蚁苍蝇共食,野狐穴鼠为邻。如是一年,骨与枯柴同瘦,所有胜于枯柴者,尚多两目,惊怖四顾,目睛莹然而能动也。
他不得不再次返回北京定居:“湘潭匪盗如林,纯芝有隔宿粮,为匪所不能容,遂别父母北上,偷活京华??”身在京师的他,还时时牵挂着家乡的亲人,1920年,他在一方“阿芝”朱文印(北京画院藏)的边款上刻曰:“庚申四月,白石自制。实故乡再四兵灾,未知父母何处草间偷活,妻子仍旧紫荆下否?”面对如此乱世,齐白石认为人是无法与命运抗争的,比如他对误嫁中山狼的次女阿梅的命运无能为力,除写诗“赤绳误太坚,休误此华年”,婉劝其另谋出路外,别无他法。因此,齐白石在卑微且偷活于草间的草虫中寻找到共鸣,常以之自喻。他的很多草虫画上的题诗都反映出他对纷乱时事的慨叹,如1922年的《牡丹蝴蝶》(湖南省博物馆藏)题曰:“时间乱离事都非,万里家园归复归。愿化此身作蝴蝶,有花开处一只飞。”《虫》:“昆虫不识魂。”《草虫》:“禾田枫树尚增粮,离乱家家抱痛伤。才过绿林官又到,岂知更有害于蝗。”有时他通过草虫来表达对悲苦穷人的同情,如题《纺织娘》:“通身百结衣如鹑,为绔常更老妇裙。机杼只今焚已尽,空劳唧唧促晨昏。”
正因为对战乱的感伤,齐白石对和平宁静的生活充满着向往。1956年,他在荣获国际和平奖金授奖典礼上说过一段心里话:“正由于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毕生的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来,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逐的就是和平。”他笔下的草虫无疑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一种亿写和歌颂。在他的笔下,所有的草虫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不忧郁悲哀,不柔弱颓靡,健康、乐观、自足,它们或跳跃,或爬行,或飞翔,或搏击,或欢鸣??每一个都是新鲜的生命。
▏花草工虫册 齐白石 册页 纸本设色 约1903年 北京荣宝斋藏▕





谈齐白石绘画用典(补充)传统的中国画,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成了诗书画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三绝”同时在画上呈现,更重要的是艺术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的融会贯通。齐白石自幼就就随外祖父读《千家诗》,青年时代拜文人画家胡沁园为师后,从熟读唐诗入手开始做诗,30岁后与诗友结成“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进而拜在王湘绮门下,诗画篆刻渐渐成名。他很看重自己的诗,曾对胡挈青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对胡佩衡父子说:“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他的诗真情流露,坦荡自然,达观诙谐,充满泥土芳香他的诗虽用典不多,但他诗社时代的诗友,不乏能用典故之人,他把诗词用典的手法用于画中是顺理成章的。
诗词中的典故,可以简称为诗典,一般指典籍中的掌故,可细分为事典和语典,既来源于人和事,又离不开词语的精炼表达。诗词中使用典故,纯靠语言。画中用典,可以简称为画典,既有题词题句,也离不开视觉图像。画中用典,始于兼善诗画的文人画兴起之后,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主要是用古人的笔墨图式,既用既成图式背后的意义,也用有一定表现力的笔墨程式。

草间偷活
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除去使用前人积淀的笔墨图式之外也像诗词用典一样,一是用事,比如“毕卓盗酒”,二是用语,比如“得食相呼”“草间偷活”“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踏花归去马蹄香”。但不管用事典还是用语典,都与来自生活的图像结合在一起。此外,有两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他用事典敢于改造,通过改造而赋予新的意义,如《盗瓮图》。其次他用语典,即用古人诗文中的语句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结合实际的观察感受给予批判性的阐释,如《他日相呼》;二把抽象语词赋予可感形象,并联系生活境遇加以发挥,如《草间偷活》;三是把古人诗词名句图像化,结合其他文化符号表述深刻的立意,如《蜡炬图》;四是暗用语典,不显示词句而从中获得艺术表达的启示,如《盘蜂图》。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善于在感受生活中灵活而有创造地运用典故的原则。
《他日相呼》的典故新解
齐白石的《他日相呼》,画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概括简当,神态生动,水墨浸润,质感逼真,稚气可爱。但主要的成就不在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在于把观察的感悟上升为对历史成说的深思。他概括为四个字,题在画上:“他日相呼”。熟悉典籍的人知道,齐白石题句中使用了鸡为“德禽”的典故,而“相呼”一语,典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由轶事、道德说教等内容组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诗经》引文作结,既不是《诗经》的注释,也不是阐发。作者为汉代韩婴,他在书中说鸡是德禽,具有五种美德,原文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五德之一即是“得食相呼”,意思是鸡得到吃食,就互相招呼,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

他日相呼
但是齐白石向来以造化为师,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没有丝毫谦让,也不呼唤伙伴共享,而是互相抢夺。他想:美德看来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小鸡长大了,就会“得食相呼”。所以,他题了“他日相呼”,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反思,对美德形成的深切体悟,用来自实际生活的独特感悟、智慧和真知,超越了古人认识,丰富了文化。
《盗瓮图》与典故改造
齐白石的《盗瓮图》,大约作于80岁。画中一个老者,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看来他因醉酒而昏睡。上面题道:“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同样题材的作品,还有多幅,其中一幅题为《盗瓮》,大约作于1930年。上题:“盗瓮。宁肯为盗难逃,不肯食民脂膏。”另一幅作于乙酉,白石85岁。上题“《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八十五岁白石老人”。据白石友人胡佩衡、白石弟子胡橐记载,此图画的是东晋毕卓的故事。

盗瓮图
《晋书·毕卓传》载:“太兴末,(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从中可知,毕卓不是宰相,而是其下的吏部郎。他盗酒而饮,不在退休之后,而在吏部郎任上。齐白石使用毕卓的典故,不是照搬不误,他从绘画的立意出发,进行了想象和改造,把仅当过吏部郎的毕卓说成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把在任废职盗酒说成归田后不肯伤廉的行为。唯其如此,他的题跋深刻地指出了一个道理:当盗贼去偷酒,受害者不过一家一户;贪赃枉法,则祸及百姓万民。显然,此图旨在衷心歌颂为官清廉的品德,同时无情鞭挞贪官污吏。

盗翁
不能说画中用典是齐白石艺术的普遍特点,但他创造性地运用文化积淀增强文化厚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成就,仍然给我们以宝贵的启发。
摘自 |《齐白石·草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9:34 , Processed in 0.0080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