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资料图
核心提示:两千二百二十三年前的这场夜宴给今天的吃货们留下了一个最大的谜团:“那天晚上,他们在鸿门宴上究竟吃了哪些菜?”生猪腿or熟猪腿?
还有一派观点,比如乾隆时期的梁玉绳,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从训诂学的角度考证这个“生”字。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认为“生”是司马迁加上去的,他说:“‘生’字疑误。彘肩不可生食。且此物非进自庖人,即撤自席上,何以生邪?”意思是这条猪腿不是厨子送进来的,而是直接从席上撤下来的,难道项羽和刘邦他们也坐在那儿吃生猪肉吗?汉代朱雀踏虎衔环玉卮,贵族饮酒器具
用卮饮酒的习惯一直流行到宋朝,大概是由于这种咕咚咕咚的喝法比较豪爽。但是虽然酒具大气,但秦汉式的酒只是低度的米酒,用刘姥姥的话说,尝起来跟甜水儿似的。《水浒》里面“智取生辰纲”那一节,梁山好汉们推车贩卖的酒,也是这种低度米酒而非烧酒,否则押送生辰纲的人不会说“买酒来解渴”,因为烧酒是越喝越渴的——实际上宋代无烧酒,但《水浒》成书于元末。蒸馏酒/烧酒是元朝从波斯地区传入的,元人称烧酒为“阿剌吉”,是波斯语uruuq即“出汗”的意思。汉代庖厨画像石撸串很流行
鸿门宴开了五六个小时,持续时间比较长,酒也喝了很多轮(所以刘邦说喝醉了上厕所,项羽一点也没起疑)。耗时这么长的宴会,需要保证菜品的多样性,除了牛肉猪肉之外,狗肉的可能性非常大。樊哙是屠狗贩子出身,刘邦出身沛县,也爱吃狗肉。项羽的老家在楚国下相,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离刘邦老家也并不是太远。先秦时代,狗肉在北方中原文化圈和南方楚文化圈都是很常见的肉食,《礼记》八珍里面有吃狗吃狼的料理菜谱,而《楚辞》里面除了吃狗肉外,还提到了吃豺肉。鸿门宴遗址
汉二年(公元前204年)项羽捉到了刘邦的父亲,威胁要把他杀了做成肉羹,刘邦说我爹就是你爹,杀了之后别忘了分我一杯肉汤。这是鸿门宴两年之后,楚汉战争中的事。这个“羹”就是肉汤。过去在曲阜孔庙中,每次大型祭祀都要做这种传统的“羹”,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天下各地祀孔的菜肴都与之相同)。祭孔的羹有两种,一种是“太羹”:将犊牛刷洗洁净,大汤锅煮熟,不加盐,撇其脂膏,只存清汤。一种是“和羹”:取豕脊膂肉(猪里脊肉)切薄片,用煮牛肉的淡汤焯过漉起,用盐、酱、醋、芹、韭丝调匀。取猪腰切薄片如荔形盖在上面,临用时取淡牛肉汁浇之。鸿门宴发生在十二月隆冬,如果不是气氛这么剑拔弩张,那么大家饱啖酒肉之后,取这么一碗肉汤泡饭,热乎乎地吃了,估计肚子里也挺受用的。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