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盗墓贼变成鉴宝专家?这位挖坟掘墓的千古罪人弄丢了两件国宝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05:40:3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盗墓贼变成鉴宝专家?这位挖坟掘墓的千古罪人弄丢了两件国宝                                                         2019-02-25 00:20                                                   
   “盗墓”二字一出,不禁让人眉头一皱。如果说盗墓也分两类人,那么自然是以懂行不懂行进行划分。前者是对宝物有所执念,后者则是“人为财死”。举例说明似乎让人加深理解。在民国军阀割据,南北混战之际,有些响当当的军阀也因“盗墓贼”的身份闻名。党玉琨与孙殿英就是这两类人的代表。
孙殿英是真真儿不懂行,说到他,那就是“孙大麻子盗皇陵”。无论是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还是乾隆皇帝的裕陵,他将盗取的宝物任性处置,要么行贿达官显贵。要么变卖无影无踪,甚至最后的那么一点儿还流落在外,至今无从寻觅。

那党玉琨又是何许人也?此人字宝山,于公元1887年出生陕西富平县的困难家庭。这年已经是清光绪十三年,直至民国初年,数年的地方割据、军阀围剿、国内动荡,他跻身军阀队伍,手下人马更是达到七千余人,盘踞在凤翔县俨然一名“土皇帝”。但他之所以名声在外,则因为他是公认的最贪婪又懂行的盗墓贼。

党玉琨在陕西宝鸡斗鸡台大肆搜刮一批青铜宝器,他甚是爱怜。全部囤积在司令部院内,然而好景不长,民国十七年他被冯玉祥手下宋哲元击毙,这批宝物便易主。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对于盗墓者而言不值得同情,对一个鉴宝专家而言是令人唏嘘的。

“鉴宝专家”四字是否言过其实?党玉琨的启蒙读物是《西清古鉴》,是一本有关青铜鉴定的专业书籍,也正是 这本书让他走上鉴宝之路。他将此书放置案头床边,闲来便翻阅,渐渐地生僻之器也能被他识得。就连斗鸡台的盗墓事件,也是他“亲力亲为”——实地勘察,走访乡里,组织掘墓。甚至聘请当地有名的古董商人做“挖宝先生”,又充分利用当地人以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连盗墓也“善始善终”,将盗出的宝物逐一归类、修正、鉴定并分级定价。当尝到甜头,党玉琨更是停不下来,过分嚣张的气焰和对当地人民的压榨,导致斗鸡台一派“天怒人怨”的景象。冯玉祥深觉此人必除,命其部下宋哲元了结党玉琨的性命。

毕竟是盗墓,这批宝物的价值现在已经很难估量。宋哲元“接手”后,将一部分“孝敬”上司冯玉祥,这一部分在解放后由其夫人尽数捐给故宫博物院。另一大部分则辗转存放在宋哲元天津的家中。这些宝物出现在当时天津的英租界,被洋人看上,至今仍流落海外。

党玉琨虽然费尽周折挖到3个“西周铜禁”,其中一个在他家中被发现,另外两个至今仍下落不明。这位盗墓贼虽有了鉴宝专家的学识和眼力,但终归是见不得光的勾当,得此下场也算合情合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1:21 , Processed in 0.0078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