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白与太白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3:37: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李白与太白山                                                         2019-08-30 18:51                    

                          

李白的太白山缘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生活的时代,正值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上一大批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跳龙门”,走向仕途。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李白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他似乎从来也没有表露过参加科举考试的愿望。他“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为了能够一飞冲天,李白使用了很多办法,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投信干谒,然而行卷如同石沉大海,屡屡碰壁。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前后,李白初进长安。他结识了唐玄宗的驸马,玉真公主的侄女婿张垍,希望张垍能够给自己与玉真公主之间牵线搭桥。唐代读书人大都清楚道教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也清楚玉真公主与玄宗的兄妹关系,加上李白又是道教中人,原本此次拜谒应该是很有希望的。哪知张垍并未真心实意帮李白的忙。只是将李白安顿在终南山楼观台玉真公主别馆,等待机会。楼观台是汉代以来供奉老子的道教胜地,距离长安城一百多里。唐代许多大诗人如王维、储光曦等都曾做客玉真公主别馆,写了不少的诗文。然而那一次李白很不走运,他不仅没有在别馆见到玉真公主,而且遭遇非常落魄。

为了排遣郁闷,李白寄情山水,曾多次登临楼观台附近的名山大川。太白山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古风》其五便是在登临太白山时所作,这也是诗人留传下来的第一首描绘太白山的诗篇。

《古风》其五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这首诗是一首游仙诗,描写了诗人于太白山逢真人、问宝诀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梦境:遥远与世隔绝的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高耸入云达三百里,星辰在其上空纷然罗列,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太白山中有位真人,时而从天而降,时而横卧于积雪的松枝上。平时隐居于山洞,不笑也不语。诗人说,我来太白山是要迎接真人,并庄敬地直身而跪,向真人询问长生术的宝诀。诗人的虔诚感动了太白山真人,真人大笑而愉快地授与诗人炼丹的学问,在要求诗人牢记所传授的炼丹方法后,便纵身向上一跳,如闪电之光迅速消失了。诗人仰望渺不可及的真人,仿佛从梦中醒来,心中突然间喜、怒、哀、乐、怨五情浓烈,诗人向往“邈尔与世绝”的苍苍太白山,更羡慕真人那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行于川海的得道本领,决心炼制好朱砂丹药,得道成仙,从此永远告别世俗之人。受道教影响,诗人因第一次进长安求官受挫折,壮志难酬、不满现实,故作“出世”之想。实际上每当李白受大的刺激以后,都有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平衡情绪。过后,浓浓的挥之不去的入世愿望又会召唤他回到现实世界。在写法上,此诗不用典故,直接描写情景,连诗歌常见的比喻都没有,流畅明快,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而这种超俗脱凡的环境,与喧嚣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42岁。这一年正月,唐玄宗颁行诏书:“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秀逸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旧唐书·玄宗本纪》)唐代皇帝经常颁行这样的诏书广求人才,这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这个机遇的核心因素在于获得强有力的推荐。这一年通过老朋友元丹丘的引见,李白得到玉真公主的有力推荐,终于跻身朝堂,得见皇帝。关于李白与唐玄宗的会面,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从接待的规格上来讲,唐玄宗很器重他。此后便将他安排在金銮殿中,翰林院内,顾问国政,起草诏书,与闻机密。对于唐玄宗的这种礼遇,李白当然非常满足与自得。长安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感受到人生的巨大荣耀。

除了深受皇帝器重以外,李白在长安还与一些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有交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著名诗人贺知章。有资料说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名作《蜀道难》,大加赞赏,李白请贺知章指正此诗,贺知章一边吟诵,一边赞叹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这样绝妙的诗句,于是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换酒与李白一同畅饮。这些故事的真伪姑且不论,《蜀道难》的确是一首千古绝唱: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颠。

……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后世众说纷纭,诗中所蕴涵的寓意,历代也争论不休。有人说是送友人入蜀,有人说是歌咏蜀地山川壮丽,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以山川艰险比喻仕途险恶,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诗文中讲到,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可见太白山之高之险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22:39 , Processed in 0.0078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