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宁可饿死也不把珍藏卖给日本人,国宝背后的这位守护者不简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8:41: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正大研习社 2017-12-06 14:52:39
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收藏风气盛行,从而也造就了大批声名显赫的收藏家,如之前提过的张葱玉、庞元济、吴湖帆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他们收藏的逸闻趣事,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张旭真书郎官石柱记序帖册,现藏上海博物馆,吴湖帆捐赠

说起他们的收藏,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收藏数量越是庞大,眷恋情结越是深沉。因爱而藏,因嗜而藏,更为信仰理想而藏,很少以自己的收藏去牟取厚利,而是将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


张叔诚

在这众多的“国宝守护者”中,有一个名字似乎不常被人们提及,但却不容忽视——张叔诚。
这位来自天津的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将毕生所藏455件文物奉献给国家,堪称后世收藏楷模。

出身收藏世家,父子两代冒死藏国宝翻看史上有名藏家的轶事不难发现,许多都是出身于收藏世家,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对古玩珍宝产生浓厚兴趣。张叔诚也不例外,他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代著名收藏家,与他的父亲张翼有脱不开的关系。

天津成都道118号,张叔诚旧居

张翼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手握要权,还创办了枣庄中兴煤矿,财力自然也十分雄厚。因为对书画和古陶瓷器情有独钟,张翼经常四处搜寻各种古玩字画,并广泛结交收藏家、鉴赏家,与他们一起鉴定真伪,探讨书画造诣。

西周“克鎛”,张叔诚旧藏

受到父亲的影响,张叔诚自小就对文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跟着亲友中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张叔诚也学到了不少基本知识,练就了一身鉴别文物真伪的好本事,并且不惜重金发掘真品,家中珍藏日益丰厚。

北宋范宽 《雪景寒林图》

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是张叔诚家中最珍贵的“无上神品”,这件国宝级的神作受到历代古玩收藏家的追捧,起初被天津著名收藏大家安岐收藏,安家败落后流入皇宫内府被收藏于圆明园。
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雪景寒林图》流出宫廷,出现在天津的古玩收藏交易市场,被张翼冒着生命危险收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量皇室珍藏流出宫外

当时,流连在天津旧书摊的张翼,偶遇一买家正与一名英国士兵讨价还价,而这名英国士兵手中的画轴,正是稀世奇珍《雪景寒林图》。
喜出望外的张翼如获至宝,当即不动声色按士兵要求,以50大洋购入这件范宽传世之作。

元 边鲁 《起居平安图》,张家父子旧藏

皇室收藏的大内珍品落入自己手中,张翼难以按捺自己的兴奋之情,然而与此同时却也难免感到惴惴不安。毕竟作为当朝大臣,私自收藏皇宫珍宝可是要掉脑袋的。为保险起见,张翼将画秘密藏在家中,从此绝口不提此事。
张翼去世以后,张叔诚也一直遵照父亲的遗训,从不把《雪景寒林图》拿出示人。

豪掷5000大洋,买下石涛名作《青绿山水图》张叔诚一生致力于文物收藏,历代名画书法最是他的心头好,遇到有价值的便会想方设法买下来。最初他手头经济并不很宽裕,无法做到随心所欲购买青睐藏品,有时他竟会为此而夜不能寐,对文物的真爱之情由此溢于言表。

清初著名画家石涛

石涛名作《仿张僧繇青绿山水》,原为关伯衡收藏,后卖给江苏人濮一乘,此后辗转至北京琉璃厂古玩收藏店茹古斋,标价5000元代为出售。
了解收藏的人都知道,石涛作品是各路古玩收藏大家梦寐以求的,这幅《青绿山水图》又是尤为难得的珍品,张叔诚岂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琉璃厂百年老店茹古斋

然而无巧不成书,正在张叔诚准备回家筹钱之际,一个日本人进店张口就要买此画,张叔诚见状便说自己已出价买下。当时茹古斋的掌柜白午楼素来与张交好,见此情况也连忙点头称是,日本人万般无奈,只得拂袖而去,之后虽不断有人出更高的价钱欲购此画,但都被张叔诚婉言辞绝。

不为钱财所动,拼尽身家守护藏品除了历代书画作品,张叔诚对玉瓷器、图章和扇子等也都涉猎甚广,对于收藏文物这件事儿,张叔诚始终认为应以珍藏鉴赏为主,为赢利而收藏是不足取的,这个理念也贯穿了他一生的收藏事业。

商 黄玉螳螂形珮,张叔诚旧藏

张叔诚家中虽珍宝无数,一尊放眼海内外独一无二的窑变观音,在这之中却格外亮眼,由成化时期极负盛名的官窑景德镇烧制,因工匠不慎发生"窑变",色彩变化万端,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
传承自父亲张翼之手,当时引来不少古董商的垂涎,其中就有与张叔诚交往密切的郭葆昌。

郭葆昌

1920年,为一睹窑变观音的真容,郭葆昌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津张家小住,后来又请中兴煤矿总经理朱啟钤出面,愿以20万美金收藏观音像,张叔诚以先人遗物不敢变卖为托词,婉言谢绝。
早已看上窑变观音的郭葆昌哪肯就此作罢,又托中南银行经理张重威说项,并称酬金可以再增加,张叔诚依旧不为所动。

元 钱选 《花鸟图》卷(局部),张叔诚旧藏

在日本侵华期间,张家大部分房产店铺都被掠去,坚守民族气节的张叔诚拒绝为日本人做事,从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变卖家产艰难度日,一个早就盯上张叔诚藏画的日本古玩商,借此机会勾结日本驻天津的官员,强行侵占张叔诚仅剩的一处房产,并对张威逼利诱,企图以房产为筹码强行买画。

宋 扬无咎 《墨梅图》,张叔诚旧藏

然而在张叔诚看来,文物是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是绝无仅有的特殊物品,保护文物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始终不为银钱所动,宁可饿死也绝不将祖先留下的宝贝卖给日本人,凭借这个坚强的信念,张叔诚硬是以身家性命守护着这些藏品,直至新中国的诞生。

化私为公,家藏悉数捐献国家1949年天津解放后,新中国文博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张叔诚以自己的收藏表示支持,1957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筹备开馆初期,著名文物鉴赏家韩慎先为开馆征集文物,张叔诚先生家中的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宋张择端款《金明池争标图》等宋画中的稀世杰作,成为博物馆初创时期的基础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


宋张择端 《金明池争标图》

为给家传国宝找到理想归宿,使更多人一睹祖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真容,实现他“化私为公”的多年心愿。1981年3月,张叔诚将书画250件、占玉器130件、青铜器、碑帖及其它类文物75件慷慨捐赠国家。

上世纪80年代,张叔诚先生(右二)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鉴赏书画

1986年和1987年,张叔诚又分两次向国家捐献书画、瓷器等24件。1987年,邓颖超在天津赞扬道“张叔诚先生捐献给国家大批文物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金钱买不到的!”

张叔诚先生在其寓所

张叔诚先生将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悉数捐献国家,目的不仅仅是使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管,更为让普通的人民群众了解和欣赏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嘴上空话,张叔诚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守护文物,这种无私的爱国情怀是最令人敬佩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3 01:40 , Processed in 0.0088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