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被现代人誉为大唐第一“渣男”就因为他写的诗很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3:39:1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他被现代人誉为大唐第一“渣男”就因为他写的诗很美

2019年07月08日 14:37:38
来源:游方资讯

唐朝是诗歌的巅峰时期,其韵律、格局都形成完美而又系统的体系,同时也是出诗人最多的朝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其名作流传后世。而有一人的诗句至今也流传极为广泛,一句“艳词”真是天下无双,成为情诗中的“典范”,但这个诗人的人品却不敢恭维,他是唐朝最渣的诗人,堪称撩妹高手。这是哪位诗人呢?

相信很多痴男怨女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元稹。
《新唐书》对中元稹的身世有过详细的介绍: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六代祖岩,为隋兵部尚书。稹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性明锐,遇事辄举。
可以看出元稹的祖上还是官宦世家,只是家道中落,从小靠他的母亲抚养长大,对他进行初级教育,还好他够聪明、也够争气,28岁那年官居八品,同时也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崔莺莺”。
提到崔莺莺很多朋友便会想到《西厢记》,没错,就是那个崔莺莺,而里面的张生就是元稹本人的化身。崔莺莺家中富有,才貌双全,对于八品职位的元稹来讲还算是比较般配的一对,元稹很快投入到爱河之中,两人卿卿我我,必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否则元稹后来也不会以崔莺莺为题材而写出《莺莺传》一书,里面的感情与经历想必是二人的真实写照。
但元稹心向仕途,崔莺莺的家境充其量只是一个地主豪绅,没有半点势力可言,这对元稹的仕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在元稹进京二次赶考的时候,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元稹可不是一个“有情饮水饱”的痴心男,转眼新人变旧人,投入了京兆尹韦夏卿的门下,弃崔莺莺不顾而娶了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
当时的元稹家境一般,并没有任命什么高位官职,可以说韦丛嫁与元稹是吃了不少苦的,但依旧任劳任怨,只可惜韦丛不是有福之人,在嫁于元稹七年后,元稹升任监察御史的时候,韦丛却因病而亡,给元稹带来不小的打击。

为此元稹写下了那首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两句更是道出了对韦丛的真挚感情:“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没有比你更懂我的人了,没有你的世界,我已经心灰意冷。
如此痴情的元稹并没有安分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刚刚为亡妻写完忠贞不渝的情诗,同年又看中了大自己11岁的女诗人薛涛,两人一见钟情,而薛涛更是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两人在蜀地出双入对,恩恩爱家,只可惜这段感情只维系了七个月之久,元稹因为得罪权贵,调离四川任职洛阳。
当薛涛还在心心念念等待元稹的时候,而元稹对薛涛的感情只是瞬间的炽热罢了,毕竟比自己大那么多岁,并且薛涛的出身是乐籍,对自己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才子多情也花心,自然很快就把薛涛遗弃了。
而薛涛痴情空付,最后换上了道袍,淡然隐世,面对元稹这样的“花心大萝卜”她没有作闹,也没有寻死觅活,大概也是到了年纪的原因,对情爱的东西看得比较通透,最后自己独守空房、黯然终老。

反观多情才子元稹的一生惹下了众多的风流债,如果说他唯利是图,但他对每个女人也都付出了自己的真感情,只是他太多情,见一个爱一个,堪称撩妹高手,这样渣的人品确实不敢过多恭维,他的仕途经历了四次被贬,大概也是对他薄情的惩罚吧。

参考资料:《新唐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5:27 , Processed in 0.0069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