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5年授军衔时,粟裕为何落选元帅?毛主席一语道破玄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21:52:0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55年授军衔时,粟裕为何落选元帅?毛主席一语道破玄机                                         2018-08-08 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4年,经过5年的发展,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政治和物质的坚实基础。最初的军衔在1952年11月定为六等十二级。

1955年元帅军衔。

但是,这个方案遭到当时的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反对,他借口苏军中没有准上将和准尉为理由,同时他还反对中国的准将制度,莫斯科也发来电报支持卡苏林的意见,中方最终妥协。时隔两年多以后于1955年终于定下标准,就是后来授衔时的定制。一共六等十九级:
1.大元帅、国家元帅。
2.大将、上将、中将、少将。3.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此职务专门为副排级干部设立)5.上士、中士、下士。6.上等兵、列兵。
由于毛主席拒绝出任大元帅,所以其实就是十八级。
1955年的军衔制,特别是将军以上级别的授衔,的确有些令毛主席为难。张爱萍之子张胜说,当过一把手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事问题了。许多重要的人事安排,并不是简单地看功劳和能力的,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人际关系以及各个方面平衡的需要。这也许会是个令人尴尬的话题。

授衔的方案几易其稿,结果终于出来后,一位老红军听说自己只授少将军衔,大失所望,说了一句贻笑大方的名言:“我要把那个牌子挂到狗尾巴上去。”还有人因此闹情绪,两三天不吃饭,甚至哭起了鼻子。

元帅授衔公开的标准只有两条,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按这一标准,粟裕一生征战以及指挥华东野战军(即战役军团)创造的辉煌战绩,就完全符合“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一条。
毛主席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周总理说粟裕已请求辞帅。毛主席当然也知道,又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当秘书转告粟裕,民主人士黄炎培称他应该当元帅。不想粟裕很不高兴,严肃地批评说,谈这个话题是低级趣味。他早就视名利为身外之物,对授衔大将平静处之,粟裕曾说:“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但许多身边人员和老部下尚未达到他这种“超凡入圣”的淡泊境界,都表示不理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7:44 , Processed in 0.0078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