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5:43: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2018-08-21 09:07                                                   

苏轼的前半生,身上的标签是:天才、聪明、少年得志。
宋人笔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苏轼曾经做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书。后来苏轼受人攻击,被迫外放,翰林学士的位置也被别人取代。

这个攻击苏轼的人成功后,志得意满,拿着自己的文章问别人:我的文章比苏轼如何?别人说,你的文章并非不如苏轼好,只是,你写文章时总是翻书,人家苏轼写文章从来不见翻书。虽是笑谈,但也可见苏轼的聪明。
宋朝科举考试规定,一共录取五个人,苏轼和他弟弟苏辙一去,人就散了大半,因为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
欧阳修见了苏轼,说他是未来的文坛领袖;皇帝见了他,说他是未来的宰相;眉山人都说“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眉山出了苏家父子三人,灵气都被耗尽了。

但是人到中年的苏轼,在朝云生下孩子之后,写了一首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也叫“洗三朝”,是我国古代的习俗,指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给他洗澡。“愚且鲁”,就是愚昧笨拙、反应迟钝的意思。全诗仅有四句,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似诉平生不得志”。
古代诗人,往往以诗教子,但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教子观点与许多人截然相反。
苏轼说:“每个人生养孩子都希望他们能聪明,我却因为太聪明而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只希望我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而做到公卿。”
做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是,但苏轼却“但愿生儿愚且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了解了苏轼的生平后,这种对子女的期盼,就容易理解了。
年轻的时候,苏轼曾经在太守陈希亮的手下任职。陈太守为人冷峻,对他诸多敲打。苏轼年少轻狂,当然不满。于是在为太守作的《凌虚台记》中,仗着自己的才华,暗中对陈希亮讽刺。陈希亮看后微微一笑,一字不改,命人刻为碑文,立在凌虚台前。
多年之后,苏轼才明白太守的良苦用心。陈太守是担心他少年得志,不知分寸,迟早要吃大亏,所以才对他进行敲打,这是一种爱护。
苏轼身陷乌台诗案,差点被砍头。苏辙为他求情,一语道破: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轼的文名太盛,人红是非多。
后来在黄州,苏轼被喝醉的市井乡民冲撞,说:“自喜渐不为人识。”不被人认识不是挺好的吗?出头的椽子先烂。名声不显,反而能够颐养天年。聪明是锋锐,愚钝却是敛藏。就像道家说的:和其光,同其尘。调和其光芒,混同于尘俗,这才是保身之道。
苏轼写道:“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名与位都是虚的,苏轼选择戒掉自己的轻狂和傲慢,戒掉自己对名位的欲望。
这“一味愚”,是对生命困境的自然接纳。聪明人总是喜欢挣扎,总觉得人定胜天,认为自己才智无双,不甘心做命运的棋子。这样的人太聪明,太有主见,有太多的执着。

这“一味愚”,正是放下这份执着,对上天的不公坦然接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然朝廷待不住,那就外放去杭州、徐州、密州。只要能安身利民,哪里不可以?既然官场走不通,那就去种田、吟诗、煮东坡肉、烤羊蝎子,生命,在哪里不能开花?聪明难得,愚笨更难得,从聪明到愚笨,更是难上加难。聪明是一种天赋,愚笨却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一转;人聪明就该一生顺利,我却因聪明误了一生,二转;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三转。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苏轼一生的遭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0:36 , Processed in 0.0075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