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古名句被“写错”1000年?这件文物成了最有力的“证据”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7:18:2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千古名句被“写错”1000年?这件文物成了最有力的“证据”                                         2019-01-10 12:22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成名较晚的时候总喜欢用“大器晚成”这个词,这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意味着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没有早慧,但是终究得以功成名就。这句话最早见于道家千古名篇《道德经》中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不过这句流传了千年名言,很有可能是错的。

这些质疑源于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地下医院的修建,366医院坐落于湖南省浏阳河旁,这座地下医院坐落于原址旁,其实大致相当于扩建,只是在大兴土木之前,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工人们开始动工之后发现从地底下冒出气味很怪的气体,竟然能点燃,发出蓝色的火焰,这让修建的工人很害怕,不敢继续动工,于是军院方等相关部门马上把这一情况报给了湖南省博物馆。

经过文物专家的探测,确定地下古墓的存在,后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开掘。打开墓后发现数枚刻有“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字样的官印,结合《史记》及其他相关史书记载,确定墓主身份为第一代轪侯、长沙异姓诸侯国丞相利苍。除此之外,还在墓地周围发现其妻子、儿子的墓地,确定为“利苍”的家族墓。这一墓地的发现,极具考古价值。

该古墓主人身份显赫,陪葬品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比如出土了帛书所印《易经》、《老子》、《战国策》,其中《老子》所录《道德经》也在其中,我们至今所流传的千古名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同样得见天日。
不过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帛书所印“大器晚成”为“大器免成”,我们目前通用的“大器晚成”出自魏晋人王弼注解《老子》,从成书时间来判断,汉代的帛书无疑更加接近老子最初版本,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道德经》原文或许应该是“大器免成”,后因誊抄错误或因流传时间太长导致讹误也是在所难免。

按照文本本身解读,“大器晚成”自然可以理解,但是在语境之中,“大器免成”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加合理。“大器免成”显然更加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大器免成”的“免”与“无为而治”的“无”、“大方无隅”的“无”、“大音希声”的“希”、“大象无形”的“无”似乎更加相合,“大器晚成”毕竟是“成”。

估计流传时间太长、传抄过程太复杂,导致很多流传了上千年的话语早已渐渐背离了原来的面目,这是在所难免的,也希望随着文化教育的逐渐普及、古老文物的不断出土,会逐渐的纠正这些错误,使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传承的更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17:05 , Processed in 0.0075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