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蝶 于 2019-1-23 09:01 编辑
衣如其人, 个性十足,孤傲而从容 2019-01-22 22:59
衣如其人, 个性十足,孤傲而从容
图文|私房艺术
编辑|易向
张爱玲, 一个传奇的女子, 她用文字惊艳了整个民国, 用一生证明了女人的傲骨。 关于她的一切故事, 如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但你是否知道她还是一位, 有着服装设计梦的艺术发烧友。 张爱玲常为自己的文章画配图 张爱玲对服装, 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 也喜好穿些“奇装异服”, 她对服装的演变发展史, 也颇有研究。 在她的文章《更衣记》中,她不仅梳理了中国服装的历史,更是将其与西方时装做比,对每一种穿衣风格附上自己独到的见解,令人惊叹一个作家竟能对服装设计研究得如此透彻:
“根据历代的图画,昭君出塞所戴的风兜是爱斯基摩式的,简单大方,好莱坞明星仿制者颇多。”
当年上海漫画家文亭所绘的 “上海女作家三画像”中, 给同时期在上海活跃的著名女作家, 苏青和潘柳黛的定义分别是: “辑务繁忙的苏青”和“弄蛇者潘柳黛”, 而张爱玲的特征则为“奇装炫人”。 她穿着祖母的旧衣服,里面套上别致的旗袍,开创了当时时髦的新穿法 从小一直穿继母旧衣服的她, 早早内心就发过誓: “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中学时发愿“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十四岁拿到第一笔稿费给自己买了一支口红。
并发誓,要成为卡通画家,赚钱,买房子,买新衣服;大学奖学金全都用来做服装;与好友炎樱合开时装店……
不得不说,如果换在如今的社会, 张爱玲应该会是个不折不扣的购物狂。 这种对物欲毫不掩饰的态度, 在那个年代还颇有几分女权色彩, 就像现在的女人们说老娘要挣钱, 给自己买衣服口红一样有力。 面对大上海的灯红酒绿, 面对世人怪异的目光, 她大胆地表明了: “服装,有时是一种态度”这样的观点。 她在香港读书时, 就把所得的奖学金, 自选衣料设计服装, 她弟弟张子静问她, “这是不是香港最新的款式?” 她笑道回答: “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 左:张爱玲给自己设计的服装 右:张爱玲和李香兰于1943年的合影 有一次,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绿的叶子,印在深蓝或碧绿地上,是乡下婴儿穿的,她在上海做成了衣服。
之后她自我感觉非常好:“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
大红大绿她敢驾驭,张爱玲的袜子是偏着紫色调的多,有烟紫、青紫、粉紫等。张爱玲的好多生活用品也都是以蓝色调为主,诸如艳蓝、水手蓝、橘子蓝、青蓝、蓝绿等。
她还喜欢将色彩进行强烈的对比,愈炽烈愈着迷。
张爱玲为《流言》和《传奇》设计的封面,大胆的配色和细致的刻画,颇具象征主义意味,回味深长,完爆当代出版社的封面设计有没有? 一向以成熟稳重著称的张爱玲, 一碰到“服装”二字, 就变得少有的任性而可爱了。 于是她就这样带着她对人生、 对世界的“态度”行走在上海的里里弄弄, 行走在她生命的男人之中。 与胡兰成谈恋爱时, 张爱玲就穿着桃红色的单旗袍, 绣着双凤的绣花鞋去见心上人了。 “我们不能想象在过去的300年里,属于女人的时尚荡然无存。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每天都穿着一成不变的衣服,但她们却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安。”
张爱玲出身中国传统贵族, 自然偏爱旗袍这样的中国古典服饰, 但同时她也受着西方教育的深远影响,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她穿着 “中西结合”的改良款出街,张扬而大胆, “我既不是美女,也没有什么特点, 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 张爱玲的设计手稿 她的闺密好友炎樱, 非常佩服张的设计天赋, 多次劝她发挥自己这一特长, 开设一家专门设计 高级女装的时装店或工作室。 张爱玲闻讯后也颇为兴奋, 着手与炎樱合伙投资 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店。 为此她还在当时各大报纸副刊上, 开辟一个《炎樱衣谱》专栏, 图文并茂地介绍自己设计的 “绿袍红钮、草裙舞背心、罗宾汉”, 等一系列时装作品, 并在末尾附注服装店电话和地址。 虽然图片模糊,但还是大概能看出二人当时大胆时髦的穿着 可惜,由于时局突变, 和上海沦陷等原因, 张爱玲新开张的服装店, 只得早早关门。 1943年张爱玲出版小说集《传奇》时, 就连续多日身着奇装异服, 到印刷厂去校稿, 引得众多工人的围上来驻足观看, 致使印刷厂几度出现“罢工”现象。 有一次,某位朋友邀张爱玲去参加一个婚礼,她竟穿着一套前清款式的袄裤前去贺喜赴宴,顿时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成为婚礼的焦点人物,全场宾客都走近来跟她握手寒暄,以致真正的主角新郎新娘被冷落一旁无人理睬,让场面十分尴尬。
她被李安改编成电影的《色戒》, 整部剧下来,从乖巧学生到富太太, 光是王佳芝身上就换了27套旗袍, 唐草、玫瑰、云纹等图案纷纷亮相。 换做今天,张爱玲都能做, 新一代的旗袍设计师了。 她曾经用英文给《二十世纪》投稿, 并绘制《中国的生活与服装》插画, 堪称民国版《Vogue》。 《中国的生活与服装》插画 当年《紫罗兰》主编周瘦鹃评价张爱玲: “不仅英文高明,而画笔也十分生动, 不由得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 除了服饰, 就连她的包包和鞋子, 放到如今也依然不过时。 张爱玲遗物 不流俗、不炫耀,既有感性的叛逆,又有挑剔的优雅,张爱玲的衣服如其人——个性十足,孤傲而从容。
她身上散发着一种摩登与贵族融合的气息,拥有设计师独一无二的气质。
幼年父母长期不和,最终离异。父亲续娶,张爱玲与他们关系极为紧张。受继母诬陷……
“我小时候没穿过好衣裳,所以想要穿得鲜艳夺目些。”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是怎样的一种悲凉的过往。
或许, 大红大绿的奇装异服, 掩饰着同时也在书写着, 她绚丽悲凉的戏剧人生。 1995年秋天, 75岁的张爱玲, 孤独逝于洛杉矶的公寓, 几天后才被发现。 据说,她死前最后一件衣裳, 是一件磨破衣领的赫红色旗袍。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用服饰作宣言, 证明了自己, 不负此生。 以上内容来自私房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