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数我国古代的高考,尤其以宋朝的奇葩事最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00:00:4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历数我国古代的高考,尤其以宋朝的奇葩事最多                                                         2019-06-06 13:07                     
中国古代的高考,发端自隋朝,到唐太宗形成了雏形,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又增加了殿试,并且还产生了武举。不过那时的正规名称不叫高考,而是叫进士科举。
隋唐时期,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此后的科举制度逐步丰富、渐渐完善,一直到了明朝才真正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此时科举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考试制度的完善为何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阶段?因为这也是一项大规模的国家行动,所以牵扯到有关的各个方面。

考生和主考官就像现代的警察与小偷,一直进行着智力的较量。考生为了取的功名,各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层出不穷;主考官则为了保证考试结果的公正客观性,想尽一切办法来堵塞漏洞。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从宋代开始,建立了一系列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有:
(一)锁院制度:
即在“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二)弥封制度:
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三)誊录制度:
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即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
(四)别试:
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虽然在宋朝,应该说是制度完善的突飞猛进阶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最多。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在赵匡胤“重文抑武”的思路指导下,赵家天下对文人太好了。首先执行的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样一来,文人士大夫能够抛却许多顾虑,畅所欲言了。除了政治待遇,官员的经济待遇也十分优厚。同时每批次科举招收人数是唐朝时的许多倍。这么一来,大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削减脑袋往里钻,那才叫是个弱智呢。
下面是唐朝与北宋早期的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的基本情况简表:
时代时间(年)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人)唐朝290268744828宋太祖171518813宋太宗2181487186宋真宗25121760147宋仁宗41134561351
由上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每批次录取人数,大大高于唐朝。

下面我们就对宋朝的一些高考中出现的奇葩事进行一个大盘点,并分析出现的原因。
一、文状元比拳脚产生
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这场考试让赵匡胤为了难。为何?因为北宋初年录取状元是看谁先交卷,来自山西的王嗣宗和另一个考生陈识在同一时间里交了卷。
看着交上来的两份卷子,粗通文墨的赵匡胤不好判定谁优谁劣,但既然能当皇帝,那临场机变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他马上想出一个主意来——让他俩对打,谁胜状元就是谁的。结果王把陈揍趴在地上,以武力取得了文状元的头衔。这事载于《玉照新志》。
此事过后,赵匡胤想,大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既然有文状元,那么没有武状元也是一大缺憾。于是后来在承袭唐朝武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
宋代武举与文举一样为三级考试制度, 即解试、省试和殿试。武举着重于骑马、射箭、马战、弓力和器杖方面的训练,还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军事体育的教学。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这个名词,之前都叫武举、武进士来着。后来在宋朝有了武状元。
由文官考试催生出武状元来,这么看来陈识的揍没有白挨,至少为朝廷的科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因为是弟弟,状元旁落
公元1024年,朝廷举办了惯常的科举考试。但因宋真宗刚去世不久,按惯例不举行殿试,会试什么名次就是什么名次。
在这次会试中,有一对兄弟同科参加考试,他们的成绩比北宋的大文豪苏轼、苏澈兄弟俩的成绩都好。弟弟宋祁高居第一,哥哥宋庠屈居第三。
主考官把评选结果报给皇上后,当时临朝称制的太后刘娥对主考官说:“文章高下我看不懂,但有一个问题我还是得说说。”
这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诗人晏殊,一听太后这话,吓了一跳,难道刘太后怀疑我有作弊行为?于是就谨慎的问太后是什么问题。
刘太后说:“历代都讲究尊卑,当弟弟的哪儿能排在哥哥前面?”
晏殊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事。回禀道:“太后说的是,那就把宋庠提为第一,宋祁换到第三。”
刘太后又说:“我听说这个宋祁这个人有点轻浮,你看……”
晏殊一愣,心想这点小事您都知道?看来老太婆消息很灵通,以后我们做事真要小心点了,就问太后该排第几。
刘太后说:“这个人文才还是不错的,就放在第十吧。”
就这样,皇榜出来了,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称“二宋”,又有“双状元”之称。
  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宋史·卷二八四·列传第四十三 》)

三、苏轼做了千年老二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要参加第二年的京城应试。
这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当时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答题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判卷时欧阳修却把此答卷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
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阳修说的不错,苏轼后来果然独步天下。而且不光是文章,他简直就是一个全才。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但就是这么一个百年难遇的大才,却因为主考官的一念之差,错失状元头衔,做了千年老二。也就是苏东坡为人旷达,不拘一格,否则不得郁闷终身?

四、宋仁宗扩大招生规模
公元1034年,宋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
  景佑元年仁宗初亲政,是年诏曰: 诸科,十取其二。凡年五十,进士五举、诸科六举,尝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选举志》)
这个制度是这么来的呢?原来宋仁宗登基之后看到常年考试、屡试不中的举子很是落魄,于心不忍,于是特下诏书,凡是考进士科过5次,年过50的,其他诸科考过6次,年过60的,进士科经过殿试3次、诸科经过5次,外加真宗朝御试没合格的举子,都可以免试,直接当官。
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各地举子们听闻以后,纷纷来到京都开封,踊跃报名为国效劳。后来此举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朝廷冗员增多,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结语: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其合理性。主要是为那些寒门出身的饱学之士提供了一个上升的空间,以便更好的为朝廷服务。
一开始这些学子们饱读了诗书,觉得可以以自己的才学造福黎民了,其实这都是一种误读。因为天下是皇帝的,皇帝使用他们就是来为自己的天下服务的。
在这一点上,包括圣人都崴过脚。因为孟子有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说民众的地位、国家的利益均高过君王;君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理应为老百姓服务,为江山社稷着想。
朱元璋看到这种言论后,大怒。最后竟至于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中撤出。
既然古代的科举本身就是在为皇帝选服务生,所以说,出现上述情况都纯属正常。因为人家在选家奴,要执行什么样的标准他们自己当然说了算。
类比起来,我们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给人才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但毕竟服务对象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的仁人志士终于有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大家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3:46 , Processed in 0.0092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