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达观!李商隐难得一见超然物外的唐诗,首联一个字用得恰到好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23:44:0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达观!李商隐难得一见超然物外的唐诗,首联一个字用得恰到好处                                    

            

        2019-07-08 16:13                    

                          

悠悠时光来到了唐朝晚期,诗词风格又为之一变。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的稚气,经历了盛唐的华美,经历了中唐的平实,到了晚唐又呈现出另一种的风采。此时的唐诗依然有充足的韵味,只不过和时代相对应的是这些诗歌。和之前各个时期全然不同。

这一时期的唐诗以李商隐和杜牧为代表,尤其是晚唐的李商隐,在文学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的律诗作品,看上去有一些通俗易懂,更多的我们并不知道诗人表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但是一读很容易沉进去:总觉得华美,这又说不出好在哪里。

今天谈到的这首唐诗是李商隐难得一见,超然物外的诗作,首联的一个字用的恰到好处。此时李商隐闲居在外,是他人生当中很少见的隐居之作。其中对隐居景色的描绘,颇有几分盛唐王维的风采。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李商隐《春宵自遣》,晚年的李商隐基本上生活在夹缝之中,处于两派斗争的核心,让他自己觉得苦不堪言。他终于有机会逃离京城,到今天的山西芮城住了一段时间,这首古诗代表了他这一段生活中的情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这里的景物非常漂亮,让李商隐超然物外,忘却了朝堂当中那么多的烦心事情。也只有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下,他才能真正的把目光放到景色之中,感悟到四季之中景色的变化和周围景物的美好。这一联当中,一个“”用的堪称绝妙。他自己对这样的土地的景色非常的向往,但同时他也感觉到自己被遗忘在这小地方。一个字有多重意蕴,让人咀嚼不尽。

我们都知道李商隐是有野心的,虽然在诗歌中表达的并非多么明显。但这个人内心对于建功立业一直怀有美好的盼望,否则也不会轻易的进入到牛李党争的派别争斗之中,惹得一身骚。所以一个“”字,一方面写他自己因为太过于专注建功立业,而遗忘了世间这些美好的景物;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自己当前来到这片土地太过于偏远,恐怕是被遗忘了。

接下来的都是景色的描绘,既然朝廷当中没有消息,那不妨在这一片世界当中继续抒情,接下来的诗句,很有几份王维的色彩体现出了李商隐对景色描绘的功力。“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十分晴朗的月光照耀在花朵之上。如此幽静的环境,如此美丽的夜景让人心生向往。

王维有诗“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的这两句诗显然也有几分相像。“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依然是对景色的描绘,清泉溪水在乱石当中流淌,声音幽咽。斜斜的小路上面布满了苔藓。幽僻之地,诗人独自前往,感受到大自然的境界之美,和当年王维在山间隐居颇有几分相似。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这美丽的景色让李商隐忘却了这世间的一切,寄情于情景色寄情于饮酒,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李商隐难得超然物外的精彩之作,在这里才真正回归了内心的宁静。

李商隐的诗作向来不太容易理解,但这首古诗是个例外。这也说明他对于情感抒发的描绘之外,也有这样的淡泊之作。虽然题目当中看得出他的不甘心,但在这里,他依然能够沉浸于现实的景色之中,寻求到最为平静的自我。在这样一个夜晚,他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他虽然被誉为小李,但就这首诗来看,更像盛唐的王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5:26 , Processed in 0.0071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