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词三百首第1篇,却产生于盛唐时期,作者更是鼎鼎大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2:34:5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宋词三百首第1篇,却产生于盛唐时期,作者更是鼎鼎大名                                    

            

        2019-07-15 11:14                    


我们今天讨论《宋词三百首》,多数人以为就是在所有的宋词作品当中挑选出最精彩的300首。实际上《宋词三百首》的跨度是非常大的,并不局限于宋朝的一个时代,包括唐朝和五代都有很多的作品入选。

《宋词三百首》来说,最为核心和精彩的部分,当然还都是宋朝诗人和词人写出的诗词,但是又并不狭隘局限于宋代。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诗词,是《宋词三百首》当中的第一篇,却产生于盛唐时期,而作者更是鼎鼎大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首诗词被誉为“唐代文人词中上乘之作”,就是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我们之前读李白的很多经典古诗,从中可以看到他豁达潇洒的一面。但是当我们读到他的词作品的时候,却发现其中的风格和他的唐诗相去甚远。

如果我们给这首诗词以风格来进行区分,那么几乎毫不犹豫的都会评价这首诗词是一首婉约词。诗词的一开始就创造出了一种凄凉悲苦的氛围。“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远处的树林之上笼罩着一片迷蒙的烟雾,让人十分伤感。虽然满眼的都是翠绿色充满生机,但在烟雾缭绕之中变得暗淡,变得伤感。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夜色弥漫,闺房之中有人独自忧愁,这也是游子对家中思妇的想象。此作品和诗歌相比,表达的情感更为缠绵,表达的内容也很有特点。唐诗当中也有不少写到游子、闺怨的诗词,但相比宋词还是要差了很多。宋词好像从一开始就带有了这种缠绵凄凉的基因。哪怕产生于盛唐时期,哪怕出自李白之手,都有着一种说不尽的忧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远处的台阶上,一个人默默的等待。远行的人呀,什么时候才能来到我的身边?看天空中那些飞鸟,早都已经回巢。不知远方的行人,是否也如同置归巢的小鸟一般,急急忙忙的在路上奔驰?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游子慨叹:哪里是我回家的路?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为游子,早已经受尽了飘零之苦;身为游子,早就已经渴望来自家的温暖;但是,我只能看到这漫长的道路上长亭连着短亭,到处都是送别的亭子。且远远的看不到回家的路。

李白的两首宋词作品,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和李白诗歌当中的豪爽,形成鲜明对比,这两首诗词都带有明显的伤感。后人中把宋词发扬光大的时候,或许都是因为受到了李白的影响吧。直到苏轼开始,宋词才真正的回到李白豪放的一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5:24 , Processed in 0.0072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