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去世前几个小时仍在关心美日两国领导人何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06:37:5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7-12-10 07:08 编辑


核心提示:毛主席生前喜欢看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他去世前几个小时还让身边工作人员给他读关于美日两国领导人竞选的“参考消息”,掩卷长思,不禁使我感慨良多,腑有千言。

1960年6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读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着的“一种清醒的作法”一书后写下这样的批语:“很有意思,必读之书”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好友徐中远的“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饱蘸着浓情厚意问世了。这本书详实地记载了毛主席在生命最后岁月里读书读报的一幕幕生动场景和感人画面,是一部权威性解读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的珍贵史料。

作者是毛主席晚年图书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之一,毛主席的读书习惯,风格,特点和方法,永远烙印在他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通晓古今,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毛泽东同志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国外。一生几十年如一日,紧密联系中国和世界的革命实际,广泛地阅读各种图书。”这是汪东兴同志在序言中作出的评价,也是作者追述和表达的主题。毛泽东读书,不仅能把字里行外聚拢在自己的脑海里,更读书上没写的部分,于是那本书就是一条船了,思绪的双桨划动着装满遐想的大船在破浪奋力远航。

捧着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心中知识的港湾里又多了一条划向彼岸的船书中有两组特定的历史镜头在眼前深深地定格:毛主席生前喜欢看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他去世前几个小时还让身边工作人员给他读关于美日两国领导人竞选的“参考消息”,掩卷长思,不禁使我感慨良多,腑有千言。

重温毛主席读书的故事,检索我们的读书过程,别有一番滋味论读书条件,无疑现在比过去要好;看学习方式,新媒体时代把“图书馆”都送到每个人的掌心上;讲学习机会,信息快捷,知识更新,每个角落都可以有要读的文字。即便这样,是不是我们都能真的静下心来读书呢?面对五光十色的炫世界,应对各种各样的酷诱惑,有些人思绪乱得无心读书,追逐名利,讲排场,比阔气,找享受,把读书学习挂在嘴边;有些人动机不纯假读书,手捧书本四处望,包装自己;有些人则是盲目效仿乱读书,读了没记住,记住的没有用,甚至还有副作用。如此一来,把书读得“颗粒无收”。其实读书是有目的性的,不仅要读,还要真读,精读,深读,细读,用心去读。民以食为天,书是精神食粮,也是一个天!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年度调查显示在对全国各年龄在18 至70岁的16500人抽查中,竟有多达45%的受访者全年没有看过一本书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日前在浙江大学演讲时都坦率地承认:“2013年2012年,中国人平均看4.4本书,远低于日本人的8.5本和韩国人的11本,更不能同英国,法国,德国,特别是以色列犹太人相比了。这让我们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炎黄子孙情何以堪?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人约有450万为文盲眼下,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订在全国推广阅读的法律规定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说:“识字而不读书的人,比起文盲,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读书是知识增长的阶梯,要一阶一阶上,一本一本读。有的同志可能会说,现在应酬多工作忙,挤不出时间读书,说忙是一种借口,关键不在忙闲,而在认识,在习惯,在于升华的境界。读书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本之终,更不是吃老本。现代人“悦读”方式应该是从阅读中得到快乐。马克思一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啃书本”,他还幽默地说:“书是我的奴隶”英国哲学家密尔把阅读称为:“享受高度乐趣之能力”早在1958年年9月19日,毛主席视察安徽芜湖时就讲到:“读书看报,每天都不能少。”就像这部书中所记录的故事一样,他老人家真正是活到老读到老,老不离书。

谈毛泽东晚年读书,犹如夏日晚风拂来,清爽中有惬意,景仰中有感悟我们的青年朋友正当时,多读多受益,精读早成才;我们的中年人并不老,读书正在旺盛期,是学以致用的好时候,多读多收获;我们的老同志壮心不已,读书是休闲也是修养在一个重效益和讲成本的社会,常常会有人问:“读书到底有啥用”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像病毒传播击垮了一些健康人的肌体。于是,把读书看成过时,把读书当成寂寞。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阅读最大的功用是帮助我们善用孤独和享受孤独。的确,阅读是“独行”,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发出昏暗光线的孤灯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在本质上和骨子里是在阅读社会,阅读时代,阅读人生。

毛主席伟大的政治智慧多是在阅读中积累的。就是人在暮年,读书也在为他加氧。读书真的能快乐一生,而且能把最精彩的思想留给后人。当年,毛主席曾以东吴大将吕蒙发愤读书之事作比。他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深感不便。接受孙权劝告,勤奋苦读,成为东吴统帅。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毛主席抓紧行军打仗的间隙读书,不仅解乏也解渴他认为读书能读出“神仙”来,可以解除痛苦,恢复精神上的平静1959年6月29日,毛主席在庐山和方志纯说:读书是很有趣味的嘞,一个人只有多读书,知识面才宽。”‘总之吧,要想办法多读书,治国安邦,不读点书,怎么行呐?’毛主席读书达到了“三无”的境界:一是‘无信不立’,就是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二是‘无学难为’,就是学识广,学问大和学道精;三是“无实必败“,是讲实际重实践办实事。心理学家佛洛姆也说过,一个人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丰厚,从他读过多少书就能看出来。读书能够做“灵魂之壮游“, '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到一种超然忘我的乐趣。所以,阅读的真正意义,就是在提升自己境界的高度。豁然开朗是打开书本后的壮美和开阔,书中不仅有“黄金屋”,书中还有 '强国梦和强军梦'。

  习主席强调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创造这一经验并带头读书学习的典范,当数毛泽东,延安时期,毛主席经常讲“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就是在他弥留之际,也要让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念报,给我们做出了不朽的榜样。在前进的征途上,还有许多未知之域,未解之困,未开之路,需要我们的闯劲和担当,更需要我们用新科技知识去迎接挑战。早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宏伟目标,对每个军人来说,其中一条就是离不开读强国的书,长强军的本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0 13:04 , Processed in 0.0077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